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用電腦:寫作不需要速度
代表人物:莫言、王安憶、賈平凹
隨著人們對文字想象力的喪失和新興科技的手段,寫字無疑成為將要消失出中國人生活的表達方式。王安憶習慣在練習簿上寫作,而不用電腦。她的解釋是:“我不是來不及寫,而是來不及想。寫作不需要速度,只是一個腦力勞動?!?/p>
莫言之前也在電腦上寫作,但因為時常上網而忘了寫作,索性回歸手寫。賈平凹受宿命論的影響比較大,認為一個人一生中寫多少字是有定數(shù)的,用電腦很快就會寫完。
2、不用手機:拒絕信息爆炸
代表人物:余秋雨、葛優(yōu)
據(jù)央視青歌賽內部人員曾爆料,不用手機、不看報是余秋雨的一貫作風。當然,他也承認的確有不方便的時候,如在機場總是找不到接機人,他會立刻找到最近的投幣電話。不方便時,余秋雨就會“利用”要簽名、合影的粉絲:能先把手機借我用用嗎?
憑借《手機》還拿了大獎的葛優(yōu)則把手機當呼機用了,“手機轉到秘書臺,有人找我,秘書臺就給我發(fā)短信?,F(xiàn)在我都不敢開機,因為找我的人太多了,睡眠都會被影響”。
3、不進商場: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代表人物:楊麗萍
綠色民族風格的長袖襯衫,蠟染長褲,繡花鞋,耳環(huán)和項圈……楊麗萍常以驚艷的服裝亮相,然而卻從不進商場,行頭全部來自民間。全身常常一共才幾百元。“襯衫90元,鞋子50元,都在昆明買的。時尚并非單一化的選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弊o膚方面楊麗萍則 “很少去美容院,只擦嬰兒油?!彼淖o膚之道從食開始,“每天我?guī)缀踔怀允卟撕退?,每周定期吃玉米,姜茶一定要喝,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現(xiàn)在就喝普洱,既減肥,又富含微量元素,人健康,皮膚自然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