視錯覺是一種不可避免并且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在室內(nèi)裝飾的設計中也是如此,設計者在進行室內(nèi)的裝飾設計是必須全面理解、然后辯證的去處理各種各樣的視錯覺現(xiàn)象,然后考慮到建筑和裝飾的要求,將視錯覺現(xiàn)象靈活地加以運用。
視錯覺現(xiàn)象基本原理及種類
視錯覺,顧名思義就是人們的視覺系統(tǒng)發(fā)生的錯誤的感覺,一般來講,就是人們觀看某種物體的時候,因為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加上一些形、色、光等等因素干擾,另外還有人們自身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對于物體形狀、色彩、線度等等的錯誤的判斷。
視錯覺現(xiàn)象是有害的,只有少數(shù)的一些能被避免,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不能避免和排出的。這種現(xiàn)象是千變?nèi)f化的,然而最主要的就只有形與色兩個大類。
(一)形象錯覺
角度大小錯覺。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存在一些附加物是的本身相等的兩個角顯得不相等。這些附加物成為我們視覺系統(tǒng)的誘導物,它們無形的邊緣線就導致了我們看到的角度與實際的角度不同,這就是角度大小錯覺。
線段長短的錯覺。(1)橫線與豎線等長的時候,我們往往感覺豎線會比橫線長一些;高與寬相等的物體,我們看上去總是會感覺高要大于寬。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視野豎小橫大。(2)存在一些附加物會使得原本相等的兩條線看起來不相等。
殘像錯覺。我們的眼睛會有視覺殘留這樣一個特征,它的形成主要是物體射出來的光纖在人眼的視網(wǎng)膜成像之后,所成的這個像不會即刻像是而是會保留住大約0.04秒。
面積大小錯覺。這種錯覺就是本來面積相等的物體看上去不相等,它主要是受物體方向、位置、光、形等因素的影響。(1)位置的影響。一般來講,我們看到的面積相等的物體左邊會小一些,右邊會顯得大一些;遠視者會顯得小一些,而近視者會顯得大一些。如果把相同物體放在一條直線的前后位置,我們的視覺系統(tǒng)就會產(chǎn)生出一種俗稱漸變的錯覺。(2)這種錯覺還會受到物體的自身表面結構的影響,如果物體的表面紋理越多,那么此物體就會顯得越??;反之,則會顯得越大。(3)對比的影響。人的視覺會對物體進行不自覺的比較,如果一個物體與比他更小的物體比較,該物體就會顯得大;相反,和比自身大的物體相比,它本身就會顯得小。長度與寬度比較起來,如果物體長度越大,它就會顯得越窄;相反,如果西物體長度越小,它就會顯得越寬。(4)分割造成的影響。如果一個物體被分割成越多的相同面積,那么這個物體內(nèi)面越小,面積也就會顯得越小。
色彩錯覺
色彩學很大程度上也就在是研究色彩錯覺。色彩的三種基本屬性分別是色相、明度和彩度。
1.由于光線的不同造成錯覺,光線如果越暗,顏色相應的也就會顯得越暗。
2.物體表面的結構造成錯覺。如果物體本身光滑且有釉面,那么光的發(fā)射量就會越多,此物體也就顯得白。如果物體表面呈回旋狀且沒有釉面,那么光的反射量也就越小,此物體也就顯得越黑。
3.物體的底色不同也會造成像錯覺。如果物體本身底色越深,那么像就會顯得越白,反之,像也會顯得越黑。如果物體的底色個性越強,特征越明顯,那么所成之像就會顯得越暗,反之,就會顯得越淺。如果物體本身底色顏色越深,所形成的像就會顯得越大,反之,就會顯得越小。
4.明度的不同形成錯覺。物體本身明度如果越高,那么看起來就會顯得更加擴大、凸出、輕松;反之,物體的明度越低,那么其看起來就會顯得縮小、后退、凝重。
5.`色彩殘像錯覺。這種錯覺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如果將涂有光譜的各種顏色的色板快速的旋轉(zhuǎn)起來,我們會感覺各種顏色完全消失,最后變成帶些灰色的近似的白色。
6.色覺連續(xù)也會造成錯覺。如果觀察者先觀察一些顏色比較強的物體,然后去看中性的顏色,那么往往會感覺中性色上出現(xiàn)了此種顏色的補色。比如,先看紅色的話,我們的感赤神經(jīng)就會興奮,如果之后我們再去看白色的物體,而此時感赤神經(jīng)興奮還沒有終止,我們就會在這種情況之下感覺白紙或者白墻的上面出現(xiàn)青綠色。
