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100-01
如何搞好英語入門教學,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有如下體驗。
一、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一個人對知識和探索活動的一種特殊傾向。興趣往往是學習的起點,當一個人對某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以興趣為轉移。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個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相互作用,共同推動教學進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挖掘?qū)W生潛力,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初中生而言,哪位教師對他好,就對其所教的科目產(chǎn)生興趣。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備課時要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上課時,隨時注意每位學生的反應,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同時,從七年級開始就要注意通過平常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從而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常抓不懈。教師如不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主動思維,仍用一種“我講你聽、我寫你抄”,“劃條條,背框框”的辦法,學生的學習一定是被動、沉悶的。七年級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教師可以采用競賽、層層設疑、幽默、漫畫或幻燈、角色扮演、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傊ぐl(fā)學生興趣的手段、形式是多樣的,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采用適當?shù)男问剑寣W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知識,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情操。
二、注意從基礎知識教學入手,構建學生學好英語的起步工程
在七年級階段打好英語語音、書寫、詞匯、聽說等基本功,對于今后學好用好這門工具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語音是表達思想的重要方式,同時是學習和記憶詞匯的重要方法,也是交際的重要工具。初中英語不是簡單的鸚鵡學舌,在教學方法上應與小學區(qū)別開來,更重視發(fā)音的教學和訓練,把字母教學和音標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盡快掌握拼讀規(guī)則,突破拼讀關,為學好英語打下堅實基礎。
書寫是學好英語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大多數(shù)七年級學生一開始書寫都不規(guī)范,他們對上、中、下格書寫要求無法嚴格區(qū)分。對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從嚴要求,力求學生字母書寫都能做到正規(guī)、準確、美觀。
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要使學生達到熟練使用英語的教學目的,就要努力讓學生掌握必需的詞匯。一般來說,七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fā)達,教師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利用手頭現(xiàn)有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工具,增強直觀教學效果。如在教學顏色的詞匯時,可利用書中的彩圖,讓學生從書中不同顏色的圖片中分辨和學習“red, black, green, blue, white, yellow”等詞匯。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平時的自身感受中學習“Sunday, Mon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以及其他詞匯。這樣,教師就可以將詞的音、形、義等教學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形象,又情趣盎然,容易為七年級學生所接受。
三、注意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英語
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將來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七年級英語教師要重視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設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在運用中不斷提高英語水平。如可以開展課前兩分鐘Duty report或Weather report,開展一些情景對話或講故事等活動,或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上臺表演短劇或游戲等,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確保英語交際活動開展的成功,教師還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第一,要當好導演,做好示范,使學生的英語表達收到表情達意的效果;第二,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易到難逐步提高;第三,要及時對學生的英語表達做出評價,表揚敢于上臺表現(xiàn)的學生,同時還要給學生指出英語表達中的成功和欠缺之處;第四,對英語表達有困難的學生,要有耐心,堅持以鼓勵為主,不能求全責備,只要學生能說出大概意思就算是勝利了;第五,在課堂上還可提倡“亂”,但要“亂”的有序,讓學生在完全放松的環(huán)境中活躍思維,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同時也可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學好英語,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掌握學習的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階段,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
1.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有針對性地進行單詞預習、聽力預習、課文預習。通過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習慣。
3.通過模仿和討論問題,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大膽開口、不怕出錯的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與別人溝通的習慣。同學之間的交流,可以用學過的簡單的英語進行,不會的個別單詞可以用漢語代替。
5.養(yǎng)成朗讀的習慣,要求學生每天至少有30分鐘的朗讀時間。
6.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改正錯誤的習慣。
7.養(yǎng)成查詞典的習慣,教會學生如何查詞典,要求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查詞典,特別是一些有生詞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借助詞典進行閱讀。
教無定法。在初一英語教學這一入門階段,只要老師對學生深入了解,把握學生心理特點,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吸引住學生的眼球,緊緊握住學生求知欲極強的心,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