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晴
“千百次的我問自己,我的人生,我的愛,在哪里。答案總以熱血的名義,我真心地告訴你,這就是我守候的唯一?!?/p>
一曲《把幸福給你》,唱出了我心中那小小的而又偉大的志向——將幸福傳遞。
還記得那個頭戴一頂棉帽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士兵,他以其短暫的一生譜寫了無比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不巧的道德豐碑,成為了我們永遠的榜樣。
還記得那個在小小的日記本上寫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薄拔以赴延邢薜纳度氲綗o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士兵,他以其偉大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成長,他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文明寶庫中的一筆精神財富。
“他”,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雷鋒叔叔”,而他的那種精神,無疑就是大家都稱贊的“雷鋒精神”。
如今,雷鋒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依然影響著我們。那一個又一個的“當代雷鋒”,不正是這種精神傳遞的強有力的表現(xiàn)嗎?
就像郭明義,30年來,他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善小而為,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時上班,16年間為失學兒童、受災群眾捐款12萬元,20年來55次無償獻血,挽救了數(shù)十條生命。他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幸福,用自己的博大愛心、滿腔熱血鑄就了人間大愛,他就這么一直默默地將幸福傳遞。
再如楊善洲,61歲的楊善洲從云南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省委領導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zhí)意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施甸縣大亮山種樹。20年過去了,曾經(jīng)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歌燕舞……楊善洲走了,走的時候兩手空空,而把價值幾億的森林送給了大山里的群眾,送給了家鄉(xiāng),送給了國家,他就這么默默地將幸福傳遞。
“夜深人靜時,我放飛思緒,我的辛勞我的夢,常忘了自己。深情總是綿綿的結局,我默默地告訴你,愛就是我一生的給予?!蔽业亩显俅雾懫稹栋研腋=o你》的歌聲。
不論是進行著“愛心之旅”的郭明義,還是“草鞋書記”楊善洲,在他們的身上,都體現(xiàn)了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一種默默將幸福傳遞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也是我心中那小小的志向。
學習雷鋒,不需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給予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簡短的問候,一個關切的眼神,給別人帶來了溫暖與溫馨,都是學雷鋒。我知道,一個人做點好事很容易,可是要一輩子做好事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將做好事變成自己的一種良好習慣。
我要像雷鋒、郭明義、楊善洲他們一樣,無私奉獻,默默地將幸福傳遞。
我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在這條傳遞幸福的路上,定會出現(xiàn)我的身影。
山東省諸城市百尺河初中初三(7)班
點 評:
文章以歌詞開頭并貫穿文中,首先高度評價了雷鋒及其精神,然后以郭明義與楊善洲的事跡為例,贊頌了他們默默把幸福傳遞的精神,結尾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整篇文章思路清晰,主題鮮明,語言精練。
指導教師:鐘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