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討論了當代社會對每一個中職生素質(zhì)的要求,闡述了會計實訓教學的目標與現(xiàn)狀,論文集中分析了四階段教學法,重點討論了四階段教學法在實訓教學中的作用,論述了會計實訓課中四階段教學法的過程及實施四階段教學法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關鍵詞:高素質(zhì);四階段教學法;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3-000132-01
四階段教學是把教學過程分為準備、教師示范、學員模仿和總結練習四個階段的培訓方法,這些新教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職業(yè)學校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確保了學生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由于這種教學方法與人類認知學習的規(guī)律很相似,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能夠使學生比較容易的掌握實訓學習內(nèi)容,從而達到實訓教學目的以及學習目的。
一、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是為課程的教學所做的一切準備活動。
在這一階段中主要是以教師行為為主。其中,包括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教具的準備包括一些憑證賬簿的準備以及多媒體和模擬室的準備,當然還有教師在課程知識內(nèi)容上做的準備。一般過程為:教師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新課的準備情況和現(xiàn)有基礎,然后引入課題,或通過說明所學內(nèi)容的意義而引入課題,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面三個階段的工作做準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盡可能以企業(yè)發(fā)生的真實的經(jīng)濟業(yè)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任務的必要性和學習任務相關的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想學和樂學的基礎上掌握有關會計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并獲得與將來職業(yè)相關的綜合職業(yè)能力。我在講完記賬憑證核算程序后要將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通過第一種核算程序的模擬實訓,學生已經(jīng)自己總結出了這一方法的優(yōu)點與不足,那么今天所要講的方法是要克服這一缺點,大大減少我們的工作量,或者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考慮如何在實際的工作中如何來改變我們的工作方法,相信這樣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到課堂中來的。
二、第二階段是示范階段,教師的行為仍占主導地位。
這時教師主要任務是:首先將整個過程熟練準確地示范一遍,之后再分步示范。在分布示范中講清楚三個問題,即: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與傳統(tǒng)理論教學課堂演示不同的在于:理論課教學的演示是使學員獲得感性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四階段法的教師示范卻要讓全體學生都知道教師是怎樣做的,他們接著也要這樣做,不是對理論的不重視,而是我認為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操作是我們進行實訓教學的最終目的。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注意采取什么手段進行示范,可以采取多媒體,還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針對組進行實際的操作更能直觀的讓學生感覺到我是怎么做的,這個是成功的關鍵所在,只有學生能領悟到我們示范的目的,才能自己動手去做。
三、第三階段是學員模仿。
在這一階段前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相互交流,這時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可以讓全體學生一起做,讓后互相檢查;也可以挑選三個學員,好的、中等、差的各一名。學生按照示范步驟重復一遍,必要時還應解釋一下他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教師也可以加一些補充說明。教師觀察學生的模仿過程,從中得到信息反饋,了解學生理解、掌握的程度。如果學生的模仿完全正確無誤,就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否則,則要重復第二和第三階段。
四、第四階段是歸納練習。
教師布置一些模擬實訓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己在旁邊監(jiān)督、觀察整個過程,認可實訓練習的結果,糾正出現(xiàn)的錯誤。在第四階段中,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比例基本相同。
在四階段教學法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其側重點是不斷發(fā)生變化的,第一、二階段以教師為主,第三、四階段以學生為主,最終目的是完成已確定的實訓目標。教師主要采用提示型的教學方式講授教學內(nèi)容,不過隨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延伸,也可采用評價、教學對話等共同解決型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的活動更多的是接納性的,主要通過傾聽、觀察、模仿、練習等形式進行,學生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感知對象,更好的掌握知識和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大多數(shù)課程都可采用“四階段教學法”,特別是低年級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但要讓“四階段教學法”等新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取預期效果,有幾點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一)學科本位的課程模式對新教學法實施的影響。由于歷史傳統(tǒng)的繼承性的影響,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課程設置不是以學生的職業(yè)活動為中心,而是以學科體系為中心的。以這種學科本位的課程結構為基礎,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專業(yè)理論課和專業(yè)實訓課的課時安排一般為理論課與實訓課交替進行,各由不同的教師負責,在不同的場地展開,這一狀況將給教師在實踐中運用新教學法造成了困難。
(二)師生雙方適應新教學法能力和素質(zhì)對新教學法實施的影響。新教學法要求教師有比較全面的知識和綜合能力,要求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和手段,這與他們習慣的工作要求差距較大。運用新教學法,會給教師尤其是老教師增加體力和精神上的負擔。我國學校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繁重,每天面對一個班里五六十名學生,要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的教學,使他們無暇顧及其他。由于從普通教育多年來一貫被動的學習經(jīng)歷,使學生們形成了學習上的惰性,一旦改變教學方法,讓他們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發(fā)揮學習主動性,他們反而會覺得無所適從。這也有可能是職校學生職業(yè)意識還不夠強的緣故,但更多的是因為其學習能力不適應。
(三)課后的評價是很重要的。只有通過對教學過程和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模仿情況的研究,才能夠讓自己發(fā)現(xiàn)課堂設計的弱點,從而在以后的課程能夠更好的實行。
四階段教學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職業(yè)學校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確保了學生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通過這樣一個循環(huán),學生通過有步驟的主動參與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質(zhì),為步入社會走上專業(yè)崗位打下了堅實基礎。當然在這四個階段中我們也可以采用別的教學方法諸如頭腦風暴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卡片展示法和角色扮演法,還要重視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如幻燈、實物投影和多媒體課件等,來充實我們的課堂,更加完美的完成我們的教學目的。在會計實訓的教學中,所有模塊的內(nèi)容從原始憑證的填制到報表的編制都可以采取四階段教學法進行教學,而且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