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應用替米沙坦對于臨床治療高血壓患者采取不同時間的療效影響。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今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疾病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甲組60例和乙組60例。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均采用替米沙坦,其中60例對甲樣本的服藥時間為上午8點鐘;60例乙組樣本的服藥時間為晚上8點鐘。替米沙坦使用劑量均為80mg/次,1次/日。經(jīng)過12周臨床治療后,對兩組的療效進行收集與分析。結(jié)果 甲、乙兩組的治愈療效都非常顯著,甲組治療有效率為93.3%,乙組治療有效率為95%,沒有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白天、夜間、24小時的血壓情況顯示,白天及24小時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均值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者夜間的舒張壓及收縮壓均值明顯高于乙組患者,有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對高血壓患者采取替米沙坦用藥的臨床治療中,不同時間給藥對患者血壓有一定影響,晚間用藥的有效性高于早上用藥。
關(guān)鍵詞: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10-001-01
文章通過不同時間對高血壓患者使用替米沙坦用藥治療的情況分析,討論由于不同時間給予替米沙坦對患者血壓產(chǎn)生的影響,進而分析對高血壓患者給予替米沙坦用藥最有效的時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今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120例患者,將樣本隨機分為甲組60例、乙組60例。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均采用替米沙坦藥物,應用相同劑量80mg/次,1次/日。甲組患者的給藥時間為上午8點,乙組患者的給藥時間為晚上8點。選擇樣本的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Ⅰ、Ⅱ級。排除樣本的標準:①患者在2周內(nèi)有過其他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情況。②患者同時存在腎臟功能疾病。③患者同時存在腦血管疾病。④患者同時存在冠心病。⑤患者同時存在糖尿病。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用藥前后進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分別記錄用藥前后的白天、夜間、24小時血壓均值等情況。
1.3 療效指標
通過對患者血壓情況的實時檢測,將患者的血壓情況分為3個不同等級——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是指24小時舒張壓均值下降超過20mmHg,或者患者血壓情況恢復到正常水平并且24小時舒張壓下降超過10mmHg。有效是指患者24小時舒張壓下降了10到19mmHg,或者患者血壓情況恢復到正常水平并且24小時舒張壓下降少于10mmHg。無效則是患者的血壓情況并未達到24小時舒張壓下降和患者血壓未恢復到正常水平。
同時分別收集了甲、乙兩組患者白天、夜間、24小時的血壓均值,考察兩組樣本的血壓情況存在的不同,為最終數(shù)據(jù)提供有效依據(j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收集到的患者血壓情況數(shù)據(jù),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患者基本情況分析
60例甲組患者中,男性34例(56.7%),女性26例(43.3%),年齡分布43至75歲,平均年齡(58±9.5)歲,高血壓?、窦壔颊?3例(38.3%),高血壓病Ⅱ級患者37例(61.7%)。60例乙組患者中,男性35例(58.3%),女性25例(41.7%),年齡分布42至77歲,平均年齡(59±8.9)歲,高血壓?、窦壔颊?3例(38.3%),高血壓?、蚣壔颊?7例(61.7%)。兩組樣本的基本信息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2.2 患者臨床療效觀察
經(jīng)過12周的臨床治療后,120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都有明顯的下降。甲組患者顯效26例,有效30例,有效率為93.3%;乙組患者顯效25例,有效32例,有效率95.0%。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有效率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
2.3 兩組患者的血壓均值對比
兩組患者白天、夜間、24小時的血壓值情況如表2所示。白天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均值沒有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夜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均值甲組患者明顯高于乙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4小時的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均值沒有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原發(fā)性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一種沒有明顯自覺癥狀,僅以血壓持續(xù)超過140/90mmHg為特征的慢性病[1]。替米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Ⅱ1型9(AT1)受體拮抗藥,具有高選擇性、不可逆地拮抗AT1受體,而不抑制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不影響緩激肽的效應;也不與其他激素受體和離子通道結(jié)合或產(chǎn)生阻斷作用,因而不影響包括心血管調(diào)節(jié)在內(nèi)的其它受體系統(tǒng)[2],對治療高血壓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通過對高血壓患者使用替米沙坦的不同時間進行分析,探討了在不同時間段對患者進行替米沙坦用藥對緩解病患血壓的影響。通過研究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白天和24小時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值比較接近,但在夜間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值呈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很明顯甲組患者的血壓水平高于乙組患者。上午8點鐘口服用藥的甲組患者與晚上8點鐘口服用藥的乙組患者之間呈現(xiàn)的夜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異表明,在夜晚用藥的控制效果好于在清晨用藥。因此,在對高血壓患者選擇替米沙坦用藥時,醫(yī)護工作者應該注意選擇在夜間對患者進行口服,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壓并預防病情的反復。
參考文獻:
[1] 戴俊明.原發(fā)性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0(3):143-145
[2] 郭歆.替米沙坦中國人群的遺傳藥理學研究[D].中南大學: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