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在進行“咬文嚼字”指導時,千萬別把“嘆詞”等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丟了。對嘆詞進行一定的推敲、品讀,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來看蘇教版二上《云房子》一課的兩個教學設(shè)計片段。
【片段一】
1. 正在這時,一群小鳥飛來了。你們看,天空中可熱鬧了!(出示圖,播放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聽,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叫著,猜一猜它們在說些什么?(想象,指名學生交流)
2. (課件映示句子:“哇,這么多白云!我們來造云房子?!保┱l來讀一讀這句話?讓我來聽聽,哪只小鳥最想來造云房子?(指名朗讀??梢詭媳砬?,加上動作讀)
3. 想造云房子的小鳥們一起站起來,告訴我你們的驚喜吧。(生齊讀句子)
4. 句子中找不到“開心”“驚喜”這些詞,你們是怎么體會到的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哇”這個嘆詞和感嘆號)
5. “哇”,簡簡單單一個字,把小鳥的心情和表情都寫出來了。多么奇妙呀!
【片段二】
1. 可是,正當大家玩得開心的時候,“忽然,呼啦啦吹來一陣風?!蓖瑢W們仔細看,天空中有了什么變化?(多媒體映示:云房子變小,又很快不見了。)
2. 如果你是小鳥,你會怎么問?(云房子怎么變小了?云房子哪兒去啦?)
3. 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多媒體映示文字“咦?云房子變小了,云房子不見了。云房子哪兒去啦?”),比一比和你們說的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上面對“哇”這一嘆詞的表達效果的初步認識,很快就發(fā)現(xiàn)句子開頭也有一個嘆詞“咦”)
4. 讀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些什么?(相機讓學生帶上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5. 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采用引讀的方式進行個性化朗讀感悟,如:有的小鳥非常驚奇,小聲地自言自語……有的小鳥急壞了,大聲地嚷嚷……有的小鳥好奇地召喚身邊的同伴……
6. 教師小結(jié):你們知道嗎?像“哇”“咦”這一類詞,還有很多,往往用于句子開頭。抓住這些詞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會情感,還能讀好句子呢。
《云房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以小鳥的活動為線索,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小鳥的目光觀察空中云朵的變化。文中兩處嘆詞的使用,看似簡單,卻是引導學生感受云朵變化和體會小鳥心情的重要抓手。教師以此為突破口,通過想象、朗讀、比較等方法,咬嚼品析?!捌我弧?,先借助生動有趣的情境,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我是小鳥”的角色轉(zhuǎn)化,體會到當看到天空那么多云朵時,開心驚喜的心情,然后回到文字本身去,引導發(fā)現(xiàn)并朗讀體會一個“哇”字的妙用?!捌味保趯W生對“哇”一字表達效果的認識,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句子,很快捕捉到“咦”這個嘆詞,而后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小鳥的心情,讀出了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最后,教師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結(jié)合學過的課文中相同的表達形式,進行知識的總結(jié)強化和讀書方法的點撥。
嘆詞的使用不僅使得文章的語言活潑了,而且讓讀者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增強了表達效果。在低年級的教材中,不少課文中都有語氣詞、嘆詞出現(xiàn)。比如——
《秋姑娘的信》:“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
《冰花》:“啊,真漂亮!”
《北風和小魚》:“哈哈,大家都怕我?!?/p>
《鄉(xiāng)下孩子》:“哦,鄉(xiāng)下孩子,生在陽光下,長在曠野里?!?/p>
《這兒真好》:“啊,這兒真好!”
《魯班和櫓板》:“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p>
《詠華山》:“啊!華山真高哇!”
以上語句中的嘆詞,對文本的語言潤澤和情感基調(diào)的渲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學中,留意特定的語言形式會產(chǎn)生怎樣的表達效果,這樣的語文課堂才真正具有語文味。教學中如果沒有充分重視,只是一帶而過,甚至視而不見,不僅辜負了作者在語言組織時的良苦用心,也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大打折扣。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文中的嘆詞為切入口,通過強化對嘆詞的理解和朗讀,通過反復的吟詠體會,讓學生更真切、細膩地感悟到語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深厚意蘊和無限樂趣,更完美地實現(xiàn)學生和作者之間的情感對接。可謂一“嘆”三詠,情趣無窮哪!
(注:本文為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教育高位均衡發(fā)展態(tài)勢下區(qū)域推進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FFB1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