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出自《繼承法》第二十六條)
解讀:
析產即分家析產,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因生產、生活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分割共同所有的財產的行為。先析產后繼承是指繼承開始之前,應先確定被繼承人個人所有的財產部分,并明確在共同財產中屬于被繼承人的那一部分財產,把這一部分財產從共同財產中分離出來,只有對屬于被繼承人所有的財產才存在繼承問題,才能由繼承人繼承。先析產后繼承既是為了維護生存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個人所有權,也是為了死亡公民的財產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案例:
趙女士與前夫生有一子趙軍,后趙女士與前夫離婚,與王先生再婚,并生下兒子王陽。后趙女士去世,未留遺囑,之前其曾與王先生購房四間,趙女士名下有20萬元。趙軍未經王先生和王陽同意,私自將20萬元存款取出歸為己有,并要求分割住房兩間。王先生無奈告到法院,要求判令:4間房屋中的2間以及趙女士的20萬存款中的13.3萬元歸王先生所有。
法院審理認定:王先生與趙女士所購的4間房屋和趙女士名下的20萬元存款,均為夫妻共同財產。趙女士去世后,4間房屋中的2間應歸王先生所有。另外,20萬存款中,有10萬元本身就應歸王先生所有;剩下的10萬元應由王先生、趙軍和王陽三人平分。
最終,法院判決,13.3萬元歸王先生所有,王陽、趙軍各分得3.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