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慶是全國的小葉苦丁茶之鄉(xiāng),隨著貴州省委、省政府“興茶強省”戰(zhàn)略的實施,余慶縣獨具特色的小葉苦丁茶近年來得到了較好地發(fā)展,其產品遠銷省內外,供不應求,激起了廣大茶農育苗種植小葉苦丁茶的熱潮。筆者通過近10年的實踐探索,現提出小葉苦丁茶短穗扦插育苗技術措施,以供廣大育苗戶參考。
【關鍵詞】小葉苦丁茶;短穗扦插技術;育苗技術
小葉苦丁茶育苗通常有種子育苗(即有性繁殖)和扦插育苗(無性繁殖)2種,生產上一般采用無性繁殖扦插育苗技術。因采用有性繁殖種子育苗會使其成苗期延長1年,會大大增加育苗成本,且種子育苗的根系不發(fā)達,移栽大田的長勢不如扦插育苗壯,并有品種退化的可能性。采用扦插育苗既能保持母本的特性、使后代性狀一致,又能提高繁殖系數和成活率、移栽長勢好。近年來實踐表明,短穗扦插育苗效果較好,其扦插時間多采取春插和秋插,春插一般在春季3~4月,秋插一般在秋季9~10月,以母本園與采摘園兼用,不設專用母本園,此時期插穗長根快、成苗率高、管理同期短,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1 采穗園的選擇和培育
小葉苦丁茶采穗園宜選擇品種相對純正、病蟲害少、長勢健壯的母本園與采摘園兼用園,采穗園在春茶采摘期后馬上修剪,剪去蓬面雞爪枝、細弱枝,修剪深度以能長出粗壯枝梢為度。加強肥培管理,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以增強新梢的分生能力;要加強病蟲害防治,保證母樹新梢枝葉健壯、完整。如果預計到扦插時插枝頂端尚未形成駐芽,應在剪穗前10~15d進行打頂,人為地迫使枝梢停止生長,促進枝條木質化或至少以成熟綠色硬枝為宜。
2 苗圃地的選擇與整理
苗圃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旱地或稻田,土質疏松、微酸性的砂壤土或輕黏質壤土。前作為煙草、蔬菜的園地不宜做苗圃。苗地應全面深翻、精細做畦,畦面寬100~120cm,畦溝寬30~40cm、高15~20cm,苗地四周應開排水溝。苗圃地一般每667㎡施用腐熟的餅肥100~150kg、過磷酸鈣20kg,肥料要與畦面土拌勻,同時每667m2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120g+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20g+45%的敵磺鈉可濕性粉劑100~120g進行苗床土噴撒或噴霧消毒,有條件的最好在畦面上鋪上2~3cm厚疏松的黃壤心土,鋪勻后略加鎮(zhèn)壓,再用50%乙草胺乳油按667㎡用80~100ml噴霧防草害,以備扦插。
3 剪穗與扦插
3.1 剪穗
從采穗樹剪下枝條后,將其放在陰涼潮濕處,以防失水過多,宜當天剪穗當天扦插。剪取的穗長為3~4m左右,每個穗上應具有2個飽滿的對生腋芽和2片健全的真葉。剪子要鋒利、剪口要平滑,剪口斜向與一側葉向一致。
3.2 生根粉處理
選用適宜生根粉可提高成活率,生產上常用“國光”牌20 %萘乙酸生根粉1000~2000倍(即每小包2.5g對水5kg),在扦插前浸漬插穗0.5~1h,然后再扦插。
3.3 扦插
扦插一般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后陽光轉弱時進行。先將畦面充分噴水濕潤,待泥土不黏手時,按行距7~10cm將插穗直插入土中,深度以露出葉柄為宜,邊插邊將土壤稍加壓實;株距視葉片寬度而定,以使葉片互不遮陰為宜。每667㎡苗圃扦插15萬枝左右,扦插后立即澆透水。
4 搭棚遮陰
苗地搭棚遮陰是必須條件,搭棚可避免日光強烈照射,可降低地面風速和減少水分蒸發(fā),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幼苗生長。一般采用雙層遮陽網覆蓋,內層拱棚高35~50cm。扦插后應立即蓋好遮陰棚,在地溫偏低時內層加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溫。外層遮陽網高1.8~2m,采取打樁及鐵絲拉網后覆蓋為宜。
5 苗圃管理
5.1 澆水和排水
插穗在未發(fā)根前進行,要勤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和增加空氣濕度。晴天隔天早、晚各1次,陰天3~5d澆1次,雨天可不澆,大雨后應注意排水。插穗發(fā)根后,隔天或幾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5.2 遮陰棚管理
遮陰棚要及時檢查維修,發(fā)根后應增加透光度。在冬季來臨之際檢查加蓋保溫薄膜,翌年氣溫回升時再拆除。
5.3 及時除草
畦面上的雜草要及時用手拔除,畦溝雜草可用除草劑噴殺,但除草劑不能接觸到插穗。
5.4 適時追肥
幼苗因初生根系少而淺,從土壤中吸肥有限,須適量追施肥料。追肥應掌握少吃多餐。當發(fā)枝高達3~4cm時開始第一次追肥,以后每20~30d追肥1次。肥料以稀淡為宜,一般結合澆水時施入。
5.5 防治病蟲
苗期常見的病蟲有小綠葉蟬、茶蚜和葉病等,應及時對應噴灑殺蟲劑或殺菌劑進行防治。
6 起苗
秋插的小葉苦丁茶苗一般可在次年9~10月起苗栽種,春插的可在當年10~11月起苗栽種。苗木的質量根據余慶小葉苦丁茶茶苗的地方標準確定,二級以上的茶苗須達到苗高20~30cm、莖粗1.8~3.0mm、根長4~12cm、葉片7~10片且無檢疫性病蟲害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