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腦卒中;患者康復訓練期;心理特點;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89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01-01
腦卒中我國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其死亡率,致殘率高,給社會,家庭增加了負擔。由于起病急,病程長,恢復慢,往往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我科自2009年以來開展早期康復訓練和心理護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腦卒中患者450例,其中男294例,女156例,均由頭部CT或MRI確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2康復訓練期的心理特點
2.1目前提倡早期康復訓練,發(fā)病48小時后,病情穩(wěn)定即開始康復訓練,并貫穿疾病始終。此期患者由于起病急,往往精神緊張,恐懼,焦慮,不愿接受現(xiàn)實?;颊呒凹覍僦恢匾晸尵壬?,忽視康復訓練。對藥物治療寄予很大希望,只要“好藥”“貴藥”都要求用。
2.2患者急于求成,康復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的患者突然出現(xiàn)肢體癱瘓,擔心病情會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擅自加大訓練強度,訓練科目,造成肢體損傷。
2.3腦卒中后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要長期堅持,效果會更好有的患者意志薄弱,情緒低落,擔心長期治療費用會給子女帶來負擔,訓練時不積極,產生悲觀失望的抑郁表現(xiàn),影響訓練效果。
2.4患者的康復過程需要家屬的配合,腦卒中患者心理脆弱,敏感,有無助感,不愿被看成“殘廢人”,渴望家庭的關愛,希望得到更多的照顧,家屬應理解病人。
3心理護理
3.1做好健康教育指導,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需求的不同,做好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使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腦卒中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積極正確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
3.2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協(xié)助患者完成訓練項目,對患者的進步表示鼓勵。針對每個患者制定康復計劃,循序漸進,鼓勵患者及家屬共同參,不斷完善。
3.3指導患者正視疾病,樹立信心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主動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積極與患者交流和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尊重,理解患者,鼓勵病友互相交流,請康復效果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
3.4腦卒中病程長,康復過程也長,家屬的支持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對子女不在身邊的患者,康復訓練時應給予更好的幫助和心理支持。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保持心情舒暢,在訓練時遇到的問題,應經常與家屬交換意見,避免不良情緒影響訓練效果。
4總結
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對患者的功能恢復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會使康復效果更加顯著。因此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開展的心理護理,對患者早日康復、回歸社會是有積極影響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