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作者根據(jù)自己的日常工作,闡述了自己在平行四邊形課案分析設計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平方四邊形課案;分析;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4-00128-01
教學內(nèi)容:平行線的性質
教材分析: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三節(jié)平行線的性質,它是今后學習平移、圖形與空間等內(nèi)容的重要基礎,是中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內(nèi)容。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運用性質解決所涉問題。(2)使學生在平行線的性質的探究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最后學會歸納和概括,從而得出新知過程。(3)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參與研究過程的體驗,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平行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性質一”的探究過程
教學方法:“引導探索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
課前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大屏幕、實物投影;(2)學具:三角版、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引導
(1)播放幻燈片:畫面一:高速行駛的火車。對應圖片①:兩條軌道線;畫面二:水立方里面的游泳池。對應圖片②:幾條泳道線;③一張橫格的信箋紙。
(2)教師引領:
①說一說平行線的概念
②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平行線的“平行公理”和“判定方法”,大家能說出直線平行的條件嗎?
(3)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平行公理兩條,判定方法三條)
(4)教師: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提出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各有什么關系呢?
引出問題——平行線的性質。
(二)、畫圖實驗,列表觀察,歸納論證
畫出兩條平行線a∥b,畫一條截線c與這兩條平行線相交成八個角(如圖一)
問題一:指出圖中的同位角,并度量這些角,把結果填入下表學生活動:用量角器度量課本19頁5.3-1各角的度數(shù),根據(jù)上表的結論,大膽提出猜想: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問題二:在(圖一)中畫出一條截線d,檢驗你的猜想,結論是否仍然成立?
學生:探究、討論,最后得出結論:仍然成立。
(教師此時用《幾何畫板》課件驗證猜想)
性質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繼續(xù)引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問題三:如圖(2),直線a∥b,請判斷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各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先獨立探究,后小組討論,再提出結論。
教師活動:評價,引導學生用推理的方式導出性質2
因為a∥b,所以∠1=∠2
又∠1=∠3,所以∠2=∠3
語言敘述結論
性質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又快又好地推導出性質3
因為a∥b,所以∠1=∠2
又∠1+∠4=180°,所以∠2+∠4=180°
性質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四)、現(xiàn)蒸熱賣,快速搶答
(1)如圖3(教材第22頁第3題的變換形式),平行線AB、CD被直線AE所截
①若∠1=100°,則∠2= °。理由: 。
②若∠1=100°,則∠3= °。理由: 。
③若∠1=100°,則∠4= °。理由: 。
(五)、例題變換(填空并說明理由)
如圖6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B=115°,求梯形另外兩角分別是多少度?
解:因為梯形上、下兩底平行
所以 ∠A+∠D= °( )
∠B+∠C= °( )
即 ∠D = - ∠A= °
∠C = - ∠B= °
所以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為 度和 度。
(六)、課堂小結
(1)平行線的三個性質;
(2)運用直觀的列表法來觀察問題;
(3)運用探究、論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1)師生互動轉變角色,教師從知識的傳播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通過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fā)現(xiàn)結論后,利用幾何畫板直觀地展示結論的正確性;學生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進行判斷發(fā)現(xiàn),體驗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2)此法與八年級下冊的卷首語不謀而合,自認為是教學之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