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在寫作記敘文時,多數(shù)會全然忘卻景物描寫,少數(shù)卻為寫景而寫景,要么寫出生硬的景象,要么寫出幼稚的景物,甚至隨心所欲地支配景物。而對于學生來說,明確記敘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只是寫作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習作時的一些方法、技巧,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記敘文更精彩。
【關(guān)鍵詞】
記敘文習作 景物描寫 思考
從教十來年,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記敘文時,多數(shù)會全然忘卻景物描寫,少數(shù)卻為寫景而寫景,要么寫出生硬的景象,要么寫出幼稚的景物,甚至隨心所欲地支配景物。這些現(xiàn)象表明,學生要么不知景物描寫在記敘文中的重要作用,要么沒有辦法寫出相應的景物來。
茅盾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品中景物描寫,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lián)系著人物思想和活動,為文章中心服務(wù)的?!笔堑模拔锩鑼懺谟洈⑽膶懽髦型潜夭豢缮俚?。它的作用很多,如交代故事發(fā)生時間、地點,揭示作品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等。
而對于學生來說,明確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只是寫作的前提,更重要的是注意習作時的一些方法、技巧,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記敘文更精彩!
首先,留心觀察生活,體悟美妙景物。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沒有生活,寫作文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留心觀察生活,要求學生走近生活,體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體悟世間的美妙景物。
所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的確,“一花一草一世界”,而更多學生是對周圍的一切熟視無睹,反應冷淡,不是視而不見,就是見而不思。如寫作“暑假里的一件事”時,很多學生都會寫到天氣很熱、酷暑難當,常見的句子如“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太陽像火爐一樣”“太陽好似一個大火球噴射出灼熱的光芒”,這些句子千篇一律,毫無新意,讓人心生厭煩,如仔細觀察生活,學生會寫出更為精彩的語句,如“悶熱的天氣讓人喘不過氣來,高高枝頭的綠葉蔫了似的低垂著頭,可惡的蟬兒卻拉扯著嗓門狂叫不停”。這樣的景物描寫歸功于細心觀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要想讓自己的記敘文出彩,學生就一定得有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多顆善于思考的心。
其次,豐富閱讀積累,胸蘊景物萬千。
作家北村認為:“學習寫作要從喜歡閱讀開始,不喜歡閱讀,就別談寫作?!笔前。粋€真正愛寫作的人,會寫作的人,首先肯定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
對于中學生來說,知識面狹窄,生活枯燥,所以生活中積累的景物并不會太多,而要應付若干次的考試,胸中那少得可憐的景物更是“我見猶憐”,所以此時只能求助于閱讀積累。學生只要書讀得多了,胸中的寶藏也豐富了,寫起來也就會得心應手了,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嘛!
最后,運用多種手法,展現(xiàn)優(yōu)美景物。
1.巧用修辭手法
如何使景物描寫生動形象?最佳方法就是采用修辭,這樣可使景物“眉目傳情”,富有神韻。
如《社戲》中,“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边@句中的“踴躍的鐵的獸脊”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兩岸群山的形象,同時又突顯船行之快,進而襯托“我”急切盼望看到社戲的心理。
再如《變色龍》中,“四下里一片寂靜,廣場上連人影也沒有。小鋪和酒店敞開大門,無精打采地面對著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個世界,像是一張張饑餓的嘴巴?!边@句中的“一張張饑餓的嘴巴”,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當時人們生活的窘迫,展現(xiàn)了經(jīng)濟大蕭條的衰敗場景。
總之,修辭可將景色寫得更為生動形象,并富有濃濃人情味,讓讀者在具體可感前提下回味無窮。
2.動態(tài)靜態(tài)結(jié)合
寫景時動靜結(jié)合,二者相互襯托,相輔相成。以靜來凸顯動,以動來襯托靜,這樣才會使所寫景物更為全面,更為立體可感,從而更顯人物精神品質(zhì)。
如《老山界》中:“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頭頂上一點點排到天空;向下看,簡直是絕壁,火把照著人的臉,就在腳底下。 ”“下面的絕壁,頭頂?shù)奶炜?,‘之’字形的山路”是靜景,突顯紅軍處境的艱難;“火把一點點排到天空”是動景,襯托出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多種感官參與
讓視、聽、嗅、味等多種感官去參與到景物描寫中,真切再現(xiàn)景物,做到繪形繪聲繪色,令人讀后有身臨其境之妙。
如《駱駝祥子》中,“天上的那層灰氣已經(jīng)散開,不很憋悶了,可是陽光也更厲害了:沒人敢抬頭看太陽在哪里,只覺得到處都閃眼,空中,屋頂上,墻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著點紅,從上至下整個地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一條光都像火鏡的焦點,曬得東西要發(fā)火。在這個白光里,每一個顏色都刺目,每一個聲響都難聽,每一種氣味都攙合著地上蒸發(fā)出來的腥臭。街上仿佛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空曠而沒有一點涼氣,白花花的令人害怕?!逼渲校棠康奶柕陌坠猓ㄒ曈X),難聽的聲響(聽覺),地上蒸發(fā)出來的腥臭(嗅覺),這些多種感官參與的景物組合成烈日下可怖的場景,展現(xiàn)出祥子拉車的惡劣環(huán)境,從而表現(xiàn)主人公生存的艱難,進一步突顯本文的主題。
4.實寫虛寫結(jié)合
“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際景象,“虛”是在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大腦想象創(chuàng)造出的景象。即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gòu)之景為虛。在描寫實景的同時適當加入豐富想象,虛實相生,文章內(nèi)容會更具感染力。
如《濟南的冬天》中,“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痹诿鑼懷┖笊缴蠈嵕暗耐瑫r,作者還融入了想象和聯(lián)想,充分展現(xiàn)了雪后小山的秀美。虛實手法結(jié)合,從而達到“化平淡為神奇”藝術(sh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