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2013.8.3》,這個建造在"/>
仲夏時節(jié),來到寶島臺灣深度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適逢中國藝術家張羽在高雄佛光緣美術館-南屏別院的個展《水>墨,2013.8.3》,這個建造在高雄市區(qū)的美術館,雖不似星云大師佛光山總館那般幽靜和涼爽,卻也高雅、氣派,但佛光、禪意皆聚,非常切合張羽這個《水>墨,2013.8.3》展覽的語境。展出前我參觀了位于8樓和7樓的功德堂和餐廳大開眼界,特別是功德堂的陳設和建筑把古典廟堂建筑藝術與頗具現代感的裝飾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讓張羽這樣的當代藝術作品在空間和意境產生了很微妙的關系。堪稱絕妙無雙。
與鍾經新小姐相識是在2010年臺北藝術博覽會的藝術論壇上。那次她同臺灣很資深的畫廊經理人耿桂英小姐同為嘉賓做講座,現場不時有人提問,她們兩位總是對答從容,當時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晃三年,大象藝術空間館在業(yè)內的影響力也日漸高漲。坐在我面前的大象空間的主持人鍾經新小姐一襲夏裝,清秀雅致,面容似有些勞累,但莊重如器、談笑風生,我們的對話就是從大象空間的幾個展覽開始的。
世:在我印象中,大象藝術空間是從2007年開始創(chuàng)立的,可以談談您的想法和思路,是否和您在臺灣東海大學的學習經歷有關。
鍾:是的,我在經營大象藝術空間館之前一直就有收藏的嗜好,最初的主要方向是書法、篆刻及工筆畫之類的。
世:您從傳統(tǒng)轉到我們大陸認為的所謂當代,是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鍾:2006年我考進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之前,先研修了半年的建筑學分班,在東海大學學習期間吸收了一些新觀點,也接觸了一些關鍵人士,開創(chuàng)了新思維同時結合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自然而然地就轉到了當代藝術上了。
世:我也是從傳統(tǒng)走到了當代藝術。我始終認為:傳統(tǒng)藝術是經典意義上的典范,而當代藝術則反映了當下社會的許多側面和探索,它更有朝氣和活力。大象走過了這么多年確實很不容易。據我所知,您做過倪再沁、抽象藝術的東方八大響馬霍剛、蕭勤等許多重要的展覽,在業(yè)界反響很大。
鍾:自2007年以來大象每年要做7-12個展覽,包括國際性的美術館邀請展以及和美術館及其它藝術機構的合作等。在臺灣做過一些老輩藝術家的展覽,也推廣中青輩的藝術家,張羽即是我們推廣的主力明星,他代表著中國藝術的未來。另外,臺灣的東方八大響馬的展覽在臺灣學術界獲得尊重,因為這是近十年以來八大響馬作品能夠全員到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覽。還有臺北當代藝術館-媒體大亨倪再沁個展,那也是第一次為臺灣藝術家辦的個展,總之,我很高興這么多重要的藝術家信任我們,并與我們保持著長期密切的合作。
世:非常欽佩您取得的成績!您的大象空間確實做到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在國際高質量的藝術博覽會上經常能見到您,感覺您的方向偏重于抽象藝術和比較前衛(wèi)的一些藝術?
鍾:是的,因為畫廊開館展作的就是抽象藝術,藝術家主要是臺灣的。因為臺灣的抽象藝術比大陸早了20年,剛開始的時侯大家對我也沒有太大的信心,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外行人做內行事,不一定能成功,但兩年之后大家都慢慢理解并認同我的方式,而且在參考我的經營模式。
世:在2010年臺北藝術博覽會藝術論壇上,您和耿桂英小姐一起為嘉賓與人對談,代表著臺灣藝術界和整體藝術界對您的認可。
鍾:謝謝大家的鼓勵,我們畫廊算是很年輕的,能夠和前輩一起在臺上,自然是感謝業(yè)內的肯定。我們在這個基礎上也需要更多的努力與自我的提升。
世:請您談談大象空間這個名字的來歷好嗎?
