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教書育人”不僅僅體現(xiàn)在短暫的學習生活,更多是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關(guān)鍵詞:融入;影響
作者簡介:陳杏(1982.12),女,籍貫:浙江杭州,作者單位:杭州景芳中學,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教二級 ,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5-0-01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教書育人”不僅僅體現(xiàn)在短暫的學習生活,更多是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網(wǎng)路的四通八達,五光十色的生活讓人們目不暇接。隨即而來的是少了些許“淡定”。大人們況且如此,更何況懵懂期的青少年。經(jīng)常會有人覺著現(xiàn)在的學生很浮躁,那是因為整個社會都變得有些浮躁,我們老師也不例外。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每天工作時間絕對超出10小時的“園丁”們面對工作的壓力,工作與家庭的矛盾,“通貨膨脹”的壓力……心里其實也很容易“上火”——焦躁。而我們教師這個職業(yè),面對萬千擁有無數(shù)可能性的孩子們,是不容有誤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個活生生的思維個體,他的發(fā)展軌跡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經(jīng)常是一個情緒變化波動你沒把握住,那么可能影響的就不是他一個人,會是他周圍一片學生,甚至是整個班級。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但又不能讓學生覺著你時時刻刻在監(jiān)視著他們。呵呵,所以,我認為老師就是一滴水。
春江水暖鴨先知,更何況其中的一滴水呢?要做到溶入最關(guān)鍵的就是“化”。
○化于無形。
水,無形。它能滲透到任何角落,猶如老師的愛,細心的澆灌,讓班上有差異的不同個體都能綻放出璀璨的光芒,也只有滲透融入他們才會不抗拒你引領(lǐng)向上的動力,讓班級的精神力都化為一體,朝著知識的海洋奮進。
○化于無色
水,無色。它能包容任何色彩,猶如老師的懷抱,包容著班上40張不同臉孔的天馬行空,我們要做的只是適當引導(dǎo),讓他們自己去感受、感知并且內(nèi)省。
○化于無量。
水,無量。它的質(zhì)量不是恒定的。量的累計是以自身為載體為中心,以自我為主。化為無量,即使是一滴可這一滴卻猶如“重水”。不以自己為中心,放下自己“架子”,敞開心胸,沉浸下來,貼近學生,聽聽他們到底需要什么。教師和學生間我們需要相互學習,“1+1”不一定只等于“2”。老師的愛是博愛,是無限的,老師一旦故步自封思維僵化,那不用懷疑——絕對是什么樣的人帶出什么樣的班。
記得有這么一個學生,長得虎頭虎腦白白凈凈的臉上有著一雙非常靈動的眼睛,新生軍訓(xùn)的時候我們幾個老師都是非常地喜歡。可好景不長,開學一周不到的時間他被批評的次數(shù)已經(jīng)榮登榜首,讓人瞠目結(jié)舌。我問詢了周遭一一羅列他的“罪證”,譬如:教室里排座位的時候,他拒不服從,伸出一只手指搖頭晃腦的說“no,no,no,我就坐在這”,大搖大擺的頂撞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讓人哭笑不得;上課不能安靜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會時不時不受約束的在教室內(nèi)游蕩;老師上課的時候他會突然間在座位上打斷你講話并且提出毫不相干的事情;情緒經(jīng)常容易過激,打架……被“請”到辦公室里來了以后,問他“為什么叫你來?”他又能非常正常的頭頭是道的講自己的錯誤在哪里,道理也是一套一套把老師要講的話都給你說出來,屢教屢犯,屢犯屢教,家長接二連三地來政教處“報到”。這個班級里的不和諧“音符”,經(jīng)過多方的觀察以及家長的配合,最后醫(yī)學證明“狂躁癥”。但是既然來了我們這個集體,接下來還是有很長的時間要相處。因為學科的關(guān)系我有較多的時間可以關(guān)注他,談話間我了解到他非常喜歡畫畫,動手能力也很強。雖然他的“不靠譜”還在繼續(xù),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變得可控了,可以談條件,慢慢地變得穩(wěn)定了。一系列針對他的措施一一展開:上課要求雙手必須在桌面上,坐不住的時候就拿張紙畫下來;一堂課發(fā)言必須舉手,得到老師允許了才能說話,一堂課違紀的次數(shù)不準超過三次……比較“特殊”的一條約定是—— 一旦你覺得自己比較難以自控了,那么可以在課前來找我,我們一起向任課老師請假。這是一條非常特殊的約定,因為若“無法自控”,而影響上課對于其他同學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我允許他自己把握。一開始,一天總有那么兩堂課會翹出來,不想去,我給了他一些手工工具,隨他一旁折騰。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上課前半堂能安靜下來,專注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萍脊?jié)上,他的自制紙飛機拿了全校的第一名。這不是偶然,因為他的“請假課”都在玩他的“紙飛機”,他嘗試過把機頭的角度控制一點,改變尾翼的長度,改變機翼的尺寸……現(xiàn)在,同學們都愿意和他探討,我們老師也會喜歡他做的紙飛機,雖然好像改變的并不多,但是他已經(jīng)融入這個班級了,而且大家也習慣了班上有這么個同學,沒有誰會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不是每一個孩子以后都會成為“白領(lǐng)、骨干、精英”,但是成功的喜悅是一樣的。老師就是一滴水既是“弱水”亦是“重水”!
參考文獻:
[1] 劉小芬.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 20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