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元老中,張群是比較少見的長壽者。晚年退出政界以后,著書立說,談養(yǎng)生、論喝酒、品茶功、談愛情,1991年12月14日在臺北去世,享年102歲。
張群主張,養(yǎng)生首先要“起居有時、飲食有節(jié)”,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他說,自己平生遇到很多身體強壯的朋友,但是由于生活不節(jié),未能長壽。有的自負多情,縱情聲色;有的自負體力,恣意口腹,結果,有的中年暴亡,有的未老先衰。因此,他認為養(yǎng)生之道,貴在節(jié)制、細水長流。其次,要有愉快的心情,保持心境平和。他說:“我在韓國看到一副對聯(lián):‘一笑一少;一怒一老’。對聯(lián)雖然只有八個字,含義卻很深遠。我說對聯(lián)改寫為:‘大笑一次,年輕一天;大怒一次,短壽一年’更精辟動聽?!?/p>
張群對飲酒、喝茶有自己一套獨到的見解和做法。眾所周知,酒喝多了傷肝,但張群喝酒卻喝出了高壽。張群和張學良、張大千、王新蘅組織了個“三張一王轉轉會”,就是幾個人輪流組織聚會,大家“打平伙”,輪流做東。陳香梅女士回憶和陳納德將軍在臺灣地區(qū)時,經(jīng)常參加張群他們的“轉轉會”。張群說,有人說喝酒是一種享受,也有人說喝酒有損健康,我認為喝酒有益健康,但是必須具備以下八個條件:
身體好 喝酒確實與個人的健康有關系,假如身體有問題,當然你就不能也不該隨便喝酒。所以談到喝酒,必須身體好,沒有障礙,這是第一個條件。
人要好 好朋友在一起喝酒最能引起酒興,大家一道吃酒,很隨便,沒有什么客氣,可以暢所欲言,無所不談。
菜要好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菜,都要合乎口味。
酒要好 無論是中國或外國,都有各式各樣的美酒,你可以挑選你所喜歡的酒來喝,如果喝酒的人不擇酒,那便是酒徒了!
時間要從容 假如一口一杯,兩口一杯,喝得太急,不但容易醉,而且喝酒的情趣也沒有了。時間從容也是喝酒的條件,邊喝邊談,沒有什么重要的事等你去辦。
光線要柔和 我們中國人向來很少在中午喝酒,因為光線太強了,不適宜喝酒。外國人晚上吃飯,把電燈關了點蠟燭,光線很暗,很柔和,一點刺激都沒有,心情舒暢,酒也可以多喝一點。
喝醉了要沒有事 不嘔吐、不頭痛、不吵鬧、不耍酒瘋,回家休息,一覺醒來什么事也沒有。
喝酒要沒有人反對 夫婦兩個人,如果一個喝酒,一個不喝酒,甚至反對喝酒,你也不能不有所顧忌,否則你喝了酒回去,太太和你吵架,那怎么辦呢?如果兩個人都喜歡喝酒,那問題就沒有了。假使一個喝酒,一個不反對,也可以平安無事。這是我喝酒喝了大半輩子的一點經(jīng)驗。
此外,在喝酒吃菜的時候,講講笑話也是很重要的。這要看情形而定,這是一種藝術。為什么要講笑話呢?假使大家都是喜歡喝酒的,也沒有機會給你講笑話。假使大家不喝酒,則面對這桌菜,不講講笑話,你怎么過呢?不過,假使你看大家喝酒喝得太多了,想緩和一下喝酒的情勢,說說笑話,便可以把喝酒的目標移開了,免得鬧得不可收拾,這也是喝酒的一個秘訣。張群說,酒下肚之前,一定要先“篩酒”,也就是南方人說的溫酒、燙酒。為什么要篩酒?原來中國很少用蒸餾法做燒酒,多是用發(fā)酵法做壓榨酒。因這種酒的酒糟和酒液是混合在一起的,待要吃的時候需用網(wǎng)眼篩子墊布過濾,并隨即加溫,在這個全過程中篩所占用的時間較長,因此統(tǒng)稱篩酒。后來改為先過濾出清酒儲藏,臨吃時就不用現(xiàn)篩了,但加溫的這道工序不能省去。篩酒的目的意義在《紅樓夢》中已做出明確解釋:“酒性最熱,若熱吃下去,發(fā)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nèi),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用現(xiàn)代食品科學分析,篩酒也是很有好處的。酒中除乙醇(即酒精)對人體有害外,還有甲醇、乙醛等也對人體不利。但它們的沸點很低,當加熱到攝氏二三十度的時候便開始揮發(fā)成氣體,飄逸到大氣中去了,減少了對人體的危害。
張群認為喝酒要適量,盡量不要喝醉,如果喝醉了切勿用濃茶醒酒,而應該吃一些爽口的小菜。根據(jù)張群的介紹,整理出以下一些醒酒的竅門:
1.將白菜心切成細絲,加醋、糖適量,涼拌食用。用蘿卜、鮮藕亦可。
2.將生蘿卜或生芹菜搗爛榨汁,加紅糖適量,少量、多次服用。
3.用陳醋50毫升,紅糖25克,生姜三片,加水適量煎煮,頻頻服下。單用食醋生服也可以,但量宜稍大。
4.綠豆200克,甘草25克,加水煮爛,連豆帶湯吃下。
5.取青橄欖生吃或泡茶飲服。
6.雞蛋兩只,取蛋清,生吞下。飲服濃米湯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