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名門,姿容出眾又錦心繡口,詩書畫俱佳。她的小說和張愛玲比伍,入選年度最佳小說;她的畫作在國際上獲金獎,本人成為中國畫院第一代女畫師;她的詞被認為堪比李清照,“愧煞須眉”,她因此被尊為“金閨國士”。
她又和別的閨秀不同,她愛打扮、愛跳舞,頻繁出入各種酒會,與張大千等名家巨擘交往甚密,點滴言行都被各種報紙關(guān)注……
她叫周煉霞。以前人們提她時,總愛把她和陸小曼放在一起,兩人同屬滬上名媛,后者因為與徐志摩的曲折婚姻而廣為人知。然而,她的美,“三四個陸小曼也比不上”, 使三四十年代的上?!叭f人低首拜紅裙”。
無論青春年少還是兩鬢染霜,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她都那么美好、精彩地活著,愛情浪漫,婚姻圓滿,老了還有眾多仰慕者。
蘭心蕙質(zhì)出名門
周煉霞是江西吉安人,1906年生于湖南湘潭,字紫宜,號螺川,書齋名“螺川詩屋”,又名“懺紅軒”。周家原是書香世家,父親周鶴年酷愛丹青。清末之時,他以江西名舉人候補長沙知府,舉家寄寓湖南,故周煉霞生長于美麗的湘江之畔。
家中多書畫名品,父親又親自傳授,周煉霞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繪畫基礎(chǔ)。12歲時她隨全家移居上海,14歲開始師從鄭凝德正式學畫。天資聰穎的她經(jīng)過幾年潛心學習,畫藝漸漸精良,20歲后開始在海上鬻畫,擔任王星記、怡春堂等著名箋扇莊的固定畫師,畫的扇子,一金一把。周煉霞的畫以仕女花鳥為主,既有迎合當時市民趣味的海派繪畫特點,又不失傳統(tǒng)文人的筆墨意趣。她的《蜘蛛芭蕉圖》、《玉簪蜻蜓圖》……各種花草靜物,設色明麗,艷而不俗,且工筆雅正;她的《理妝圖》、《吹簫引鳳圖》……那些詩情畫意的女子,眉眼神情生動明快,儀態(tài)舉止端莊嫻靜。吳湖帆、張大千、陳巨來等藝苑大家都對她的畫有很高的評價。
周煉霞還是詩詞高手。她17歲開始學詩,師從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古微,后又師從詩詞名家蔣梅笙。蔣門弟子眾多,如徐悲鴻、白蕉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他們做詩填詞,相互唱和,風雅一時。蔣梅笙還把周煉霞等六位女弟子的詩詞輯為《嚶友集》,正式出版。同輩詞人公認周煉霞為當代最杰出的女詞人之一,說她的詩詞“清詞秀句,不近煙火”,“錦心繡口,本之天授”,“誠今日之李易安”——“當時記得曾攜手,人醉花扶,花醉人扶,羞褪紅香粉欲酥。而今只是成相憶,燈背人孤,人背燈孤,千種思量一夢無?!边@首《采桑子》,語淺卻有意境,頗得婉約派真?zhèn)鳌!皫锥嚷暤驼Z軟,道是寒輕夜猶淺;早些歸去早些眠,夢里和君相見。丁寧后約毋忘,星華滟滟生光;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边@首《慶清平》一出,即被廣為傳誦,著名的香雪園茶座特地請她書寫后兩句為聯(lián),貼于園內(nèi)。劉心皇在一部文學史上提到:“周煉霞,號稱‘煉師娘’,當時,與蘇青、張愛玲、潘柳黛等齊名?!疅拵熌铩瓡嬙娫~都有相當造詣,姿容也在女作家中最為艷麗。她在一首詞中寫出過‘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的名句?!?/p>
