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于攢足了銀子為電腦升級。由于筆者對超頻并不感興趣,只想更高效地玩游戲,所以并未考慮“K”字頭的處理器,而是選擇了Xeon E3-1230 V2,雖然它無法超頻,但卻支持超線程,性能上相對于同價位的Core i5 3570K略有優(yōu)勢。不過,這顆服務器處理器貌似在筆者的微星B75MA-E33主板上有些水土不服,能夠正確識別,但開機后顯示的頻率僅為1.6GHz,只有處理器默認頻率的一半(Xeon E3-1230 V2的默認頻率為3.3GHz)。而無論是使用CPU-Z還是其他軟件,也都只認1.6GHz。系統(tǒng)在使用Super PI、wPrime等軟件測試性能時的成績低得厲害,讓筆者確認這顆CPU并沒有工作在默認頻率上,而非識別問題。
起初,筆者是擔心主板的BIOS較老,對于服務器處理器的支持有待完善,不過當筆者更新完主板最新的BIOS之后,得到的結果仍然一樣,還是1.6GHz,強制在BIOS內調高頻率至3.3GHz也同樣如此。此前,筆者曾經在《電腦迷》上讀到過有關電源供電不足導致處理器頻率無法達到默認頻率的文章,不過這次換了額定功率更大的電源還是不行。難道是買到了打磨的假貨(Xeon在正規(guī)渠道上極為少見,筆者是在淘寶上購買的)?但是這顆CPU在朋友的Z77主板上卻跑得非常正常。這下就只能懷疑主板了。這塊微星的B75MA-E33的確看上去有點偏入門,筆者也是因為想要節(jié)省預算才買的,把它換作目前微星正在熱賣的B75A-G43 GAMING后,問題就一下子解決了。對比一下兩塊主板的供電,明顯B75A-G43 GAMING的供電相位更多,用料也更足,勢必能夠給Xeon E3-1230 V2提供更好的供電環(huán)境。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定位偏低的Micro ATX在供電設計方面如果省得較多的話,是無法支撐Xeon處理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