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呼吸系統(tǒng)感染的原因,并提出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1415例臨床資料展開分析和研究。結果在1415例患者中,感染人數(shù)為167人,感染率為11.8%,其中呼吸道感染有97人,感染率為6.86%,占醫(yī)院總感染率的58.08%。腦血管病患者感染率相對較高,均超過7%,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患者呼吸道感染69例,占總感染例數(shù)的71.14%。97例呼吸道感染者中,分離病原菌102株,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共71株,占69.61%。年齡>60歲、住院時間>20d、有糖尿病史、合并慢性基礎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意識障礙的患者感染率相對較高,是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結論在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中,腦血管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比較高,要展開積極的護理措施,預防感染的發(fā)生。
關鍵詞: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原因;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10-138-01
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通常具有年齡大、發(fā)病急、病情重、病程長、意識障礙明顯等特點,加之搶救過程中侵人性檢查較多,病原微生物極易侵襲患者,因此神經內科也是院內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為探討神經內科患者院內感染的原因,分析原因,提高護理手段,控制易感緩解,積極防控神經內科院內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來源
2010—2012年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共計1415例,其中醫(yī)院感染患者167例,未出現(xiàn)感染1248例,記為非感染組。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病例中,呼吸道感染97例,記為感染組。醫(yī)院感染診斷參考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
1.2方法
對病例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由專人對感染組、非感染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包括:患者性別、年齡、住院和出院日期,患者臨床診斷、病史及感染病原菌檢測結果,患者住院期間接受的侵入性操作等。呼吸道病原菌檢測方法:患者經生理鹽水漱口后用咳出痰液,留取于無菌瓶中。對無法自行咳痰的特殊患者,由醫(yī)生將痰液從氣管深部經由消毒吸管吸出后送檢。
1.3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不同項目中在感染組、非感染組之間的比較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不同疾病類型醫(yī)院感染情況
1415例住院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167例,感染率11.80%,其中呼吸道感染97例,感染率6.86%,占醫(yī)院感染的58.08%。常見疾病醫(yī)院內感染率及構成情況見表1。其中腦血管?。ㄈ毖宰渲小⒊鲅宰渲泻椭刖W(wǎng)膜下腔出血)的感染率超過7%,周圍神經病的感染率最低,僅為3.45%。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69例,占總感染例數(shù)的71.14%(69/97)。
呼吸道感染患者分離病原菌9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中共分離病原菌102株,革蘭陰性菌71株,占69.61%;革蘭陽性菌21株,占20.59%;真菌100株,占9.80%。病原菌以銅綠假單胞菌(16.67%)、肺炎克雷伯菌(15.69%)、大腸埃希菌(14.71%)、鮑曼不動桿菌(14.71%)和金黃葡萄球菌(13.73%)為主(表1)。
表1 呼吸道感染患者分離病原菌類型及構成情況
3 感染的原因分析
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對感染組97例和非感染組1248例患者臨床資料中感染相關因素進行比較分析,男、女患者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01,P>0.05);此外,年齡>60歲、住院時間>20d、有糖尿病史、合并慢性基礎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意識障礙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率較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結果見表2。
表2 感染相關原因分析
4 護理方法
4.1加強呼吸道管理
抬高床頭15b~30b,以利于肺通氣,昏迷者頭偏向一側。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血象及血氣分析結果,對發(fā)熱、呼吸異常、血壓增高或低氧血癥患者及時做降壓處理,適當提高氧流量。及時正確吸痰,有效濕化痰液,口鼻及氣管切開處應用雙層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并定時更換消毒,保持濕潤,機械通氣者使用呼吸道濾器,防止水分流失過快。用32~36e生理鹽水100ml加A-糜蛋白酶2萬U氣道濕化溶液經1~2h氣道滴入,但需防止?jié)窕哼^冷引起支氣管痙攣。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療,叩背92Hz多頻震蕩治療,2次/d,建立翻身叩背卡。嚴格按照霧化胸部叩擊)排痰的程序進行,遵循有痰必吸、吸必徹底的原則,做到正確吸痰、有效吸痰。
4.2防治口咽部細菌定植和誤吸
加強口腔護理,可選用口靈、銀爾通等口腔護理液,2~3次/d,如果是出現(xiàn)了真菌感染,應該要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每天要對患者展開有規(guī)律的口腔檢查,分析有沒有出現(xiàn)感染。鼻飼過程中,要將床頭升高30°,鼻飼之前要進行吸痰,避免胃管在咽部出現(xiàn)盤曲或者脫出,保證能夠在胃內展開鼻飼。進食的過程中,速度要控制好,不能夠太快,鼻飼完成后,要維持原位0.5h,不可以翻身、叩背、吸痰,避免出現(xiàn)嘔吐或者誤吸現(xiàn)象。意識、吞咽、咳嗽反射出現(xiàn)的時候要拔除胃管,取半臥位經口進食,將食物放入舌根處利于吞咽。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極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所以,要針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實施有效的護理對策,從而避免患者發(fā)生嚴重的呼吸道感染。
參考文獻:
[1] 邵振莉. PDCA循環(huán)管理降壓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率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