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生學習外語來說,日語的寫作是學習過程中基本要素之一,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應注重對語體、標點等的作用,還應把握邏輯思維與表達方式的清晰度,以及符合日語語言方面的習慣,最后,還要不斷的提高對寫作方面和日本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等的訓練和引導。因此,這些都是日語作文教學的重點,本文闡述了關于對大學日語作文教學的觀點進行分析、僅供各位參閱。
關鍵詞:日語寫作 作文能力 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42-01
在日語教學的大綱中明確的指出:必須要在限定的題目與要求提示范圍內,在半個小時內寫出30~350字符的短文中,內容連貫、問題同一,在不產生大的語法上的錯誤的情況下,要表達的語意能夠清楚。這就是大綱的要求,但是在現(xiàn)實寫作中,學生的寫作與大綱要求相差甚遠,因此,對此問題表述一下自己的見解。下面是學生日語寫作中長出現(xiàn)的問題。
1 敬簡體混用、錯用是日語作文中出現(xiàn)的比較突出的問題
亨·圭亨在日語的語言中一般情況下都是被稱為敬體的,而且以結尾的句子又稱之為敬體句,與此相比對的話,又被稱為簡體,也是以結尾的句子也有叫簡體句,這都是大多情況下用于口語體文章,另外簡體大多數(shù)是用與在學術論文、問題色彩濃、相對比較生硬的文章中,也就是說,在同樣的一篇文章之中,作者選擇用哪種文體可以根據(jù)文章的性質來決定,并且要始終能夠如一,不能兩種字體混用的。
2 對于日語文章在寫作的格式及標點符號上有所忽視
在日文的寫作之中和中文有很多不同和相似的地方,但實質上還是存在差異的。
就是在寫日文的時候,題目應該要空四個格子,要在第五個開始算,并且題目都是寫題目下方一行的中間,并且要靠右邊為主。
在日語寫作中一個字要用一個格子的,這也是寫稿紙的很關鍵的原則之一,也就是說一個漢字、標點等都是各占一格,只有個別的符號是占兩個格子,外來語的長音符號“一”及拗音和促音也同樣占一個格。這些都是在寫作之上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這些有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不明白,甚至忽視。
對于引用部分和對話的時候引用的符號是“「」”,而書名號則是“『』”,但是在實際的寫作中有的學生寫成的是中文中的書名號一樣“《》”。
在寫作的時候文章和每個自然段的開頭是要第一行空一格的,而中文中是空兩個的,大多數(shù)的學生則是按照中文的寫成空兩個格。
3 對日文中的書寫格局和標點輕視了
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是聽到作文的題目之后就會很匆忙的直接下筆了,想到什么地方就會寫到哪里,這樣呈現(xiàn)的卻是到最后自己都不清楚寫的是什么,最后造成文章文不對題,因此,要在寫作的過程中,倡導學生要先要看清要求,要把握住題目的內涵和意義,這些才是成功的前提,那么,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會形成文章沒有結構、調理不清晰等錯誤的作文,有些學生不會使用連用中頓、接續(xù)詞和一些承前啟后的詞語等等。通過句與句、段與段的連接,通過調整、增加個別接續(xù)詞語或過渡性語句,就可能使文章減少唐突生硬、變得通順一些。
4 用漢語的思維來詮釋日語作文
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寫日語方面的文章時,雖然在語法上都是正確的,但是實際上還存在用中文的思維方式來寫文章,沒有很好的將要表達的語境闡述出來,甚至還會導致誤解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其實還是缺乏對日語文化背景文化方面的不了解導致的,假如是運用中國的思維來講日語,雖然有些牽強,但是會不自然不順暢的,這樣實質上是不符合日本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不能用中文的意識和思維、漢語的用詞,盡量使用常用的詞語,不能隨意的編造日語的句子,最好是運用比較常用和熟悉的句式,相對與多數(shù)的學生在日語表達方面來講,還是能力有限的,表達流暢還很吃力,但是對于漢語的思維理解能力確實很嫻熟和活躍,所以一定要清楚的意識到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關鍵的,因此,像目前學生處在的現(xiàn)狀中,必須要幫助學生本身在日語中有一個很準的具體定位,之后在用所學的日語知識去完整的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不能是想表達什么就是隨意的表達,必須是自身能寫些什么就寫些什么,語言要明了,清楚自己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5 考慮到句子結構和詞語結構
近幾年來,在語言學家專業(yè)人士在英語語料的研究表明,在日語的語言交際方面呢,不能單單靠一些單詞和固定的一些短語來呈現(xiàn)的,也就是說在自然的話語中有絕大部分是處于單詞和固定短語之間的半固定“板塊”結構來呈現(xiàn)的。要學會日語寫作中如何遣詞、造句、謀篇,首先要進行英語語言知識的積累。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必須要對學生加強在日語寫作用方面的指導和訓練,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在課文中的文體和內容,來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的作業(yè),之后在給學生指導,并且要結合文章內容中給予的提示進行講解、這樣就可以達到幫助學生加深和理解寫作方面的能力最終目的了,最后,還要要求學生根據(jù)自身所掌握的內容寫出文章的摘要和段落的意思,也就是說讓學生寫出段落的大意和和中心思想不單單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概括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迎.大學日語綜合教學模式探索[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0(1).
[2]吳天恩.淺析大學日語水平[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9.
[3]郭冉冉,應霞.試析提高日語口語能力的有效對策[J].林區(qū)教學,2011(9):78-79.
[4]張帥.對日語自學主體的認知與實踐的考察[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1(6):135.
[5]薛雅明.對大學日語教學方法的探索[C]//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2001.
[6]關薇.現(xiàn)代日本語感情表現(xiàn)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
[7]費惠彬.漢日話題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8]萬玲華.中日同字詞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