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繼手冢蟲治之后,日本誕生了可以與其分庭抗禮的漫畫家宮崎駿,自1985年他的“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以來1,他的漫畫事業(yè)顯著發(fā)展,直至2001年《千與千尋》問世,他的事業(yè)達到巔峰。宮崎駿的動漫,是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完美繼承而又大膽反叛。本文以《千與千尋》為例,對該問題進行淺析。
關(guān)鍵詞:宮崎駿;動漫;千與千尋;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0--01
宮崎駿筆下的《千與千尋》主要故事背景設置在神隱世界中湯婆婆的“油屋”,每當夜幕降臨,整個建筑燈火如晝,迎接各種神靈的到來。千尋和父母誤闖入其中,整個故事由此展開。宮崎駿筆下的這個神隱世界,巧妙地融入和繼承了各種日本傳統(tǒng)文化元素,猶如一幅生動的江戶時代浮世繪娓娓展開,引人入勝。
一、日本的洗浴文化。
《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油屋”實為一個公共浴場,這是日本市井文化的真事反映,。日本有句諺語:喝酒三家,洗澡三次。這足以說明日本人對洗浴的喜愛,而且在日本存在著世界鮮有的男女混浴習俗。
日本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水資源異常豐富,在日本人眼里水是最潔凈之物,如此的自然環(huán)境同樣孕育出日本人愛潔凈愛洗浴的特性。早在狩獵時代,日本的祖先就已經(jīng)在溫泉里沐浴。據(jù)史料《古事記》、《日本書紀》和地方的《風土記》記載,由于日本人的祖先們親眼目睹鹿、馬、羊等動物在溫泉中浸泡,用于治療受傷部位,由此而受到啟發(fā),在醫(yī)療技術(shù)極為不發(fā)達的年代,泡溫泉作為療傷之法被人們廣泛接受,由此而形成的風俗被長久繼承下來。《千與千尋》中所描寫的“錢湯”即公共浴室,在17世紀的江戶時代發(fā)展壯大起來,不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成為了休閑娛樂好去處。在此之前,日本流行“施浴”,在傳播宗教意義的同時,使百姓感到舒適和享樂,即奈良時代開始在東大寺、法華寺等地為僧人的齋戒沐浴開設浴堂,并向民眾開放的一種洗浴方式。2
宮崎駿將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設置在如此具有日本傳統(tǒng)特色的場所——浴場,寓意洗去污穢和繁雜,而又巧妙截取了大浴場的諸神生活場景,諷刺神已經(jīng)墮落為和人一樣,充滿了自私、貪婪和欲望。
二、日本的神隱文化
日本與中國相似,自古有很多關(guān)于神靈故事,例如浦島三郎的民間傳說。在日本,“神隱”是指“突然失蹤”,由于生產(chǎn)力低下,人民面對無法解釋的自然現(xiàn)象也會認為是“神隱”。他們認為“神隱世界”是存在于人類世界之外的,一個神靈生存之處。在《千與千尋》中,千尋與父母誤入其中為了描繪這個神隱世界里,宮崎駿運用了大量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元素,使這些神話形象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賦予他們新的生存空間。例如,在“油屋”中洗浴的腐神河伯,原型是日本《故事記》里的河伯;與千尋公用電梯的白蘿卜神是日本關(guān)東和中部地區(qū)民間信奉的氣津比賣神;無臉男是日本春日大社祭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面具神3。
在《千與千尋》中,每個形象都是鮮明的,這片神隱世界中可以看到每一類人的縮影。有貪婪、自私、兇惡的湯婆婆;有被湯婆婆控制失去自我卻不失善良的白龍;有膽小怕事、貪圖蠅頭小利的“油屋”傭人……每一個形象的刻畫都活靈活現(xiàn),入木三分。其中,最值得研究的是“無臉男”形象。不知道他是何處的神靈,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他自卑靦腆,膽小安靜,可是當他進入“油屋”后就失去自我,為所欲為?!盁o臉男”是個矛盾的集合體,他和同樣矛盾的日本人頗為相似?!叭毡救耸羌壬院枚范譁睾椭t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不馴而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既馴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擺布;既忠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4
“無臉男”實際為面具神,在影片中他所有的喜怒哀樂都不能溢于言表。這又何嘗不是日本民族整體的寫照,彼此之間以禮相待而難吐真言,內(nèi)心波濤洶涌而表面隱忍低調(diào)?!盁o臉男”是容易迷失自己的,一旦得勢后他飛橫跋扈、無法無天??墒钱斍逍堰^來是,又能安靜的做回自己。宮崎駿刻畫的這個形象寓意深刻,不僅代表了一類人,更是提煉了民族的特點,精煉出如此傳神的人物形象。
三、成長主題
如果說各種傳統(tǒng)元素的加入為《千與千尋》擴展了寬度,那么宮崎駿筆下千尋在神隱世界的成長之路就為這不影片拓展了深度。千尋本為一個膽小,缺乏好奇心的女孩兒??墒?,在神隱世界里,千尋被湯婆婆剝奪了荻野千尋的名字,變成了“小千”。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不知所措,她迷失了自己。為了救父母,救白龍,她在不斷成長,愈發(fā)堅強。她懂得了愛與被愛,懂得了尊重,懂得了擔當。幾經(jīng)磨難,這個小女孩兒完成了一次艱辛而華美的蛻變,她的眼神不再怯懦,取而代之的是堅毅與淡定。也許當影片上升到人生成長這個高度時,動漫早已超出了年齡界限而對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教育意義。
這個影片里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時間應該是90年代日本泡沫經(jīng)濟后期,從影片開頭,千尋的父親對殘破建筑的推斷可以得知。那個年代,人們從對金錢的狂熱追求中還沒有清醒過來,沖淡了人世間美好的感情。誤入神隱世界后,面對美食誘惑,千尋的父母暴露出貪婪本性,被湯婆婆的魔法變成豬。最終是在千尋不懈努力、頑強成長下,向湯婆婆挑戰(zhàn),救回自己的父母。此處應為宮崎駿對當時社會的巧妙諷刺,告誡成人更需要理性的成長,否則將在物欲橫流中自我迷失。
宮崎駿說“我經(jīng)常在兩個念頭之間徘徊,一種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失望,一種是如孩子般純潔的夢想。在他們之間掙扎,是最痛苦的事?!睙o疑宮崎駿的動漫取巨大成功的同時帶來豐厚的商界價值,但是不會有人單純地把它們看作是商業(yè)作品,因為宮崎駿筆,對人生有深刻的思考。宮崎駿筆下的世界,擁有如孩童雙眸一般清澈亮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人性的經(jīng)典闡釋——宮崎駿動漫藝術(shù)探析》 胡曉歡
2、《試論日本洗浴文化》 劉雪寧 武蓉
3、《宮崎駿動畫中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解構(gòu)與重建》 李艷芳
4、魯斯 本尼迪克特:《菊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