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我院230例患兒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護理體會。方法 對230例住院患兒采用靜脈留置針作為建立靜脈通道的主要方式。結果 減輕了穿刺痛苦,提高了護理質量,贏得了搶救時間。結論 靜脈留置針合理臨床應用,可減少患兒痛苦,提高護理質量,為搶救贏得時間。
關鍵詞:小兒;淺靜脈留置針;應用;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10-140-01
小兒生性好動,不易配合,加之靜脈細小,難穿刺,血管壁薄,易滲漏,病情變化快等特點為兒科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靜脈留置針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留置時間長、不易穿破血管,減少了靜脈穿刺次數(shù)。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恐懼和痛苦,特別是肥胖兒和靜脈比較難穿刺者,既保護了穿刺者的靜脈,又使兒科護士從繁重的靜脈穿刺中解脫出來,緩解了護士心理壓力,減少了工作量。應用過程中小兒還可以自由玩耍和進食,家長易于接受。留置針可以隨時進行靜脈給藥為臨床治療提供方便,為緊急搶救病人贏得寶貴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患兒及家屬滿意度。
1 臨床資料
我科 2012年3月~2013年6月230例患兒使用靜脈留置針,男126例,女104例,年齡1月~13歲,頭皮靜脈留置172例,手部靜脈留置36例,足部靜脈留置22例。3例因皮膚過敏而終止留置。留置時間1天4例,2~3天19例,3~5天192例,5~7天15例,堵管6例,5例由患兒自己抓脫,12例局部滲漏腫脹。90%達到預計留置天數(shù)。無局部感染和靜脈炎的發(fā)生。我們采用的靜脈留置針型號為24G×19mm ,Y型,3M透明敷貼。
2 方法
2.1 選擇靜脈血管
3歲以上小兒大多能配合選擇手背靜脈。新生兒,嬰幼兒選擇頭部耳后靜脈、額正中靜脈、顳淺靜脈及其額角分支等較粗直的血管。頭皮靜脈不明顯者也可選擇足背靜脈或大隱靜脈。選擇血管時盡量選粗、直、彈性好、避開關節(jié),穿刺點前2—3cm處不應有靜脈分叉、靜脈竇、有針眼的部位進行穿刺,以保證靜滴通暢,留置成功。
2.2 剃凈
穿刺部位頭發(fā),面積以敷貼相當,用安爾典消毒穿刺部位皮膚5~10cm,操作者調整心態(tài),保持情緒穩(wěn)定,并囑助手幫助固定好患兒頭部和肢體。檢查并打開留置針,將輸液器頭皮針頭插入留置針管的肝素帽內,排盡管內空氣,進針前松動針芯360°,操作者左拇指和示指繃緊固定穿剌點兩端的皮膚使血管固定,右手持針翼,針尖斜面向上呈15~25°角從血管上方緩慢進針,見回血后降低角度,繼續(xù)進針2 mm左右,四肢靜脈穿剌用左拇指繃緊穿剌點下端皮膚,以25~30°角入針,見回血后壓低角度至10~15°角,再進針0.1~0.2cm。左手繼續(xù)繃緊皮膚.右手打開調節(jié)器,使穿刺部位血管充盈,防止盲目送管穿破血管。對血管細、血容量不足、休克的患兒效果更好。然后左手食指與拇指捏持套管針柄輕輕推進套管針長度的三分之二即止,右手輕輕退出針芯。仔細觀察靜滴通暢,穿刺部位不隆起,說明穿刺成功。
2.3 固定
貼敷貼前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膚,這樣可以防止局部的感染,待消毒劑完全干燥,以穿刺點為中心,近心端透明貼固定于套管“Y”型處,遠心端透明貼完全覆蓋穿刺部位皮膚,將透明敷貼自然下垂,貼于穿剌處,并用手指輕壓,讓敷貼充分貼在皮膚上。再用一條膠布將留置針延長管順應、彎曲固定。膠布長度應超過敷貼兩端固定在皮膚上。我們常用的透明貼質地較薄,操作時拉扯易破裂,所以肝素帽接頭處不要固定,以便于更換輸液裝置、靜脈推藥,封管、拔針等工作。
2.4 封管
每次輸液完后進行封管。封管是使留置針管腔內充滿液體,增加管腔內壓力,防止血液反流,避免堵管。,除有明顯的出血傾向者外我們均選用肝素鹽水封管,濃度為0.5U/ml。掌握正確的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方法得當可延長留置時間 。方法是將針尖斜面進入套管針內均勻推注3 mL肝素溶液,這樣操作不會引起負壓封管[1],使留置時間延長。然后在靠留置針近端迅速夾緊夾子。
3 護理
3.1留置前
向家屬做好解釋,講解留置針柔軟,可減少反復穿刺的好處,以解出家屬的顧慮,取得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
3.2 留置時
剃干凈穿刺部位周圍頭發(fā),嚴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膚,預防感染。輸液過程中仔細觀察滴注情況,穿刺局部有無滲血,滲液,腫脹,套管有無脫落、折疊。再次輸液時,用安爾典消毒肝素冐,如有血塊不要強行擠壓或推注入血管,以防引起靜脈栓塞[2]。
3.3 留置期間
健康宣教,根據(jù)患兒特點,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嬰幼兒強調陪護人員的看護,囑家長看護好不要讓患兒抓脫留置針,睡覺和喂哺時側向沒有針的一側,不要壓迫和摩擦到留置針。學齡期患兒給予正確引導,告訴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穿刺肢體套上干凈的手套、襪子,或以干凈手絹包裹,穿刺側肢體不要劇烈活動。讓醫(yī)務人員、家長、患兒共同參與留置針的維護,延長留置時間。
3.4 留真真的處理
留置針一般留置3~5天[3],對于病情危重、靜脈特別難穿刺而局部皮膚無反應者可達7天,最長不超過7天,頻繁使用甘露醇及化療藥者,留置針保留時間≤3天[4]。留置期間注意觀察固定是否牢固,如有松動及時更換敷貼并消毒重新固定。仔細觀察局部有無發(fā)紅,滲出,皮疹,水泡過敏等,及時發(fā)現(xiàn)時并給予處理,以減輕患兒痛苦。
4 體會
230例小兒淺靜脈留置針在臨床的應用及護理。包括操作者熟練的穿刺技術,妥善的固定,正確的封管方法以及留置期間的健康教育和護理。認為選擇合適的血管,熟練的穿刺技術,妥善的固定,正確的封管方法以及做好留置期間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可以達到有效治療,延長留置時間。減少患兒反復穿刺的痛苦,改善護患關系,緩解護士心理壓力,減少工作量。
留置針為臨床治療和搶救提供便利,同時也解決了小兒靜脈穿刺的困難,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保證了治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比起一次性頭皮針穿刺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熟練掌握留置針的穿刺技巧,如果反復血管穿刺失敗,一方面給患兒帶來痛苦,另一方面給家長帶來怨氣,所以應該不斷提高技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贏得患兒及家長的認可。另外妥善固定,有效的封管,防止堵管,同時做好健康宣教和護理保持靜脈輸液通暢,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讓留置時間延長,才能真正發(fā)揮留置針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家榮,李翠芳,呂義榮,等.新生兒頭皮靜脈留置針封管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438439.
[2] 王蔚,張衛(wèi).淺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及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10):1236[
[3] 王貴梅,謝少清.小兒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進展[J].現(xiàn)代護理,2007,13(13):1261.
[4] 郁萬菊.留置靜脈針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使用及護理要點[J].淮海醫(yī)藥,2006,24(5):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