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京劇、越劇、黃梅戲、河北梆子、山東快書、東北二人轉……中國戲曲,源遠流長。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我國戲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國外公演時,周恩來總理曾親筆撰寫海報:“歡迎欣賞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觀眾如潮,盛況空前。
請以“我也說戲曲”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材自擬,但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或校名。
【寫作指導】
1.求“廣”,大量搜集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部分同學對戲曲可能會感到十分陌生,寫起文章來,更是難上加難。但如果讓同學們談論影視明星或者影視劇情,可能沒有什么難度。為此,同學們可從欣賞戲曲名段做起,盡快了解相關戲曲知識,積累一定素材,這是寫好一篇作文的首要前提。
2.求“準”,恰當確定立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同學們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熟悉程度,仔細搜集和篩選戲曲素材,圍繞寫作話題確定好立意,力求做到中心明確,材料翔實。
3.求“新”,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力求有波瀾,張弛有度。從體裁上看,同學們可以寫成對戲曲的觀后感,也可以將戲曲改編成小故事,使文章形式新穎;從結構上看,同學們可運用小標題、排比語段等新穎別致的結構形式寫作,使文章結構緊湊,富有層次美。
4.求“美”,豐富語言形式。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如果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久遠,也難以富有文學色彩。從修辭角度考慮,同學們可以使用排比、比喻、引用、反復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從描寫角度考慮,同學們可以使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等描寫方法,使語言更為細膩傳神。
【學生例文一】
悟空論道
□倫浩源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后,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勝
佛,閑來無事,遂聚集眾猴,與觀音菩薩一起,
在花果山講經論道。)
觀音 悟空,你今天就說一說你是靠什么取得了成功,
成為萬猴崇拜的偶像的吧。
(眾猴側耳傾聽。)
悟空 老孫謝過菩薩。孩兒們,俺本是仙石所化,開始
只想做花果山大王。但俺外出學藝,才發(fā)現(xiàn)花
果山太小。于是俺打算離開花果山,闖天庭,游
龍宮,上天庭,入地府。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在
外面見識多了,認識的朋友也多了,自身素質
也就提高了??上菚r太驕傲,最后敗在了如
來手下。所以,俺老孫覺得成功的秘訣之一是
“走出去”,不做“井底之蛙”!心有多大,舞臺就
有多大!在廣闊的世界里,要認清自己,不斷地
提高自己的本領。
(眾猴歡呼。)
觀音 說得好。你還有什么經驗呢?
悟空 謝謝菩薩!想當初,俺老孫被壓在五行山下
500年,之后護送師父,一路西天取經,歷經九
九八十一難。遇到的妖精數(shù)量眾多,本領也都
不弱。面對這樣的對手,需要勇氣,也需要好奇 心;要靠武力,還要摸清他們的底細:他們是什
么來頭?有什么法力?用什么方式能降住他
們……弄清這些問題,需要有極大的好奇心。
此時,俺老孫常常要駕著“筋斗云”四處打探。
總之,我成功的秘訣之二就是——觀音菩薩,
你猜一猜!
觀音 你這潑猴,居然賣上關子了!還是你自己說吧!
(眾猴嬉笑。)
悟空 就是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帶著好奇心去觀察這
個世界!
觀音 確實如此。
悟空 不是俺老孫吹噓,觀音菩薩經常夸俺聰明,師
父也信任俺。雖然他們經常批評俺老孫,但是
俺懂得:他們這是看重俺,而且俺是大師兄,俺
有義務、有能力去做事情。遇到白骨精時,俺也
曾生過氣,拋下了師傅,那不是因為妖怪太厲
害,而是因為師父不信任俺。在此,老孫也感謝
觀音大師,感謝師傅,如果沒有他們一路上的
信任和鼓勵,俺老孫不會走完這漫長的取經
路,雖然他們曾給俺戴緊箍咒,讓俺“頭疼”。
總結起來,俺老孫成功的秘訣之三就是:正確
地對待表揚和批評!
觀音 悟空說得好!
悟空 老孫法力尚淺,言辭不周,望孩兒們見諒!
(眾猴鼓掌。)
點評:作者運用非常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將《西游記》中的一幕改寫成小話劇,構思出了新的情節(jié),給予人們關于成功的啟迪: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開闊眼界,培養(yǎng)興趣,正確地對待表揚和批評。
【學生例文二】
京劇VS流行樂
□趙 威
“韓流”“韓妝”“歐美范兒”……外來的文化,流行的節(jié)拍,蜂擁地進入了古色古香的中國。
“國粹藝術”是什么?這讓年輕人張口結舌,無言以對。誰還記得咿咿呀呀的京?。空l還熱捧這令人感覺枯燥無味的藝術瑰寶?偶爾在電視上看到這檔節(jié)目,大家都會快速換臺,還有誰會欣賞這變化多端的臉譜,五花八門的服裝?年輕人大多喜歡戴著耳麥,守著電腦,欣賞動感的流行音樂,“跟隨”偶像全國巡演。京劇,似乎只留給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奶奶們解悶。
不過,在那首《北京歡迎你》中,詞曲作者在流行樂的基礎上融合了京劇元素,卻在一瞬間火遍中國,讓年輕一代了解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墒?,人們置身流行樂中,往往在欣賞優(yōu)美的歌詞、通俗的曲調、朗朗上口的曲段時,卻忽視了那微乎其微,只是起點綴作用的京劇元素。
于是,我常常想看一看那高翹的蘭花指,聽一聽那渾厚的咿呀聲,是否真的味同嚼蠟呢?當京劇VS流行樂時,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呢?能不能聽之任之,讓京劇黯淡下去,直至黯然消失呢?還需要不需要將這種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呢?
如今,流行樂擁有無敵、超級的FANS軍團。尤其在青年人中,儼然成為一種大眾文化。而京劇追求細節(jié)的美妙動聽,音調的鏗鏘有力,圓潤絕倫,儼然便成為“陽春白雪”。所謂“曲高和寡”,欣賞的人群自然是少之又少。
可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怎么能讓中國的藝術瑰寶銷聲匿跡呢?我們喜歡西方的藝術,喜歡外來的經典,但我們也應該喜歡東方文明的珍寶,知道生旦凈末丑,讓中國的文化得以傳承,幾十年以后,幾百年以后,讓京劇藝術發(fā)揚光大。
這不得不讓我們捫心自問,作為一名炎黃子孫,到底應該做些什么呢?
點評:“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作者立足于實際生活,善于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的源泉,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對現(xiàn)實問題深入思考,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求實探索的精神和敢于承擔責任的歷史使命感,喚起讀者的思索。同時,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也使得文章意蘊更為深刻。
【誤區(qū)提示】
1.寫作這類文章時,有很多同學不能很好地把握所選戲曲的本質特征,因此,寫出來的文章就會牛頭不對馬嘴。
2.切忌寫成流水賬,因此,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抓住所選戲曲的最突出的特征來寫;也可寫成敘議結合的小作文,在敘述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模擬考場】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中國的戲曲文化源遠流長,它以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吸引了眾多愛好戲曲的戲迷朋友們紛紛效仿。其實,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劇種,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京劇的雍容華美,昆曲的典雅精致,黃梅戲的淳樸流暢……,可以說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
請以“家鄉(xiāng)的戲曲”為主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角度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