有人說周煉霞的詞“愧煞須眉”,這不僅指她的詞比男性詞人好,還因為其詞中頗多豪邁之氣。周煉霞一生經(jīng)歷了晚清、民國、汪偽政府和新中國等多個時期,而且走出閨閣,賣畫為生,所以她的詞很少閨閣幽怨,經(jīng)常在文酒詩會上“筆掃千軍”,笑看男性文人“一時低首盡稱臣”。由于周煉霞的一部分詩詞是配畫用的,所以題材廣泛,就連咸鴨蛋、風帽、粉鏡,種種信手拈來的家常玩意兒,她都能入詩入詞,且玲瓏婉轉(zhuǎn)、自然天成。詞學大師唐圭璋后來偶讀其詞作,相見恨晚,一再讓友人將手頭所有周煉霞的詩詞抄寄予他。
1934年6月,周煉霞加入馮文鳳、李秋君、陳小翠、顧飛等上海女畫家共同發(fā)起的中國女子書畫會,成為這個現(xiàn)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女子書畫會的名畫家。1936年,她的畫被選送加拿大第一屆國際藝術(shù)展,獲得金質(zhì)獎章。隨即,英國及意大利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辭典》載入其畫傳。聲名鵲起的她,還陸續(xù)被錫珍女中、東南書畫社、中華文藝書畫學院等聘為教師,教授繪畫。
周煉霞還喜歡寫作,《禮拜六》、《萬象》、《滬報》等報刊上,除了詩詞,讀者還能看到她大量的散文和小說,如在《萬象》上刊出的“螺川小品”系列散文、小說連載《宋醫(yī)生的羅曼史》等。在1944年《當代女作家小說選》中,周煉霞以小說《佳人》入選,同時入選的還有當時正走紅的女作家張愛玲、蘇青、施濟美等。周煉霞的小說不過是她的偶然之作,但評論家說她“寫得極好”,“老練的筆調(diào),不是老作家是寫不出的?!敝軣捪伎箲?zhàn)勝利前夕創(chuàng)作的連載小說《遺珠》,以女性主義立場寫一個童養(yǎng)媳驟然轉(zhuǎn)變?yōu)槎际心Φ桥?。這篇“鄉(xiāng)下人”進城的另類故事,是上世紀40年代“海派”市民小說的上乘之作。
萬人低首拜紅裙
這句話,是陳小翠對周煉霞的評價。陳小翠是周煉霞的好友,著名女畫家。
周煉霞的美貌盡人皆知。昔年上海名醫(yī)盧施福為她攝影一幀:年約二十,布景為一窗口薄紗,她隱身于紗后,微露半臉,人皆贊嘆其“美而艷”、“傾國傾城”。陳巨來說她“絕代尤物,令人銷魂”。著名掌故專家鄭逸梅說她體態(tài)清麗婉轉(zhuǎn),如流風回雪,“本身就是一幅仕女圖”。
有人將周煉霞、吳青霞、陸小曼放在一起,號上海三大美女。但只看過她照片的董橋卻說:“周煉霞真的美不過陸小曼,動人的終歸是她的工筆仕女花鳥?!钡拇_,周煉霞的美,不光在容顏,更重在氣質(zhì)和風韻上。所以董橋又說,她和她的書畫“有一種久違的縹緲芳華”。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有人拿她和陸小曼比,當時文藝界公認,在三十歲之前,三個周煉霞及得上一個陸小曼,可到了四十歲左右,三個陸小曼也比不過一個周煉霞了。
周煉霞風韻天成,氣質(zhì)高雅,還喜歡扮靚——她喜歡燙發(fā),喜歡修指甲,也喜歡時裝和香水。她的打扮正如她的畫一樣,品位不俗。有一次,周煉霞一襲旗袍、儀態(tài)萬方地出現(xiàn)在一個喜宴上,艷驚四座。那旗袍素緞上的艷麗花卉,是她手繪的,獨一無二。她在《家庭的藝術(shù)》一文中說:“一個女人應有文藝的愛好,這既是消遣,又能陶冶性情,永葆年輕和美麗?!边@或許是她駐顏有術(shù)的秘訣吧。
周煉霞雅擅交際,應對自如,又生性灑脫,不拘小節(jié),當年愛慕追求者自是不可勝數(shù)。與周煉霞結(jié)交的人,像冒鶴亭、許效庳、吳湖帆、瞿兌之、張大千、鄭昌午、江寒汀、唐云、謝稚柳等等,都是滬上藝壇的頂尖人物,他們不僅因其美貌而傾倒,更為其才華所折服。吳湖帆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畫家、收藏家,當時在上海畫壇與張大千平分秋色。經(jīng)冒鶴亭的介紹,兩人相識,往來甚密。還有瞿兌之教授,他專治古典文學,熟悉文史掌故,著有《劉禹錫集箋注》、《中國駢文概論》、《人物風俗制度叢談》等,并負責撰寫《辭海》職官部。周煉霞曾與之合寫過一本《學詩淺說》,在香港出版。
