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乃至古代文學(xué)的高峰,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紅樓夢》已經(jīng)被翻譯為幾種文字,最著名的英文全譯本之一為大衛(wèi)·霍克斯所譯。曹雪芹嘔心寫就的文字中,對賈寶玉寄予無限的悵惘與無奈,寶玉身邊眾多丫鬟中“襲人”和“晴雯”,性格鮮明,不僅能襯托出賈寶玉獨特的性格,也與賈寶玉命運緊屬相連,本文將著重分析霍克斯譯本中對“襲人”和“晴雯”人名的翻譯,分析其人名翻譯與原文本的情感契合度。
關(guān)鍵詞:《紅樓夢》;賈寶玉;丫鬟 ;大衛(wèi)·霍克斯;情感契合度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5--01
一、導(dǎo)論
作為世界名著,《紅樓夢》中人物關(guān)系紛繁復(fù)雜,各色人物類型豐富,人物數(shù)量也很難確定。上海師范大學(xué)學(xué)者徐恭時,根據(jù)多年的雜記以及細(xì)致的版本考究,對《紅樓夢》中各色人物做了扎實分析,得出結(jié)論,人物總計:男495人,女480人,兩計975人。
《紅樓夢》人物類型多樣,上至王孫公子,下至販夫走卒,旁至和尚、尼姑與道士,展現(xiàn)給讀者的是一幅豐富的封建社會圖景。
與核心人物賈寶玉相關(guān)的人物也數(shù)量也十分龐大,其中,各色性格鮮明、感情豐富、內(nèi)涵深厚的丫鬟及女仆特別是與賈寶玉最親近的“襲人”和“晴雯”,與賈寶玉命運緊相連屬,十分值得分析探討。
二、賈寶玉的審美判斷與命運——晴雯與襲人
方曉編制的紅樓夢人物性格圖中統(tǒng)計出與賈寶玉直接相關(guān)的丫鬟共計14個,每個丫鬟都承載著曹雪芹對賈寶玉的深情厚誼。然而,其中處于核心圈層又與賈寶玉命運密切相關(guān)的兩個丫鬟是晴雯與襲人。
晴雯與襲人代表了賈寶玉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判斷,清末紅學(xué)家陳其泰在其論著《紅樓夢回評》中提到“或問《紅樓夢》寫黛玉如此,寫晴雯亦如此,則何也?曰: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寫晴雯所以寫黛玉也。”張新之在他的《紅樓夢讀法》中寫道:“是書敘釵黛比肩,襲人、晴雯乃二人影子也?!币u人賢淑,善解人意,而晴雯剛烈不羈、率性直言,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恰與釵黛相合。
試看霍克斯對這兩位性格迥異的女子姓名的翻譯:
(1)“襲人”譯為“Aroma”:寶玉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
脂評本中對襲人的描述是在第三回“金陵城起復(fù)賈雨村,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賈母因溺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無竭力盡忠之人,素喜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遂與了寶玉。寶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見舊人詩句上有‘花氣襲人’之句,遂回明賈母,即更名襲人?!?/p>
這段話交代了襲人命名的來源,襲人的性格乃是心地善良,淳樸,這是作者給讀者的第一印象?!都t樓夢》中多次提到“花襲人”,襲人乃從花從,風(fēng)流公子賈寶玉更是從詩句中摘出這樣一段獨具特色的詩句為其姓名注解。
“花氣襲人”出自陸游的詩歌,陸游在其多首詩歌中提到這一短句,“花氣襲人知驟暖”,“花氣襲人娛獨夜”,花香在夜晚彌漫,詩人獨獨感受到這種獨特的氣氛,這也為“花襲人”的名字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霍克斯在處理這段話的時候,是用了連貫的寫法來串聯(lián)的,
“Discovering that Pearl’s surname was Hua, which means ‘Flowers’, and having recently come across the line--
The flowers’ aroma breathes of hotter days.”
霍克斯對中文“花”做了詮釋,陸游的詩歌在其翻譯中尤其譯得傳神。其實,霍克斯譯此名是用了轉(zhuǎn)移的方法的。“襲人”本是動作,指的是花香散開的場景,霍克斯翻譯的版本中,動作用了“breath”,非常動人的一個詞匯,這既把香氣撲鼻的美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將此景的“精神”之處提取得獨到而自然。而“aroma”則是那美妙場景中提神之物,所謂“花氣”、“香氣”,姓名翻譯的曼妙之處正在于此。
賈寶玉是個風(fēng)流多情郎,用多深的感情才能自然地展現(xiàn)這一段才華,“襲人”是寶玉的丫鬟,但寶玉從來不把自己的丫鬟當(dāng)做粗使者,“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寶玉心中這一段花香永遠(yuǎn)都能讓他感受到清涼的氣味,這就是寶玉的審美。
(2)“晴雯”譯為“skybright”:寶玉的精神與命運
在《紅樓夢》中晴雯是大觀園中眾女兒中十分獨特的人物,晴雯雖是下賤的丫鬟,但她獨立的人格與高尚的風(fēng)格令紅樓中眾多女子失色。她就像是黑夜長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照亮了整個大觀園。所謂“晴為黛影”,晴雯的命運恰好為雖尚未看到完整版本的黛玉的坎坷命運注解,她們都是寶玉的精神反饋與命運寫照。
晴雯的名字來源于寶玉夢幻進(jìn)入太虛幻境,一首詩,既是晴雯姓名的來源,更是晴雯命運的寫照:
“霽月難逢,彩云易逝。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fēng)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這首詩歌中展現(xiàn)的是晴雯高貴的品質(zhì),“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光風(fēng)霽月,這正是她性格的寫照,多彩風(fēng)格,這正是她的行事。但是,一個“難”字,一個“易”字,注定了晴雯精彩的人生是短暫的。
試看霍克斯對這段文字中的前兩句的翻譯:
“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譯文巧妙地將“seldom”提前,“seldom”蘊含了譯者無限的悵惘與不盡的無奈,用“and”鏈接,第二句“too soon”惋惜主人公光風(fēng)霽月的品格與才華。譯者很聰明,他將這最重要的兩句話作為晴雯命名的依據(jù),把晴雯的拆分為“sky”和“bright”,這恰是晴雯最靚麗的品質(zhì),也是晴雯質(zhì)樸的光華。譯者將作者不愿看到晴雯逝去的芳華悄悄溜走,只愿這份精神永駐的心理傳達(dá)出來,實在難能可貴。這也是寶玉對晴雯最初的情感。
三、小結(jié)
“襲人”和“晴雯”,恰如“寶釵”與“黛玉”,是賈寶玉身邊最重要的丫鬟。襲人代表了寶玉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晴雯則則是寶玉精神領(lǐng)域的反饋與不羈性格的照射。霍克斯的巧妙姓名譯法十分獨特地傳達(dá)了作者的一片良苦用心,與原文的情感契合也給讀者帶來了與原著一樣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xiàn):
[1]徐恭時 《<紅樓夢>究竟寫了多少人物》。上海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2年02期。
[2]王增斌 《紅樓夢》脂評本與還原脂評本。太原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太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9月第5期第6卷。
[3]方曉 《色裁紅樓—紅樓夢人物性格色彩解讀》。
[4]Cao Xueqin, Gao E, John Minfor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1982.12, Penguin Classics.
[5]曹雪芹 《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