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桐是我國城市綠化十大落葉樹種之一,很耐重剪,抗煙塵,耐移植,大樹移植成活率極高。近幾年在勝利油區(qū)道路綠化中使用較為廣泛,但在不同工程中移植成活率卻差別很大,除個別工程成活狀況較好外,整體上來說近幾年的移植效果較差。通過工程實踐發(fā)現在土壤基質和養(yǎng)護基本相同的條件下,移植當時的溫度、濕度及相關的技術措施是影響法桐成活率高低的關鍵因素,適當控制可有效提高法桐的成活率。
關鍵詞:勝利油區(qū);法桐;道路綠化;移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S73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4-00252-02
一、前言
法桐是陽性速生樹種,抗逆性強,不擇土壤,萌芽力強,適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堿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fā)生黃化。對城市環(huán)境適應性特別強,具有超強的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長迅速。正因此近幾年在勝利油區(qū)廣為栽植。但是通過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勝利油區(qū)的成活率相差很大,高的能到95%以上,低的不到20%,甚至全部死亡。法桐屬落葉喬木,其最佳移植植時間是從秋季落葉后開始至來年春季萌芽前結束,但是具體操作時,如何保證有較高的成活率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本文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操作,在基本相同的土壤和養(yǎng)護條件下,利用工法改進技術,通過在不同的時間段移植,將成活率進行對比統(tǒng)計, 希望找到一種最適宜移植技術參數。
二、研究范圍
自2008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8月份,勝利油區(qū)廬山路路口、黃河路、北二路、西四路改造、西四路北延等多條道路綠化都用到一定數量的法桐。以黃河路和西四路北延工地為試點,分四個不同的時間段移植法桐,收集了各種數據,對比分析,整理總結。
三、研究內容
(一)常規(guī)方法苗木移植、數據整理。2011年,黃河路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苗木栽植階段,人為調配法桐苗木數量,分期分批進行移植,然后進行相同的養(yǎng)護管理。兩條道路換填同相同的種植土,時間段也基本一直,按計劃完成法桐的種植工作后, 記錄法桐的發(fā)芽情況及地溫、氣溫情況,并仔細觀察發(fā)芽苗木的長勢。 得到如下三個表格的數據。(見表一、見表二、表三)
表一: 移植時間及位置
表二、溫度情況統(tǒng)計表
表三 : 發(fā)芽成活情況統(tǒng)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