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長軍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就是拓寬課堂和學校的空間和途徑,引導學生向校外、向課本外延伸,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把學生帶進課堂外廣闊的社會領域,引導學生勇于實踐,積極探索,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一、引導學生自主選題,激發(fā)實踐的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般沒有通常意義上的教材,活動中,我積極倡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捕捉感興趣的、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活動課題,自定活動方案,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能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濃厚興趣。
1.立足本土,精心選擇活動內容。學生的直接體驗,就是他們親身感受,親自動手。學生自主地活動,干什么、怎么干都由學生自己做主,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活動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對活動有強烈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并在活動中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操作,悟出道理。我校地處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園面積并不寬敞,一些學生對學校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并不滿意,甚至影響到學習,有的學生覺察到這一信息后,精心設計了以熱愛校園、美化環(huán)境為主題的課題“校園多美好”。通過活動,學生認識到:我們的學校面積雖然不大,但它擁有給人啟迪的學習環(huán)境、教人勤勉的辦公環(huán)境、整潔清爽的活動環(huán)境和溫馨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學校的感情,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拓寬渠道,廣泛收集活動資料。課題定好后,學生自發(f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共同設計方案,一起走出課堂,深入社會開展調查,一起搜集資料,一起探究答案,并且在合作與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這讓學生樹立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推動學習的不斷深入。在“小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中,學生先后走訪了許多同學和家長,了解上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還親自到網吧去掌握第一手資料。活動中各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展示了收集到的圖片和資料,這些對學生有很大的震懾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發(fā)揚民主,靈活設計活動形式。杜威說過:“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著對學科的超越;選擇了一種教育,就選擇了一種生活?!蔽覀兊幕顒诱n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由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形式,由誰組織、怎樣上全由學生討論決定,分工非常明確。他們會以“社會為課堂”,以“校園為課堂”,以“家庭為課堂”,甚至以“大自然為課堂”來策劃、設計、組織活動,讓學生真正地做到:“我選擇,我喜歡!”
二、鼓勵學生充當主角,培養(yǎng)實踐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和其他一些學科教學相比,學生發(fā)言熱烈、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漲。學生在活動課上所煥發(fā)出來的學習興趣和他們在某些學科課堂上“厭學”的表現(xiàn)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學生樂于探究,激發(fā)“興趣點”。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思維往往異常活躍,情感也相當投入,因而時常會有十分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實踐探究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他們自己在做“學問”,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是麻煩,但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會克服困難樂于探究。在“民風民俗”活動中,學生對“壓歲錢”的由來很感興趣,通過學生課后的搜集整理,他們不但知道了“壓歲錢”的來歷,還搜集了諸如“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餅” “重陽登高”等民風民俗。這樣的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
2.學生勇于表現(xiàn),挖掘“閃光點”。同樣的學生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上課,上節(jié)課的教師還在為學生“不舉手”犯愁,下節(jié)課的綜合實踐課學生就都爭先恐后地研討問題,積極踴躍地發(fā)表各自的意見,這是一種有意思的反差現(xiàn)象。在一次活動中,兩位表現(xiàn)都很出色的男生都想主持活動,班級其他學生也是意見不一,在爭論無果的情況下,班長決定采用先競選演說后民主選舉的方式來決定,最后那位以微弱劣勢落選的學生感到很傷心,眼淚都流出來了,全班學生也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而那位勝利者也來鼓勵安慰他,告訴他:“你也很出色,以后會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落選的學生眼含淚水說:“我是不會放棄的,下次活動我會讓你們看到,我是最棒的!”
3.學生勤于實踐,拓寬“知識點”。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以來,學生習慣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了一般意義上教材內容的制約,大部分由學生自己選擇課題,選定一些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另外,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往往要涉及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這樣在活動中學生的積極參與態(tài)度也會激勵他們對某一學科的興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達到我們真正的教育目的。
三、組織學生相互評價,享受實踐的樂趣
活動課的評價不像其他學科重視分數化和等級化,它重在發(fā)現(xiàn)和肯定學生的點滴閃光點,鼓勵學生每一步的想象、創(chuàng)造和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
1.評價內容,讓學生感受探究的魅力。學生由于受知識、思維、意志等的局限,很多方面的知識會比較貧乏,通過活動中的探究,他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很有趣的東西。評價時,教師鼓勵學生把課題中一些未知領域的知識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對一些學生搜集到的新鮮有趣、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教師鼓勵學生相互表揚和肯定,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鼓勵學生繼續(xù)發(fā)現(xiàn)活動中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把探索活動持續(xù)深入下去。
2.評價過程,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我們一直提倡學生相互激勵和評價,這種評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綜合實踐的活動中,我們不僅重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取得成果后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評價,還特別注重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態(tài)度、主動參與的熱情、自我感受、獨特的見解等,都要給予高度的評價和熱情的鼓勵,同時鼓勵他們把這種自信、樂觀、愉悅的情緒蔓延到整個學習領域之中。
3.評價結果,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成果匯報階段,各小組確定匯報方式后,學生大膽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展現(xiàn)自我風采,成功地體驗了快樂。我們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評選出最出色的小組和最棒的學生,并且給予高度的評價和適當的獎勵。也可以讓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與所失,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下一次課的進步爭取成功的機會。
我們每一個從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的教師應繼續(xù)努力,不畏艱難,努力開發(fā)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使之成為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基地,使得綜合實踐活動這一新型課程進一步發(fā)揮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作用。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