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配置和不錯的性價比是格銳的優(yōu)勢,作為進口車,格銳還承擔著將現代品牌向上提升的使命。
北京現代全面發(fā)力的勢頭,似乎掩蓋了現代進口車的光芒。
但實際上,自2006年起至今,作為現代汽車的總經銷,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引入勞恩斯、雅尊、飛思、雅科仕、輝翼和新勝達、維拉克斯等上十款車型。
按照現代汽車的規(guī)劃,在北京現代進行國產的車型主要以中小型車為主,進口車型主要是中高級豪華車型及針對細分市場的車型,進口車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現代汽車的品牌形象,為的是讓消費者了解現代汽車是可以生產高檔豪華車型的汽車品牌。
全新推出的進口現代格銳就承擔著這樣的使命。
格銳作為一款現代的全新大尺寸,已于2013年7月18日在中國正式上市,官方售價32.48萬~44.88萬元。此次引入中國市場的格銳分為汽油版和柴油版車型,共三款發(fā)動機配置,有舒適版、豪華版、旗艦版共19款車型可選,并提供6座/7座兩種空間布局。
與之前上市的進口全新勝達一樣,這次格銳將競爭對手依然鎖定為豐田漢蘭達,加長后的格銳,近5米長的車身明顯在尺寸上占據優(yōu)勢,從而獲得了更大的空間,并且保證了在第二排座椅不向前移動的情況下第三排已經擁有較為充足的腿部活動空間,后備廂尺寸和全景天窗的尺寸也有了提升。此外,格銳在配置及動力上都占據優(yōu)勢,尤其是系統(tǒng)(將汽車、智能手機與服務中心無線連接)和超大尺寸的全景天窗,已成為其所有車型的標配。
綜合來看,豐富的配置和不錯的性價比是其優(yōu)勢,與漢蘭達相比,除了在價格上以進口車身份做比讓格銳稍為遜色外,格銳還承擔著將現代品牌向上提升的使命。而事實證明,現代欲依靠進口車的高端來提升品牌力,至少現在看來沒那么容易。
近年來,北京現代推出了D+S的高端化戰(zhàn)略,意在提升品牌,而對于進口車來說,盡管近年已密集導入了諸多車型,但高端的形象一直難以樹立,品牌建設沒能取得大的突破。
曾有人將現代與豐田的高端戰(zhàn)略進行對比,顯然豐田憑借雷克薩斯的成功要遠遠勝出。“離豐田越遠越好是雷克薩斯成功的秘訣。”即雷克薩斯推出的車型從設計之初就完全面向美國市場,
直到2005年之前都未曾在日本國內銷售。而現代的豪華車品牌則最初立足本土設計,先滿足韓國本土用戶的需求,直到進入國際市場后才逐漸考慮別國消費者的市場需求,這也是現代進口車銷量近年來在中國一直徘徊于二三萬輛的原因之一。
此前,現代曾提出到2015年其進口車在華銷量目標為10萬輛,但由于品牌車觀察形象的塑造并非一蹴而就,現代要完成年銷進口車10萬輛的目標任重而道遠。
不過,現代也正在為提升品牌而做著不懈努力,在營銷傳播上有意進行了區(qū)分,現代進口車主要針對高端客戶進行集中宣傳。例如在各城市機場內部進行產品展示、燈箱廣告以及機上電視等,此外還在高爾夫球場和馬場的戶外廣告等能夠直接接觸到高端客戶的地方進行針對性傳播。
試駕筆記
記者試駕的格銳搭載的是2.2T柴油發(fā)動機,通過在東北地區(qū)的深度試駕,最為驚喜的莫過于行程近千公里后得到的6.8L的綜合油耗,比之前開過的汽油版經濟性高出一大截,發(fā)動機的表現和柴油的經濟性絕不是傳說。
在行駛中,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掛讓格銳在公路上變得沉穩(wěn)老練,比全新勝達更長的軸距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彈跳,逾2噸的自重像封印一樣牢牢將它按在路上。進口格銳配備了創(chuàng)新性的柔性轉向系統(tǒng),可根據路況的不同靈活設置正常、舒適、運動三種不同的助力模式,滿足不同車主形式各異的駕駛習慣,并在各級路況下給出理想化的現代格銳:品牌提升使命 產品試駕筆記操控選擇。穩(wěn)健而又適合高速巡航,正是這類尺寸SUV的強項,靜音和平順性也讓記者對格銳刮目相看,此外其智能泊車系統(tǒng)、Blue Link系統(tǒng)和無鑰匙一鍵啟動功能、電動后備箱一鍵開啟功能等等配置也為駕駛者帶來不少方便和樂趣。
格銳的方向盤尺寸和轎車相仿,握感豐厚,阻尼也分三級可調,駕駛員更容易找到合適自己的手感。6速自動變速器換擋還算積極,懸掛的設定偏硬,行走之間多沉穩(wěn),尤其拐彎抹角的時候平添了幾分懸掛和路面的角力,車重越大,手和方向盤的角力也越精彩。
車型優(yōu)點:性價比較高??臻g表現優(yōu)異,動力和穩(wěn)定性表現都是現代最好的SUV。
車型缺點:車輛耐久度和口碑亟待提高,汽油版發(fā)動機油耗表現并不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