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本就稀缺的年代,糾結(jié)的世事更讓我們對信仰心生動搖。李某某涉嫌輪奸,但案子卻山重水復(fù),遲遲未有結(jié)果,人們于是認為,拼爹才是硬道理;畢業(yè)即失業(yè)的慘淡現(xiàn)實,險些斷送了成都女孩玲玲的大學夢,因為父親一算賬,覺得“撿垃圾都比讀書強”,“讀書無用論”,又一度甚囂塵上……這一切,不由得讓我們想起北島的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但我沒這么悲觀。我看到,惡意造謠漁利者有了報應(yīng);我看到,貪官正一茬接一茬地倒下;我看到,拼爹的人,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圍剿”……
幾天前和一朋友聊天,論及將來社會拼什么,他的答案是:知識和美德。他的邏輯是,在中國,等上若干年,全民小康是囊中之物。在一個普遍富足的社會,精神愉悅無疑就是更高的追求。當今社會的貪腐和拼爹,無非是財富、地位的追逐和攀比,但到未來,大家都衣食無憂,財富在人們心中的比重將大大降低,到時比的將是精神層面的生活質(zhì)量。顯然,多讀書、有知識的人生活會更有品位,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煤老板可以包攬北京的最貴樓盤,卻無法洗去身上的暴發(fā)戶氣息,贏得人們的認同和尊敬;今后,“高富帥”之“高”,必將是學高氣雅。
朋友還以擇偶為例作了斷言:未來姑娘小伙找對象不靠拼爹,而是拼美德。美德之一種,就是勤快。因為到將來全民小康了,人們不再需要為了討生活而低眉順眼侍奉他人,從事家政服務(wù)的人將越來越緊俏。現(xiàn)在有錢就可以搞定一切,將來有錢也不見得能隨意雇傭服務(wù)。在家庭生活中,一部分現(xiàn)在能夠商品化的事務(wù),以后也得自己動手了,除非是機器人代替人工成為現(xiàn)實。那么,一位會做飯的姑娘,一位樂意且能扛得起重活的小伙子,必將較之四體不勤、啥事都指望著請人干的更具競爭優(yōu)勢。所以,在當今獨生子女普遍懶惰、貪圖享受、缺乏責任感的大背景下,若能及早培養(yǎng)他們勤懇、體貼等美德,就是為將來擇取佳偶積累了寶貴的本錢。
我不能斷定這樣的論證是否有足夠的邏輯支撐力,但我知道,作為“過來人”的美國人,大體是這么回事。去年以來,我有機會接觸了很多從美國來湘的外國專家和留學生,雖然他們性情、志趣各異,但在價值觀上有幾點卻是共同的:當我年幼的兒子為招搖過市的悍馬、路虎而尖叫時,他們卻搖著頭說“no,that′s gas guzzler?。ú缓茫鞘怯屠匣ⅲ?;當我們以到大酒店請客為風光時,他們卻請我到家里吃DIY的簡單食品,一兩百塊錢就能招待上十人(外國專家可不差錢哦);當“一不做,二不休”成為很多官員的家庭生活潛規(guī)則時,美國男女主人則是進門一個擁抱,出門一句拜拜……
盡管有人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我們應(yīng)該堅信,勤勞、尚學、忠誠、節(jié)儉這些美德,猶如深埋地底下的煤塊,終將會釋放光和熱的。未來,我們不拼爹,拼的是知識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