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稅導致外貿數據存在水份
普通的羊毛紗線,搖身一變升級為“羊絨紗線”高價出口,再以“棉紗線”低價進口,騙取出口退稅8億元——上海近年來破獲的數額最大的騙取出口退稅案件目前已偵結,移送檢察機關進行起訴,揭開了“納稅大戶”竟是“騙稅高手”的真面目。
2012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接到上海市稅務局移送一條線索:滬上某企業(yè)在外貿出口過程中涉嫌騙取出口退稅,數額巨大。上海警方立即對該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人員架構、出口申報數據、納稅和退稅等情況進行了細致調查。
調查顯示,犯罪嫌疑人黃某、陳某控制的四家企業(yè)中,只有一家具備小規(guī)模生產加工能力,而四家企業(yè)員工一共不到百人。其實際購買和生產能力與公司的羊絨紗線出口規(guī)模更是大相徑庭。
自2009年以來,黃某伙同陳某等人在報關出口時,將羊毛紗線虛報為羊絨紗線,并高報價格,用從內蒙古、河北、遼寧等地大肆虛開的增值稅發(fā)票,出口至境外,騙取了高額的出口退稅。
“國內一般的羊毛紗線價格是70元至120元每公斤不等,而山羊絨紗、羔羊絨紗的售價則是680元到850元每公斤不等,兩者價格相差6到12倍。”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五支隊副支隊長徐翔說,黃某公司出口的所謂羊絨紗線甚至報價高于千元,比同一關區(qū)、同一品種的物品都要高出許多。
而貨物運抵境外后,再由他們控制的“空殼”公司將同批貨物虛報品名為“棉紗線”,以約16元人民幣每公斤的價格買入境內,重新包裝后再做循環(huán)出口。
羊毛紗線變羊絨紗線,再變成“棉紗線”進口,就這樣的“空轉”往返,4年左右的時間里,他們累計出口金額近70億元人民幣,騙取出口退稅款8億余元。
出口退稅本是國家支持外貿的惠民措施,卻成為不法分子的“搖錢樹”。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說,出口退稅操作本身的專業(yè)性,使得騙稅的手段和方法具有高度的隱蔽性,申請辦理的單證和外部電子信息都是真實的,僅從案頭的文本審核上,難以識別。
胡怡建表示,更重要的是,騙稅還造成出口等貿易經濟數據失真,外貿中的“水份”會對企業(yè)和政府的經濟決策產生不利影響。(新華社記者朱翃、周琳)
從政策層面上看,部分商品退稅率過高、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被忽略、打擊騙稅的信息互通不暢,監(jiān)管手段落后等都是目前出口退稅制存在的隱患。
國際政經
妄念:日本“收買”東盟國家制華
謀求同中國在該區(qū)域的競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訪問了柬埔寨和老撾,在就任11個月內遍訪了東盟十個成員國。日本共同社分析認為,鑒于中國正在加強對周邊地區(qū)的影響力,安倍此舉旨在彰顯日本的存在感,謀求改變落后局面。
安倍11月16日在與柬埔寨首相洪森舉行的共同記者會上表示:“我非常喜愛擁有美麗自然與世界遺產的柬埔寨。日本將官民一體,為柬埔寨的新一輪國家建設提供支持?!?/p>
安倍的這一發(fā)言是旨在將柬埔寨拉回自家陣營的懷柔之計。報道稱,日本的努力已有見效。日本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在事前的交涉中,洪森接受了日方關于在海洋安全領域開展合作的提議。相關內容也被寫入了兩國首腦11月16日發(fā)表的聯(lián)合聲明。
對于老撾的訪問,安倍也采用相同手法。安倍表示,為促進老撾經濟發(fā)展,日本將提供大量扶貧與基礎建設資金,為老撾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提供約90億日元貸款,并鼓勵日本企業(yè)向老撾投資。
柬埔寨和老撾是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經濟合作中的兩個重要國家,日本希望借此次訪問加強與柬老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同中國競爭。
暴跌:秘魯股市跌幅居全球第二
礦物產品價格不穩(wěn)是主要原因
曾為全球盈利最佳股市之一的秘魯利馬股市如今輝煌不再,彭博社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利馬證券交易所綜合交易指數2013年以來累計已下跌27.2%,僅次于蒙古國的29.5%,居全球股市跌幅第二位。
據彭博通訊社公布的報告,拉美地區(qū)進入股市跌幅排行榜前10名的國家是巴西、智利和哥倫比亞,今年以來分別下跌了18.6%、15%和10.8%。
數據顯示,秘魯股市中礦業(yè)公司股票占41%,金屬礦產品價格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秘魯股市造成沖擊。2013年1至10月,黃金價格下跌20.4%,白銀價格下挫26.9%,銅價跌去了8.4%。
2009年,秘魯股市大盤漲幅高達101%,為當年世界最盈利股市之一。2010年,利馬證交所指數上漲65%,為拉美頭號盈利股市。業(yè)內專家預測,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轉暖和中國經濟增速的回升及對礦產品需求量的增加,利馬股市在2014年至2015年將會有良好表現(xiàn),其中長期發(fā)展前景應較樂觀。
秘魯股市大跌再次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全球影響力。中國經濟上半年增速放緩和礦產品等初級原料價格下跌,使投資者大量拋售秘魯礦業(yè)股,從而造成股指一蹶不振。
國內政經
蕭條:香港房產市場價高量跌
當前房價難以持續(xù)
《經濟學人》近日刊文指出,香港房地產業(yè)購買活動已經回到千禧年初的蕭條水平,然而香港房價依然堅挺。不過該形勢必然無法持續(xù)下去,房價早晚會隨著銷售的下滑而崩跌。
2008年底至2012年底這4年間,香港房價翻了逾一倍。當局已采取諸多旨在冷卻房產市場的措施,包括2012年末和2013年初的上調印花稅,及收緊按揭貸款/價值比率的限制。不過香港差餉物業(yè)估價署(RVD)的數據顯示,2013年9月香港房價較2012年年底依然上漲7.8%。
實際上,香港房產市場并沒有那么健康,土地注冊處的數據顯示,2013年10月香港僅出售3426套住宅單元,同比降60.7%,環(huán)比降7.1%。截至10月的三個月內,所有種類建筑單元銷售數量為2001年3月以來最低。過去20年來,香港房產銷售活動下滑通常都只是暫時性的,但目前這輪跌勢所持續(xù)的時間頗為罕見,且?guī)缀鯖]有短期內結束的跡象。
香港房價的堅挺反映了處于高水平的流動性,但鑒于需求正在下滑,流動性似乎也不再成為本土房價的主要推動力。長期來看,當前房價水平不太可能維持下去。
暴漲:北上廣房價漲幅超20%
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11月18日發(fā)布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的價格一項,僅有溫州同比去年同月下降,而上漲的城市仍有69個,延續(xù)此前幾個月的趨勢。
而從漲幅榜上看,京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同比漲幅則全部超過20%,占據10月份漲幅榜前四名。其中上海則以21.4%的同比漲幅高居榜首,上個月居漲幅榜首的北京,10月份的同比漲幅為21.2%,位列第二名。而第三名與第四名則分別為廣州的20.7%和深圳的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