追捧周煉霞的,還有各路小報記者,凡她的言談舉止、書畫詩詞都成為他們報道的熱門話題,她還被稱為“煉師娘”,其所謂艷聞軼事不斷見諸報端。面對這些,周煉霞頗具娛樂精神,總是不置一詞,一笑了之。
1952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三,滬上眾詩友特地群集于上海來喜飯店,為周煉霞過生日,李蔬畦特以白居易詩“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之意,將生日宴會命名為“珍珠會”,自此每年生辰,周煉霞必舉辦珍珠會廣邀詩友,極盡風雅。
即使到了晚年,美人遲暮,周煉霞也不乏仰慕者。有人記敘在周煉霞年近古稀時去拜訪她,見她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仍魅力四射,且不失大家風范,毫無做作之態(tài),傾慕不已。復旦大學著名教授蘇淵雷當年是周煉霞的眾多仰慕者之一,對已入遲暮之年的周煉霞仍盛贊“七十猶傾城”。一位曾經(jīng)與周煉霞相識的詞人贈其詞作一首,跟她要照片。周煉霞回贈了兩首詞:“已是丑奴兒,那復羅敷媚,綠意紅情得暮春,弄影全無謂。香冷少年心,酒暖千秋歲,簾卷東風第一枝,花與人同醉?!薄暗嫕M庭芳,遙唱春云愁,不買胭脂點絳唇,本色何由褪。玉笛一絲風,吹過聲聲慢,似說無愁可解嘲,且斗樽前健。”兩詞一連嵌入十三個詞牌名,行云流水,風雅至極!
其實,兩性交往,含而不露遠比直奔主題更美麗、更長久,周煉霞有一位保持一生的“藍顏知己”——玉貍詞人宋訓倫。
兩人的相識極為戲劇化:有段時間,宋訓倫在報紙上接連發(fā)文抨擊時下女子只愛錢,認為在這一點上名媛與妓女無二。發(fā)得多了,引起周煉霞的義憤,于是化名娑紅的周煉霞與宋訓倫在報紙上一個回合一個回合地打?qū)⑵饋怼i_始時周煉霞語氣和婉,勸宋訓倫說,多情的人不宜多讀書,既多讀書,則慎勿入情關(guān),因為二者均能發(fā)生“極人世間之煩惱”。宋訓倫原以為娑紅是一男性,所以語出不遜,最后竟與她在報上對罵起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宋訓倫發(fā)現(xiàn)娑紅原來是周煉霞;又一偶然,宋訓倫在一個酒會上見到了她。當她光采照人地出現(xiàn)在他面前,且不計前嫌、“毫無掛礙”地與他談笑風生的時候,他立即墜入情網(wǎng)。周煉霞婉拒了他,以姐弟相待。二人的友誼持續(xù)半個世紀,雖歷經(jīng)時空相隔,生活顛沛流離也沒有變過。1976年春節(jié),在香港的宋訓倫收到周煉霞從上海發(fā)來的手繪賀年卡,上有寒梅一枝,題曰:“宜有春風重送暖,高情猶抱向南枝?!毕骡j“一目了然”印。
說起“一目了然”印,“文化大革命”中,周煉霞也難逃厄運,造反派要她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揭發(fā)他人,她只承認與吳湖帆有交往,其他人概不涉及。無論怎樣打她罵她,她只是口中念叨“我有罪我有罪”,其他一概不說。當時給她的罪名正是她那兩句名句:“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紅衛(wèi)兵說她“喜歡黑暗,不要光明”,竟將她的一只眼睛打瞎了。愛美如命的周煉霞性格中也有豪邁的一面,她沒有像陳小翠一樣輕生,反而請人刻了兩枚印章,一枚用成語,叫“一目了然”,為著名書畫家來楚生篆刻;另一枚為著名書畫家高絡園篆刻,引愛國詩人屈原《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之句,名“眇眇予懷”。
