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Daqian was on a par with Qi Baishi in the 1930s and they were addressed respectfully as“Nan Zhang Bei Qi”. Compared with the unsteady condition of auction market on moder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e artworks of Qi and Zhang achieved stable and independent performance. In the depression situation, their artworks were still auctioned at high price, which showed that the auction market was still led by masterpieces of modern masters.
2013年春拍,齊白石精品拍賣最令人刮目相看。在中國嘉德的夜場“大觀”中,“老舍胡絜青藏畫”來了一個開門紅:8件齊白石的作品張張成交價超過千萬元,其中《工蟲鳶尾花》以1840萬元拍得全場最高價。另有一張《松鷹圖》,估價220萬到320萬元,結果拍到1035萬元。在朵云軒的春拍中,一幅齊白石《高立千年》,以8050萬元拍出了2013春拍書畫拍賣的最高價。與此相比,張大千在今年春拍中的表現(xiàn)也毫不遜色。“南張北齊”的強勁表現(xiàn),讓眾多藏家對2013年的拍賣市場充滿了期待。
“南張北齊”行情穩(wěn)定
齊白石的作品近三年價格大漲,其實完全是拜中國新晉收藏群體的出現(xiàn)所賜。法國知名藝術品網(wǎng)站Artprice去年公布的“2011年全球最貴藝術品”榜單顯示,畢加索在持續(xù)領跑全球藝術品市場多年后,終于被張大千、齊白石超越。雖然這兩年齊白石與張大千作品的價格指數(shù)有所下降,但所確立的市場地位已經(jīng)不能撼動。
相較近現(xiàn)代書畫板塊的起起伏伏,齊白石和張大千的市場表現(xiàn)頗為獨立和穩(wěn)定。雅昌監(jiān)測中心的指數(shù)反映出兩位藝術家在十幾年間的行情中,幾乎出現(xiàn)了十分類似的走勢——即使畫價下跌的幾個階段性低點,也形成了一條平穩(wěn)上行的中期均線。
從2009年秋開始,兩位藝術家市場行情出現(xiàn)急速拉升,至2011年春季達到了市場成交的高點。我們說張大千和齊白石難分伯仲,是因為張大千作品在近現(xiàn)代書畫拍賣中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在國內拍場僅次于齊白石。然考慮到張大千后半生旅居國外,很多精品力作尤其是潑彩作品不在國內,如果加上這些作品,他的地位應該不讓齊白石。兩位大師的作品成交額幾乎占了近現(xiàn)代書畫市場總額的1/5。正是兩人作品的堅挺和不可撼動,才保證了近現(xiàn)代書畫市場即使面臨極大調整,也依然不失中流砥柱作用。
已成市場“硬通貨”
早在20世紀30年代,張大千就與齊白石齊名,“南有大千,北有白石”。齊白石這位中國美術史上唯一可以與世界藝術家抗衡的大師,其作品價格20年來始終保持攀升勢頭,猶如藝術市場的“硬通貨”。不少拍賣行都推出過“南張北齊”專場拍賣,像前兩年北京匡時精心打造的“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專場成交額1.25億元,成為競拍熱潮中的最大亮點。成交價過千萬的拍品共有四件,其中張大千《松蔭策杖》以2296萬元拔得該專場頭籌,是估價的近三倍。
約10.1平尺的《松蔭策杖》是張大千仿古畫作中的精品,意蘊悠遠,筆墨法相直追宋元,觀者無不印象深刻。其他三件過千萬的拍品分別是:張大千的《春云曉靄》 1097.6萬元成交;齊白石《海棠秋蟲》1075.2萬元成交;張大千《嘉耦圖》 1030.4萬元成交。凸顯了名家精品的市場號召力。
引領市場風向標
回顧上一輪市場繁榮周期行情爆發(fā)之際,“南張北齊”成為那輪爆炸式行情的指標股:2009年行情剛剛爆發(fā),齊白石作品率先發(fā)力,以《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沖擊億元行情未果;次年春拍,張大千即以其潑彩巨作《愛痕湖》率先破億;到了2011年春拍行情達到巔峰時,齊白石作品拍出了驚人天價。如今這兩位大師的作品再度發(fā)力,導致今年春拍書畫拍賣帶動起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反彈。
目前市場尚處于蓄勢發(fā)動的階段,買家比較理性謹慎,而張大千作品多精品,受到買家的追捧而拍出高價;齊白石除了草蟲工筆外以寫意為主,往往以“怪”取勝,受到追捧的作品相對較少,行情就相對較弱。
另外,“南張北齊”背后也有買家區(qū)域分布的不同:齊白石的買家群體集中于北方地區(qū),而張大千的買家群體來自海內外。這一輪行情調整中北方買家表現(xiàn)弱于南方買家,因此顯得“張強齊弱”。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如果不是市場調整,齊白石和張大千的作品理應會有更高的表現(xiàn)。在秋意料峭的情勢下,兩位大師的作品依然是高價落槌。有專家在分析齊、張二人市場價位相對平穩(wěn)的原因時這樣分析:“齊、張二人在一線藝術家中知名度可謂最響。對于新進場的藏家來說,他們不具備太多專業(yè)的知識,但是齊白石、張大千都聽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