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公辦公室找他辦事,發(fā)現(xiàn)他們那兒的女廁所的門里面貼著一張大大的黃色封塑的宣傳單,標(biāo)題是:“你正在受到傷害嗎?”下面例舉了若干條:
你是否被……
打(扇耳光、踢、推搡、拳搗)……
威脅……
控制……
起外號……
你的配偶是否:
嫉妒……
苛求……
占有欲強(qiáng)……
對你態(tài)度惡劣……
你知道怎么樣保障自己的安全?
你知道在哪里可以幫助?你可知道被虐待不是你的錯?
請打下面的號碼尋求幫助。
隨后列出了醫(yī)院的家暴熱線,還有一個免費(fèi)號碼,旁邊貼著厚厚的一小摞寫有電話號碼的貼紙,方便需要的人可以隨時帶走。
美國對于家庭暴力的防范意識非常強(qiáng),學(xué)校、醫(yī)院這些公共地方反家暴工作做得細(xì)致深入,讓教職員工和患者在馬桶上就一目了然地學(xué)到了家暴知識和求助方法。
出來后忍不住跟老公感嘆。旁邊一個人聽了我描述的可以求助的家暴條例后,面色沉重,若有所思,半天說道:“我怎么覺得你提到的那幾條我們家都占全了呢?”正在我們驚詫地看著他之際,他仰天長嘆:“為什么男廁所沒有同樣的宣傳資料?我早知道的話可以少受多少家暴!”
家暴處處有,不分性別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