卻說宋訓倫收到賀卡后,悲喜交集,思緒萬千,當即填詞一首回贈:“……何時再剪淞波綠,認瓊樓同證當年,更相憐。梅竹雙清,人月雙圓?!?/p>
“慎勿入情關(guān)”是當年周煉霞對宋訓倫的諄諄勸誡,然而后來宋訓倫卻刻閑章一枚:一生無計出情關(guān)。
艷絕紅霞映綠芙
周煉霞夫君徐晚萍,號綠芙,1906年生。徐晚萍也是名門之后,其曾祖父是同治年間的狀元,官拜大學士。家學深厚的徐晚萍吟詩作畫寫文章,可謂風流才子。
1927年,這對才子佳人在上海結(jié)婚,不知羨煞多少人?;楹?,倆人到杭州西湖度蜜月,住在南山煙霞洞。他們黎明前攜手登山看日出,黃昏后泛舟西湖賞月,燕爾新婚,良辰美景美不勝收。周煉霞為此作《西湖憶》十首:“金風颯颯乍涼天,游屐錚錚不趁船。荷葉折來為雨蓋,卻教人似并頭蓮……”徐晚萍也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閑來無事,二人就在煙霞洞前的地攤上買些香燭,跪在佛像前禱告:“愿他生仍能相愛結(jié)合,一如此生之樂?!?/p>
徐晚萍當時在郵局工作,愛好攝影,經(jīng)常發(fā)表攝影作品,并著有攝影專著。1928年10月的《聯(lián)誼畫報》封面,登的是徐晚萍的攝影作品,名為《女畫家周煉霞新影》,照片為半身像,周煉霞側(cè)面凝眸,眼波流轉(zhuǎn),其旁題句為:“神仙伉麗人間住,艷絕紅霞映綠芙。”成為二人新婚甜蜜生活的寫照。1929年,二人出版《影畫集》,收錄的是徐晚萍的攝影和周煉霞的繪畫,共40多幅,全部銅版紙彩色精印,作為結(jié)婚紀念。
夫妻倆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跳舞。徐晚萍對跳舞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周煉霞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萍卿嗜舞,恒徹夜沉醉于旋律音中,其研究之勤,較余習畫,大有過之,蓋其走扶梯用華爾滋,挽領(lǐng)結(jié)哼探戈拍子也?!毙焱砥歼€經(jīng)常寫文章追捧當紅舞女。周煉霞對夫君與舞女的交往并不吃醋,更不干預,只偶爾開開玩笑。
1944年6月,徐晚萍、周煉霞夫婦書畫展在上海青年畫廳開展,海上名流,觀者如云。據(jù)說,大家向來只知道徐氏以攝影和跳舞見長,看了此次展覽,才知道其書畫水平竟不在妻子之下。蓋夫妻二人琴瑟和諧,不但因為門當戶對,還有著心靈相通的一面。這樣的婚姻基礎(chǔ),才不至于被小報的各種花邊新聞動搖。
然而,世事難料。1946年5月4日,徐晚萍赴臺灣接收郵局。原以為半年即回,誰知三個月后,徐晚萍晉升為臺北市郵政局長,由出差變?yōu)殚L期職務。又隨著時局的變化,夫婦二人竟隔海相望三十年。直到1980年,徐晚萍退休后定居美國,才想方設法與妻子取得聯(lián)系,把她接到美國,并治好了眼傷。當時正值洛杉磯建市二百周年,市長親自登門給她送來洛杉磯市文藝名人證書,她亦贈畫《洛城嘉果圖》回報。1987年,他們在諸多子女和親友的陪伴下,于美國教堂舉辦了盛大的鉆石婚紀念儀式,攜手走進美好的夕陽晚景。
2000年,周煉霞逝于美國,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