視錯覺在室內(nèi)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當今社會已經(jīng)成為一種商品社會,在這種社會狀態(tài)下,室內(nèi)設計也已經(jīng)成為人們對室內(nèi)的空間一種全新的解釋。它可以通過中心設計光線、重新塑造氣氛、再處理原有建筑的空間界面去形成與現(xiàn)實、原有建筑本身固有的感覺不同的也是特定的新空間。換而言之,室內(nèi)設計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不再是僅僅涉及墻面、地面,而是已經(jīng)囊括了室內(nèi)的光、色、形、聲的匹配,空間的布置,甚至是人們在室內(nèi)的聽覺、嗅覺、視覺等多種感覺,這樣去滿足我們對于工作、生活等的物質(zhì)上的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當然,從本質(zhì)上講,這種手段就是通過一系列配套裝飾來達到室內(nèi)裝飾設計最后的目的。進行室內(nèi)設計的設計者在設計時,尤其是面對較窄小、低矮的房屋時,更需要全面的、辯證的去理解和處理產(chǎn)生的視錯覺的各種現(xiàn)象,繼而在裝飾設計時靈活處理、運用。
筆者接下來就對室內(nèi)裝飾設計時怎樣有效地把視錯覺當做是一種藝術上的處理手段進行一些探討。
1.降低家具的高度使室內(nèi)的空間變大。一般來講,居住的房間一般15平米,高3米較合適。但是,如果要建200平米的會議廳或閱覽室,3米高就會產(chǎn)生壓抑感,甚至使人們感覺不安。這種感覺與房間頂棚材料的重量感所引起的下墜傾向和空間相對尺度有很大關系。但是,如果是我們要居住的室內(nèi)面積小而且高度矮,我們就會想要其看起來大一些,同時也減少其給我們帶來的壓抑感。所以我們常用的解決辦法就是盡量使四周的墻面不被遮擋、選擇比較矮的家具,這樣就能讓我們感覺屋頂較高。
2.選擇重疊組合的家具變大空間。小的房間往往給人擁擠的感覺,那么我們就可以選擇重疊組合的家具,并且盡量使家具靠墻放,這樣還可以利用室內(nèi)的邊角,還可以將房間布置得簡潔精致,選用小巧精致的家具。
3.充分利用劃分的作用。從視錯覺的形成原理我們可以看到:(1)多條橫線能夠使得墻面有增寬的感覺。(2)豎線重復制造空間增高的感覺。比如說,居室比較低矮的情況下,設計師可以選擇細碎圖案或是垂直線條的墻紙,貼到天花板頂部。(3)為制造出深度上的錯覺,可以選一些色彩上比較淡雅的窗紗和落地窗簾,這樣可以使得空間上有縱向的延伸效果。(4)墻面的踢腳線可涂上和地板同樣的色彩,這樣可以產(chǎn)生地板擴大的感覺。
4.用照片或者裝飾畫來擴展空間。透視感強,層次豐富,色彩淡雅的風景照片和風景畫,不但能使得空間更“開敞”,而且能夠增加景深效果。尤其是將整個墻面都布置上風景畫,視覺效果會更加開闊。
5.運用色彩變大空間。各種顏色的使用會使空間色彩具有不等的空間感、溫度感、距離感和重量感。比如:紅、橙、黃等會給人溫暖的感覺;青、藍、綠等會給人寒冷的感覺。明度高的色彩有擴大的感覺,明度低的色彩有縮小的感覺。暖色調(diào)能夠給人凸出的感覺,冷色調(diào)能夠給人后退的感覺。不同的顏色還能給人不同的重量感,比較耀眼的暖色使人覺得重,比較淡雅的冷色使人覺得輕。設計時恰當利用色彩可以使面積小的房間顯得比實際大。所以,家具、墻壁、窗簾顏色比較適合選用亮度高的淡顏色。
6.利用燈光視差去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空間。嵌入燈和吸頂燈能夠使得頂棚給人“往上提”的感覺。而大形體的枝形燈更夠給人“往下降”的感覺。一般來說,如果直接照明可以使大空間顯得“緊湊”,暗光槽等間接照明可使小空間變寬敞。
7.運用材質(zhì)感改善室內(nèi)空間效果,具有粗糙表面的界面能給人往前靠的感覺,而光滑質(zhì)地的界面給人往后退的感覺。如果選用家具材料是透明的,那么空間就會看起來更開闊。
8.鏡子也是調(diào)節(jié)空間的重要物品,如果房間狹長,那么可以在另一側的墻面上鑲一面大鏡子,既能反映室內(nèi)的景物,又可以是整個房間看起來更加生動、鮮明。如果小房間景深較淺,鏡映可以使得房間變得富有氣派。衛(wèi)生間的鏡子可以增加容積感和情調(diào)。
9.線條的利用可以給人延長的感覺,也可以是房間看上去“增高”和“擴大”。如果房間段,可在墻壁下沿裝飾上橫的長線條。如果房間較低,就可以在四周的墻壁上裝飾上平行的豎直的線條,使得房間看上去變得高一些。
結論
總而言之,視錯覺在室內(nèi)裝飾設計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我們不能避免就必須善加利用。我們研究視錯覺的原理和現(xiàn)象,同時還可以利用心理學和設計學原理,這樣不僅可以為我們營造出符合我們需求的空間,還能在滿足不同人們的裝飾需求的同時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蘭州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