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使幼兒能從活動中感受到自己的主體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進行學習的權利,同樣老師也可以從師幼互動中反思自己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游戲 語言組織 興趣 語言的藝術與技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189-02
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使幼兒能從活動中感受到自己的主體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進行學習的權利,同樣老師也可以從師幼互動中反思自己的教學研究。在與幼兒的相互交流中,使自己能更加走近幼兒的心靈,了解幼兒的情感,促使對幼兒研究更加真實、自然。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教師與幼兒雙方在師生互動中得到發(fā)展。
一、游戲中的伙伴
做游戲是幼兒的天性,無論是集體游戲、角色游戲、器械游戲、玩具游戲,孩子們都喜歡。幼兒園就是幼兒游戲的天堂。因為我們都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無論課上課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和游戲有關。 “大家一起玩”、“快樂一起分享”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發(fā)展個體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心愿。
每到自由游戲時間,孩子們都會奔向自己喜歡的那個活動場地。我就走向每個區(qū)域,問問他們:“我可以和你一起游戲嗎?”孩子不會拒絕老師的要求。往往是很愉快的。我們一起游戲還會吸引其他幼兒的加入。所以有老師參加的游戲,一定會更加有意思。游戲中孩子們從不把我當老師,他們有時讓我當媽媽,有時讓我當某個顧客或小朋友。而我也會很津津樂道的好好表演一番,自己不但很開心,看著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玩的如此開心,我更加開心。有時我也會設計一些游戲和他們一起玩。我們在游戲中成了好朋友。孩子們喜歡和我傾訴他們的故事和心事。這樣對我的教學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二、師幼互動中教師教學語言組織
我認為師幼不是一方的獨白,而是雙方的平等對話,共同參與。由于教師在幼兒心中的權威性,會是師幼之間的對話顯得不公平,因此教師在與幼兒對話時應根據需要靈活變換角色,自覺地充當平等的對話人。師生對話時,教師應給予鼓勵、給予等待的時間。如小班幼兒在對話時,他們的語言具有斷續(xù)性,這時需要教師耐心傾聽等待,給予他們充分的規(guī)劃時間。同時師幼對話中的聽、問、答也是實現(xiàn)師生溝通、互動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必須做到善聽、巧問、妙答。善聽——就是從孩子的對話中準確捕捉教育信息;巧問——就是以問開頭、以問深入,甚至以問答的形式構成對話的主過程;妙答——既對孩子的信息與問題及時做出評價。例如數學活動“生活中的數字”中,我提問:“你在哪里看見過數字?”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車牌、電話號碼、門牌號碼等等都有數字。教師仔細傾聽及時受到的信息后再次提問:“這些數字有什么用?”這一巧問使孩子積極思考,教學內容進一步展開。我認為教師應根據孩子的應答情況和數學中反饋的信息隨機應變、積極引導。師生對話的精妙意境不在與提出問題孩子回答,而在于孩子回答后教師臨場處置產生的良好效果。
三、積極開展以幼兒為主體的師幼互動,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
培養(yǎng)幼兒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注重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互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互動氛圍,為幼兒樹立自信心。以幼兒為主體,主要是從幼兒的興趣點進行互動學習。興趣,是一切活動順利進行的引導線,特別是幼兒的活動,更應該以興趣為主。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次科學活動中,我引導幼兒探索力的大小的相對性,活動快結束時,我讓幼兒思考:如果有一個很大的機器,大力的爸爸也搬不動,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們憑自己的經驗想了好多辦法。這時,最會提問的沐宸高高舉起了小手,“老師,我有問題。如果這個大機器造在山上,要把它運下來,可是山上又沒路,該怎么辦呢?”積極的思涵馬上跳起來:“用大吊車吊下來?!薄安恍胁恍校便邋钒杨^搖得像撥浪鼓似的,“大吊車根本夠不著?!鳖gf:“用大汽車裝下來?!便邋芬桓贝笕说臉幼樱骸案阏f了山上沒有路?!鳖g环猓骸澳遣缓萌ヤ佉粭l路?!便邋窊u搖手說:“來不及了,來不及了?!逼渌∨笥岩瞾砹伺d趣,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完全超出了教學范圍,可是小朋友們比平時討論得更熱烈,我并沒有阻止他們,而是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之中,一晃幾十分鐘過去了,我們都沒有感覺到時間長。
當教師以幼兒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感興趣的項目中去,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行為時,這種以平等關系提供的支持最易與幼兒溝通,也最易被幼兒接納。在這其中,教師對待事物科學認真的態(tài)度,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有利于幫助幼兒形成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品質。當孩子在學習中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并不急于把知識呈現(xiàn)給幼兒或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幫助、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并有目的地使“問題”更加復雜,以引發(fā)、促進幼兒更有價值的學習行為發(fā)生。
四、交談語言的藝術與技巧
交談時語言的運用是交談成功與否的關鍵。成人在與幼兒交談時所用的語言應是幼兒喜愛并樂于接受的。多用贊美、鼓勵的語言。
幼兒需要贊美,喜歡贊美,這并非虛榮而是出于自尊的需要。同時,幼兒對自我的評價很不完善,常常以教師、家長的評價作為對自己行為的判斷。教師、家長的贊美、鼓勵之詞無疑會成為他們交談的動力。我們班的黃敬軒是一個女孩子,第一次見到她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我問她叫什么名字,她羞紅了臉,輕聲說:“黃敬軒。”“多好聽的名字,這可是小天使的名字呀。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天使?!彼低档匦α?。又一次,她穿了一條小花裙,見面后我馬上贊美道:“你今天真漂亮,像個小公主呢!”她又笑了,高興地告訴我,這是媽媽給她的生日禮物。以后,我們的交談多了,當她說話聲音大了,句子中出現(xiàn)了一個新詞,我都會鼓勵她,漸漸地,她喜歡和我交談了,而且每次都很主動。
因此,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態(tài)存在于幼兒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對幼兒發(fā)展產生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師幼互動立足于幼兒游戲與學習活動中,滲透于整個教育過程中;對幼兒發(fā)展有益的生成活動的支持幫助;對幼兒經驗分享提升的共同探討。良好的師幼互動,是尊重兒童個體差異,滿足兒童發(fā)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