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根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長白山區(qū)苗圃難以根除的惡性雜草。本文從小根蒜的生物學特性入手,提出了利用化學除草劑——二甲四氯鈉混合劑防除小根蒜的技術,可為今后苗圃防除小根蒜提供借鑒。
【關鍵詞】長白山區(qū);苗圃;小根蒜;防除技術
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屬于百合科蔥屬,依靠種子和鱗莖繁殖,生命力強,常與苗木爭奪養(yǎng)分和光照,從而嚴重影響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吉林省撫松縣露水河林業(yè)局苗圃曾采用過多種除草方法對其進行防除,但效果不理想,最后只能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但仍然無法徹底根除。通過定期觀測小根蒜的生物學特性,并開展多種除草劑防除試驗,確定二甲四氯鈉混合劑可有效抑制小根蒜的生長,能取得較好的防除效果。以下將防除技術進行介紹
1 小根蒜的形態(tài)特征
小根蒜屬多年生草本,高達70cm;鱗莖近球形,外被白色膜質鱗皮,不裂或很少破裂成纖維狀;葉條形,扁平,具明顯的中脈,寬4~10mm;花葶呈棱柱狀,具2~3縱棱或窄翅,高20~50cm,中部粗1.5~3.5mm;傘形花序,花鐘狀開展,呈紅紫色至紫色,頂端有時具6枚角狀突起花柱伸出花被;果為蒴果[1]。
2 小根蒜的生物學特性
2.1 生長周期
通過定期觀測小根蒜的生活史發(fā)現(xiàn),小根蒜在吉林省露水河林業(yè)局1年生長2次。于4月中旬發(fā)芽、出苗,5月下旬抽薹、開花、結實,6月初開始休眠,6月初至7月末為夏眠期;8月初開始第二次生長,10月初逐漸開始冬眠。
2.2 生長習性
小根蒜適應性強,耐干旱、耐寒、耐瘠薄,但不耐高溫,喜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喜向陽坡地,不耐澇。小根蒜屬早春植物,長白山區(qū)當氣溫達5℃以上即可出苗,當溫度達10℃以上時便快速生長。在吉林省露水河林業(yè)局5月抽薹、開花、結實,6月初種子成熟。小根蒜為夏眠植物,6月份當氣溫達25℃以上時植株便枯萎倒苗,進入夏季休眠,在此期間進行鱗莖分化,母鱗莖生出許多小鱗莖。于8月初重新出苗生長,并為第二年生長、開花、結實積累營養(yǎng),10月份進入冬眠。
3 小根蒜的防除方法
3.1 最佳防除時間
早春小根蒜的最佳防除時間是在小根蒜剛出苗,且在苗木沒有萌動時;秋季最佳防除時間是在小根蒜開始第二次生長,苗木已停止生長時。
3.2 防除藥劑與劑量
防除化學除草劑為二甲四氯鈉混合劑,混合藥品為二甲四氯鈉、尿素、赤霉素。通過2年的劑量篩選試驗,最佳混合劑量為二甲四氯鈉(0.6g/m2)+尿素(1.25g/m2)+赤霉素(0.0025g/m2),對水1.25㎏。
3.3 施藥方法
施藥時間應選擇在清晨,在有霧或有露水的時候進行,此時有利于除草劑與土壤表面有機結合。按照最佳混合劑量配好藥液,均勻噴灑在土壤表面。
4 討論
每平方米施入0.6g二甲四氯鈉+1.25g尿素+0.0025g赤霉素+1.25㎏水,不僅對長白山區(qū)苗圃小根蒜有較好的防除作用,而且對苗木的苗高和地徑生長無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付猛,王文艷.小根蒜人工栽培技術[].吉林蔬菜,2012(5):29-30.
作者簡介:
張加中 (1968—),男,吉林農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經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