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學院內涵建設的發(fā)展要求,加快學院教師教學能力的快速提升,盡快適應高職教育及切實提高學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2012年8月26日—8月27日,學院特邀請東風汽車公司技師學院三位專家教授為我院全體老師帶來了精彩講座。特別是“實習教學四段法”,以及“項目工作法”等內容,闡述了如何上好實習課,使我受益匪淺,頗有啟發(fā)。
關鍵詞:四段教學法 病理學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064-01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它注重的是操作技術和專門技能的掌握,以培養(yǎng)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而實習能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突出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更好地落實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1]。“四段教學法”是主張教學過程應該是“做中學”的過程;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并注重學生練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著眼于解決問題能力和意志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師生處于協作的關系[2]。因此,根據職業(yè)教育的特色,“四段教學法”是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是落實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可靠途徑。
1 四段教學法的特點
“四段教學法”分四個階段:即“教師準備、示范、模仿、練習”?!八亩谓虒W法”的具體操作方法:第一階段要求老師學生相互交流與溝通,制定學習目標、授課形式、授課時間等。第二階段示范過程,教師首先正確示范操作的全過程并講解,一般為20分鐘,不超過30分鐘,觀察學生的眼神,示范速度與學生的思維速度同步;有必要時進行分解動作的示范或不正確動作的示范,也可分組示范,一般2~3人或4~6人為一組。第三階段模仿階段,學生2~3人為一組可以仿做并描述,教師與其余學生共同觀察,老師評價并指導。第四階段練習階段,老師來回巡視,學生親自操作,在這一階段老師發(fā)現學生出現的問題隨時隨地糾正?!八亩畏ń虒W法”是一個循環(huán)的教學過程,四個階段反反復復的進行,直至學生操作正確為止?!八亩谓虒W法”具有獨特的優(yōu)越性[3]:(1)有明確的目標意識;(2)教師精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3)注重模仿過程,使問題得到了裸露;(4)學生2~3人一組,強化了練習;(5)歸納總結,注重了成果交流;(6)給予了鼓勵性評,學生積極進取。
2 “四段教學法”在病理實習課中的應用
2.1 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tǒng)的病理實驗教學中,每次實驗開始由實驗帶教老師復習相關理論知識,然后把大體病理標本按教課書上的描述精講一篇,把相應的病理切片通過多媒體病理圖像系統(tǒng)向學生演示、講述,再要學生在光鏡下觀察、驗證。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在其中扮演“教材的執(zhí)行者”的角色。“四段教學法”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講解者、報告者,而是強調教師是一名主持人,一名咨詢員。在整個教學中教師單獨發(fā)言一般為20分鐘,不超過30分鐘。因此,在今后的實習課教學中,實習老師理論復習要精簡,要有側重,以提問方式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現有的基礎,然后引入課題。
2.2 學生地位的轉變
傳統(tǒng)的“灌注式、填鴨式”教學在很長時間的實驗教學中已經形成老師先講,學生聽后完成實驗,很多同學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不利于發(fā)揮同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實驗操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機會性?!八亩谓虒W法”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強調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持人,變學生過去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2.3 “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
在傳統(tǒng)的病理實驗教學中,每次實驗開始由實驗帶教老,先師復習相關理論知識,然后把大體病理標本按教課書上的描述精講一篇,把相應的病理切片通過多媒體病理圖像系統(tǒng)向學生演示、講述,再要學生在光鏡下觀察、驗證。這種教學過程僅僅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僅僅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要這樣做?學生不一定知道其中之道?!八亩谓虒W法”強調了這一觀點,強調教師在示范時要學生知道老師現在做什么,他們接著應該這樣做,為什么要這樣做。比如,在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篇章實習中,觀察慢性肺淤血和慢性肝淤血時,要求學生要找到肺泡壁的毛細血管和肝小葉的肝血竇,觀察此處是否有血管擴張,紅細胞充滿這一現象,如果有則意味這一器官局部發(fā)生了淤血,這就給學生提出做什么、怎么做,那么為什么要這樣做,要求學生要聯系淤血的概念。而其他的一些肺泡腔中的水腫液、紅細胞的漏出、心力衰竭細胞的出現,淤血處肝細胞的萎縮或死亡是由淤血引起的,而不是判斷的依據,從而指導學生判斷一個病理變化并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有理論依據。同時教師注重學生的模仿階段,挑選三個學生,好的、中等、差的各一名,學生按照教師示范步驟重復一遍,老師了解學生理解、掌握的程度,決定下一步該怎么辦。必要時還應該向他提問:你在干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總之,“四段教學法”是以“示范”—— “模仿”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這是由職業(yè)教育的實踐性而決定的。病理學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之間的一門橋梁課,同時病理學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4]。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是否具有實踐能力已經成為衡量高職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5]。因此,“四段教學法”在病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吳福禮.談實習教學在高職教學中的重要性[J].魅力中國,2009(25):49.
[2] 彭科林.職教專業(yè)實訓課中的四段教學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2):36.
[3] 彭科林.職教專業(yè)實訓課中的四段教學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2):36.
[4]李玉林.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2.
[5]王鳳基.如何切實加強高職實踐教學[N].中國教育報,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