鍾:是東海大學倪再沁老師幫我起的名字,取自老子《道德經》上的一句話,大象無形的意思,老子在言明「道」之至高至極境界時,提及「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說。大象無形之意可理解成自然之大象是無形之形,大象是天象,亦可屬于心靈的世界,只有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體察,故而,無形世界中存有理解有形世界的真知。
世:特別好聽的名字。這么多年來我看到您參加了許多國際重要的展覽及藝術博覽會,您所獲得成就的方法及多年來辛苦工作的歷程可以簡單談談嗎?
鍾:我選擇每個地區(qū)最優(yōu)質的博覽會參加。2009年參與了巴塞爾的博覽會之后,再回到臺灣時就有更多人認識大象了。2009 年到2013年這幾年之間我們一直參與國際一流的博覽會,包括西班牙“拱”大展、新加坡Art Stage藝術博覽會、Art Miami邁阿密當代藝術博覽會、瑞士巴塞爾、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KIAF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FAIR TOKYO東京藝術博覽會、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等。每一次的出行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成長過程。
世:在臺灣和業(yè)內,目前大象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廊經營方向和宗旨,以抽象藝術和前衛(wèi)藝術為主??梢曰仡櫼幌麓笙笏囆g空間館發(fā)展的簡單歷程嗎?
鍾:好的,我把畫廊的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
1、 以學術性策展開創(chuàng)畫廊風格:2008年規(guī)劃了6檔不同領域的策展人檔期,獲得學術界的注意,以增加畫廊的曝光率和建立資源網絡。
2、 參與國際優(yōu)質藝術博覽會奠基畫廊定位:全球藝術博覽會的參與開啟大象藝術的國際知名度,并拓展了國際平臺的交流機會。
3、與國內外美術館合作型塑畫廊高度:美術館的學術定位提升畫廊的學術價值,從2008年起至今,曾與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國父紀念館、廣東美術館、今日美術館、韓國光州美術館等機構進行合作。如此能提升藝術家的學術形象與藝術史定位。4、 國際策略聯盟與國際合作的推展:主要是與國際知名的畫廊合作推介藝術家,利用雙方的資源拓展市場。此策略從2011年開始,主要是以藝術家張羽為主,目前已在紐約、香港、摩納哥進行了策略聯盟,也獲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國際舞臺的連結將啟動了國際視野的增長。
世:我一直以為,畫廊應當是以經營和利潤來判斷他的成就。您做為畫廊的經營者,打破常規(guī)做了很多重要的學術性展覽,樹立了在業(yè)內的地位,您是如何來協調畫廊學術和經營之間關系的,這個比例是多少?大陸現在做畫廊很難,拍賣公司本來是二級市場,但是現在他們卻沖到了前邊,讓一些畫廊很難做。但是在臺灣歷史比較悠久,經營比較規(guī)范,他們的第二代已經登臺亮相。您做到現在也曾經遇到過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吧。
鍾:畫廊若想永續(xù)經營,利潤的維持是必備的條件,不過我先將理想置于商業(yè)之前,并拉長回收期的設定。在臺灣,畫廊和藝術家之間有較規(guī)范的經紀代理合約制度,雙方在合約的約束下,畫廊能專心推展藝術家,藝術家也能專心創(chuàng)作,而且臺灣的藏家也培養(yǎng)起在畫廊購買藝術品的習慣,他們信任畫廊的挑選眼光,并與老板成為好朋友,形成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雖然也有部分藏家會喜歡跟拍賣公司買賣畫作,但畢竟不是多數。
世:現在藝術市場處于低谷時期,其實也是正常的發(fā)展,做任何行業(yè)堅持是最重要的,只要堅持做對的事,做好的展覽,這也是您的風格,是否談談您的心境?
鍾:「選擇不一樣的,不一樣的選擇」一直是大象藝術空間館的「險棋」概念,不選擇主流市場上的明星布盤,而是選擇對盤的明日大師合作,七年來也已印證了這個理念的可行性與可期待性。尋找自己的象限也一直是大象努力的方向,堅持自己的理念持續(xù)邁進,是一種落實夢想的態(tài)度。
世:好的,非常開心與您溝通藝術界的一些事,預祝大象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