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9月22日,在英國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的鐵匠家庭里,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
小男孩天資聰慧,是老師們眼中的“神童”??删驮谒?歲那年,父親去世了。隨著家庭經(jīng)濟的日漸困窘,初中還沒有讀完,他就不得不告別校園,進入當?shù)匾患宜饺藭戤攲W徒。老板交給他的任務是,每天必須賣掉500份報紙。那一年,他才13歲。
一天賣500份報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和其他報童不同的是,小男孩并沒有絲毫的抱怨,他反而喜歡上了這份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愛動腦筋的他發(fā)現(xiàn),讀者們總是喜歡購買自己感興趣的報紙。于是他每天領到報紙后,第一時間將報紙上的新聞認真地看一遍,然后再按照客人的喜好將這500份報紙分門別類地向讀者推薦。這一新穎的方法收到了絕佳的效果,他的報紙總能在上午11點之前銷售一空。
雖然是窮人家的孩子,但他身上所散發(fā)出來的認真、自信和忠誠的特質(zhì),讓書店的老板很欣賞。在他賣了半年報紙之后,老板決定讓他跟自己學習書籍的裝訂手藝。這份工作比賣報紙輕松體面多了,而且收入也穩(wěn)定。這對于小男孩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這個做事認真的男孩,在老板的悉心指導下,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熟練地掌握了裝訂圖書的技術。此時,眼界的開闊,使他不滿足于做一名訂書工,他還有更高的追求。有了老板的支持,再加上穩(wěn)定的收入,他便利用各種機會接觸圖書,并且潛心研究它們,彌補自己在學業(yè)上的不足。尤其是《大英百科全書》中關于電學的文章,強烈地吸引著他。他努力地將書本知識付諸實踐,利用廢舊物品進行簡單的化學和物理實驗。他還與電學愛好者們建立了一個學習小組,常常在一起討論問題。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英國皇家學院化學家戴維教授要招聘一名助手,但是條件很苛刻。這則消息讓他激動不已,因為能和大名鼎鼎的戴維教授一起工作,是他夢寐以求的。
僅憑他的學歷,這是萬萬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他有自己的辦法,為了讓自己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他想到了自己精湛的裝訂技術。1812年2月到4月,21歲的他在皇家學院聽了戴維教授的四次化學演講。隨后,他精心整理聽課筆記并裝訂了一本《戴維教授演講錄》精美書冊,并附上一封渴望做戴維教授助手的信,于1812年圣誕節(jié)前寄給了戴維教授。
他的努力再一次得到了回報!接到這個意想不到的圣誕禮物后,戴維教授深受感動。他想不到,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訂書工,竟然對科學研究有如此的熱忱。當晚,他就給這個素昧平生的訂書工寫了一封信,一面感謝他的好意,一面肯定他的不俗見識,并且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實驗室,做自己的助手。
1813年3月,這名年僅22歲的訂書工,終于走進了他夢想已久的英國皇家學院,成為戴維教授的助手。之后,他潛心研究電化學,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電馬達,并創(chuàng)立了電解定律。這個走進皇家學院的訂書工,就是近代科學巨匠、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