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橈動脈;介入治療;腦出血;經驗教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8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795-01
冠心病介入治療(PCI術就是通過經皮穿刺周圍動脈(股動脈或橈動脈等,沿動脈向心方向送入球囊導管及(或支架等介入器械至目標冠狀動脈,對其狹窄病變進行擴張及疏通的一種心導管治療技術。介入治療目前已經成為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手段。而經橈動脈行冠心病介入治療因為并發(fā)癥少,病人舒適感強,已經成為冠心病介入治療的首選途徑。經橈動脈行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常見并發(fā)癥有穿刺點周圍皮下出血。合并腦出血不常見。一旦發(fā)生誤診,可導致不良后果。本文就1例經橈動脈行冠心病介入治療合并腦出血的病例進行回顧分析。
1病歷資料
患者,男,81歲,入院時間2010年1月16日,因反復胸痛9年,再發(fā)3天入院?;颊?001年4月因胸痛、大汗淋漓在我院行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并行PCI術。當年10月又因胸痛再發(fā)再入院行PCI術。此后至本次發(fā)病前未見胸痛再發(fā)?;顒幽芰ι锌?。3天前夜間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胸痛,尤以左側心前區(qū)明顯。持續(xù)約1小時。入院時血壓142、67mmHg,其他生命體征在正常范圍。1月7日經右橈動脈行PCI術,回旋支植入1枚支架。1月9日0:45主訴頭痛、胸悶、煩躁、大汗、嘔吐胃內容物。當時血壓為161、93mmHg,ECG示竇性心律,心率94bpm,偶發(fā)交界性早搏,T波改變。按醫(yī)囑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靜滴NS250ml+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鹽酸甲氧氯普胺10mg、靜脈注射洛賽克40mg等對癥治療?;颊呷杂袗盒?、嘔吐。1月9日18:00患者嗜睡。1月10日4:30患者呼之不應,呈昏迷狀態(tài),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2mm,對光反射遲鈍。5:45行急診頭顱CT檢查途中,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經心肺復蘇后恢復呼吸和心跳。CT結果提示為腦出血。轉內科重癥監(jiān)護室進一步監(jiān)護和治療。一天后治療無效死亡。
2討論
腦出血常見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如頭痛、嘔吐和眼底乳頭水腫,以及意識障礙。重癥者出現(xiàn)昏迷和偏癱。一般較易診斷,但此病例誤診的原因如下。
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病人年齡較大,患冠心病多年,心功能差。患者1月9日0:45主訴頭痛、胸悶、煩躁、大汗、嘔吐胃內容,醫(yī)生主要懷疑患者再次心肌梗塞或急性左心衰竭發(fā)生。給予了對癥治療。1月9日18:00患者出現(xiàn)嗜睡。仍然沒有引起醫(yī)生的重視,以為是患者前一天晚上不舒服、沒有休息好想睡覺了的表現(xiàn)。直到1月10日4:30患者呼之不應,呈昏迷狀態(tài)才行C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
3經驗教訓
冠心病介入治療,由于術中使用肝素鈉抗凝血,加重了腦出血的危險性。如果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病人行PCI術,更要警惕腦出血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