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感情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除了有聲語言外人們還經(jīng)常、甚至必須借助于無聲語言,即身勢語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正確理解和使用身勢語,有助于順利地進行交流,達到預(yù)期效果。
關(guān)鍵詞:交流;身勢語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5--01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感情的重要手段,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對語言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把注意力多集中在有聲語言方面,但它并不是唯一手段。人們在交際時,除使用語言外,還經(jīng)常、甚至于必須借助非語言手段,例如揚眉瞪眼、舉手投足、聳肩攤手等等。這種非語言交際手段屬于語言外的輔助交際手段,是一種無聲語言,稱作身勢語,一般包括手勢、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 。
現(xiàn)在人們學(xué)習(xí)外語的積極性很高,利用各種機會同外國人接觸和交流,以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由于受詞匯量的限制,有時會借助身勢語來表達思想,進行交流。但在與外國人交流時,不能用我們中國人的常用手勢或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慣去理解外國人手勢的含義,輕則會造成歧義,引起誤會,重則會引發(fā)不愉快的事情,阻斷交流。身為俄語工作者,我們在與俄羅斯民族進行交流時也應(yīng)關(guān)注這一問題。因此很有必要詳細了解俄羅斯民族特有的身勢語。
一、手勢。手勢語言是非語言交際手段的主要部分,其意義色彩相當(dāng)豐富。
1、平伸一手(手心向下)——表示要搭車。
2、平伸一手(面向來車方向),手指握住,拇指伸開指向來車前進方向——表示搭順路的右拐彎車。
3、平伸一手(面向來車方向),手指握住,拇指伸開指向來車方向——表示搭順路的左拐彎車。
4、買賣雙方在談判時,當(dāng)一方對另一方所提條件滿意時,該方站起身,將手伸出與對方握手——表示成交。
5、搓手(手指)——表示痛苦、激動。
6、用食指彈頸部或衣領(lǐng)——表示喝酒。
7、用指頭輕叩腦門——表示緊張思考、回憶,或提示對方幫助他回憶某事等。
8、用手拍一下額頭——表示終于想出來了。
9、打榧子——表示稱贊、滿意、驚奇等。
10、用拳頭敲額頭——表示所指的人很笨。例如在說到某人時說:“他這個人……(拳頭敲敲額頭)”。意思是:“此人是笨蛋?!?/p>
11、兩手一攤——表示莫名其妙、驚訝、沒辦法等。這一手勢經(jīng)常同“聳肩”這個動作同時出現(xiàn)。
12、一手按胸,微微點頭——表示請原諒、對不起、致以歉意等。
13、一手按頰——表示難為情、慚愧、不好意思等。
14、雙手舉過頭作交叉分開動作——表示停止。
15、搔后腦勺——表示為難、難辦。
16、一手呈括弧狀放在嘴邊——表示保守秘密,說悄悄話等。
17、敲敲桌子——表示所指的人是傻瓜。例如在說到某人時說:“他……(敲敲桌子)”。其意為“他是傻瓜”。
18、食指在太陽穴處轉(zhuǎn)幾下——表示所指的人腦子有毛病,是瘋子、神經(jīng)病。
19、兩人相互擊拳——表示談妥、商定、成交 。
20、把手一揮——表示不再注意、不再關(guān)心、失望、不再從事等。
21、握拳,把大拇指從食指和中指間伸出——表示嘲弄、蔑視、輕視(對方)。
22、雙肩一聳——表示不理解、莫名其妙、驚訝、沒辦法等。
23、拍拍肩膀——表示友好、親昵。
24、緊緊抱住雙肩——表示同情、安慰。
25、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警告、通知、要求安靜等。
26、往說話人方向向里動食指,勾人——表示招呼某人過來。
27、身體稍稍前傾——表示向?qū)Ψ秸泻簟⒅乱獾取?/p>
二、面部表情和動作。面部表情一般是通過眼、眉、唇、舌的動作或狀態(tài)來表現(xiàn)的,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眼睛?!把劬κ切撵`的窗口”,眼能說話,眼能傳神。不同民族的人在交際時眼睛往哪看,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差異。俄羅斯人認為缺乏眼神交流就是缺乏誠意,為人不誠實,所以俄羅斯人往往因為中國人沒有看著他們的眼睛說話而感到對方言不由衷,或沒有坦誠相見,或十分拘謹。但是在中國人看來,缺乏眼神交流則常常表示服從或尊敬,而不表示缺乏誠意,所以中國人則因俄羅斯人盯著眼睛說(聽)話感到對方咄咄逼人,很不客氣,很不禮貌。
2.微笑。微笑是另一種常見的面目表情。在中國,微笑,是最有益于人際交往的面部表情 ,當(dāng)你微笑時,別人會更喜歡你。笑臉不只是快樂和友好的表示,也能傳遞道歉與諒解的信息,人們在很多場合都會面帶微笑,以示禮貌。但俄羅斯人在公共場合,如上班時或公交車上都很少微笑。他們認為笑必須是真誠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莫名其妙、無緣無故的笑是不可取的。俄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諺語:無端發(fā)笑是傻瓜。所以在俄羅斯的餐廳、公交、劇院等公共場合,很少看到俄羅斯人的微笑,而我們的同胞爆發(fā)出一陣陣朗朗的笑聲時,總會招來俄羅斯人異樣的目光。
3.其他。除了眼睛和微笑外面部的其他部位也能起到無聲語言的作用。如:
1)舔嘴唇——表示預(yù)感有口??上砘蛴械靡庵?。
2)嘖舌——表示羨慕。
3)把嘴唇一癟——表示嚴厲不滿。
4)吧嗒嘴——表示滿意。
5)嘴里發(fā)咯咯聲——表示滿意。
6)撅嘴——表示裝腔作勢、賣俏。
7)縮起鼻子——表示不滿、藐視、不同意、堅持己見之意。
8)皺鼻子——表示不滿、不稱心。
三、有迷信色彩的非語言交際手段
在俄羅斯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迷信色彩的非語言交際手段仍然占有重要位置,因為這些動作包含的意味實難用語言來表達,且在實際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意思都能用語言來表達。這種無聲語言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一種特殊的委婉語,能起到有聲語言無法起到的表達作用。如:
1.俄羅斯人一般不在房間里吹口哨。
2.不同講話的人用同一條毛巾擦手。
3.送親人出遠門前要靜坐幾分鐘。
4.舊時俄羅斯人認為有的人長有毒眼,一旦被這種眼睛看過,就會糟厄運。為了避免這種后果,就要采用無聲語言:敲敲木頭或木頭東西。
5.往左肩后面吐唾沫。據(jù)教會人士說,人的左肩旁站著的是魔鬼,右間旁站著的是天使,你往左肩后面吐幾口唾沫就能將魔鬼趕走,這樣就可以萬事如意,消除一切災(zāi)難。
所有這一切無非是為了防止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求得諸事順利,一切平安。
美國心理學(xué)家艾伯特·梅拉比爾(A.Mehrabiar)經(jīng)大量觀察和分析后得出結(jié)論,人表達感情時55%是通過無聲的身勢語言來完成的,而有聲的言辭、語言、聲調(diào)和音量僅占45%。這一結(jié)論雖然指的是使用英語者的交際行為,但它足以證明非語言手段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語言與文化〉〉 顧亦瑾 河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