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測量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而且也是理工科學生所必備的一項基礎技能。本文就這一課程的特點和教學技巧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工程測量 教學 基礎
中圖分類號:TB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42-01
1 工程測量課程概述
工程測量是工科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例如,建筑、公路、橋梁、水利等等都要研習工程測量這門課程。而且這門課程工程建設中始終都是一項基本技術。它為工程設計、施工、監(jiān)理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應在工程測量這門課的學習中掌握工程測量的基本理論,能夠數(shù)量運用課堂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開展相關工作,為此還要了解常用測量儀器。懂得他們的構造與組成,對于這些儀器的使用方法應熟練掌握。在實際環(huán)境中一般工程的施工放樣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基本內容才能順利完成工程的施工放樣。另外,學習工程測量這門課程還要對大比例尺的地圖的繪制流程有所了解。而且要學會閱讀和應用這些地形圖,因為在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中,這些地圖使他們開展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為了是學生具備上述種種工程測量努力,在教學中必須在突破與革新中掌握工程測量的方法和能力。
2 當前工程測量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工程測量課教學中,關于測量儀器的教學大都是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其中,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學習在課程中占比較大的比例。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學生們上課多,實踐少。理論與實踐必須合理的結合,這是工程測量這門課程的特征所決定的,這也是這門課程自誕生之時其就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根本原因。但在教學中單純的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操作方法又不能滿足要求。工程測量課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充分融合了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三門課程,將工程測量中的理論、實踐結合在一起。由教師集中對學生進行講解和訓練[1]。教學場所不受限制,可在實驗室內進行,也可在實訓車間進行,在教學中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該講解理論的時候講解理論,該操作儀器的時候操作儀器。將直觀的實踐課程和抽象的理論課程充分融合在一起,實踐和理論的課程的設置沒有固定的要求,也并非是按照先在課上進行理論講解后在實踐中進行操作的模式??梢韵葘嵺`操作,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反饋到課堂中,教師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集中講解。作為工科學生應當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注重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喚起他們積極性的同時向其傳授理論知識。因此,在目前的工程測量課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最突出的一個問題例如教學設施保障不全的問題。測量儀器陳舊,場地設施和規(guī)模也不符合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條件的要求,設備的不足導致上課期間很多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儀器,浪費了時間,降低了效率[2]。另外,對于工程測量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不科學、不完善。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實訓效果重視不足,對平時表現(xiàn)重視不足。而且理論教學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眾所周知,測量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理論與實踐的學習當中需要用到數(shù)學、光學、電學等方面的知識。其中體現(xiàn)著較深的專業(yè)技術要求,同時也需要深奧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這些知識能力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將直接影響下一步的學習。而在實際教學中這些方面的學習很有可能出現(xiàn)薄弱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困難。這是當前的理論教學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
3 教學模式改革實踐中的思路和措施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技能是工程測量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學生即使在理論知識上的修養(yǎng)再高也不能彌補在技能上的缺陷。因此,進行技能教育是工程測量課程教學中難以回避的一個教學重點,為此,應首先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專業(yè)知識的基本技能。筆者在對工程的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單位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和訪談后,又根據(jù)測量工技術崗位能力的特點總結出了五個方面的技能培訓重點,分別是儀器操作技能,例如,水準儀操作、經(jīng)緯儀操作等;數(shù)據(jù)計算技能,例如誤差處理,記錄測算等;計算機數(shù)據(jù)成果計算;地形圖測繪及應用技能;工程應用技能[3]。這五個方面的技能是一名合格的工程測量人員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訓練,以保證教學與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系。
以項目教學帶動學生全員參與的積極性。教學本身就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領路人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和訓練的方向和技能給予指導,可以說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工程測量這門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的學習。但是對于技能的訓練來說,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再高也只是學生技能提升的外因。他們的實際能力能達到什么程度還是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項目,在項目中保證學生能親身參與其中,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學習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通過精準的評價,推動學生的學習。工程測量課程通常需要100學時才能完成一個教學周期。時間較長,這一特點決定了對著門課程的考察考核只放在課程結束時和學期末是難以達到合理的要求的。而且在加之這門課程的知識點零散,不集中,也沒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因此,這就需要階段性考核機制的引入。例如,學完每個單元,或每個單獨的知識體系可以進行一次單獨的考核,課程進行到一半可以進行一次期中考試。而且這些考試的結果應當作為評價體系中的重要參考指標,也就是說要讓學生知道他們平時的表現(xiàn),關系到他們的整體評價結果,使他們時時不忘提醒自己加強工程測量學習的效果。
總之,工程測量課程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相比有其特殊性,它特別強調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技能的訓練,在教學中應當通過實訓課努力提升學生的測量技能。
參考文獻
[1]黃豐盛.《工程測量》的教學問題及其教改探討[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12):85-86.
[2]伍岳,王艷.關于普通高?!肮こ虦y量”基礎課程教學的思考[J].中外企業(yè)家,2011(8):165-166.
[3]黃鸝,鄧瑜,郭亞然.土木工程專業(yè)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