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赴“龍城水鄉(xiāng)”沛縣參加“好人沛縣”的采風筆會了,我感覺特別爽。于是,我買了K16硬座火車票,想再坐一次火車,找找年輕時天馬行空的感覺。不料,這一舉動遭到了一片譴責。老伴指責我:“老都老了,還自找罪受。臥鋪多出的100元錢,家里又不是出不起?”
一張硬座票,惹來四面楚歌,但我真不在意。對待生活細節(jié),我個性生就是愛獨斷孤行,愛自討苦吃,因為少小年代遭的許多罪仍歷歷在目。現(xiàn)如今,有工作了,條件好了,雖然人也老了,卻不想貪圖安逸,有意無意地找些苦吃和罪受,覺得這樣才是自己,才像鄉(xiāng)下人,才不會丟掉父母“苦”的本色,才不會忘記莊稼人“苦”的歷練,才不會遠離田園生活。
8月4日15點30分,我從家步行到縣汽車站;17點10分,坐班車到達安康;17點30分,1元錢坐公交車到達安康火車站;18點10分,檢票上車。
重慶北至濟南的火車上,車廂內(nèi)過道已站滿人,好在我有座。車行至襄樊,上來母女倆,無座倚靠在座背邊,“媽媽,我想坐!”那小女孩扯著那女人的手央求說。我坐在車窗邊,扭頭看那小女孩的個頭還沒靠背高,大約三歲,那眼球、小嘴和機靈樣,真像我的小孫女兒。我沖她微微一笑,她立刻把臉藏進那女人的腿夾里。我明白了,她媽媽有交代,小孩不能和陌生人搭話。這是經(jīng)驗,也是教訓,機警的小孩信媽媽。那女人沒說話,只是把小女孩提起,讓小女孩的屁股坐在自己并攏的雙腳上,雙手輕護著女孩的雙肩。晚22點左右,硬座車內(nèi)的人都有些迷迷糊糊,站著的人隨著車速、瞌睡而東倒西歪?!皨寢?,我困了,想睡覺!”那小女孩又央求道。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想對那孩子說,我來抱著你睡會兒,可我沒能說,因為我估計那女人和那孩子都會拒絕?!皨寢專瑡寢?。我困嘛,我想睡覺嘛……”那小女孩不敢大聲說,可是眼眶流出了晶瑩的淚珠。我的眼在酸,我的心在疼,我坐著都那樣困倦和難受,可那站立了幾個小時的母女呢!我無奈,我實在是看不過意了,就把座位讓給了那母女倆,說自己想到車廂連接處透透氣,請她們先坐著,先讓孩子睡會兒,來了再換。于是,我就蹲坐在火車連接箱上下車的過道邊,著實地了回味了一夜年輕時擠火車的幸福夢,天明了,也沒再回到那座位上去。
8月5日10點10分,徐州車站到了,暈暈沉沉,無精打采的我出了站。
“大叔,您到哪?我們送您!”一個穿著灰色短褲,一個穿淺黃色T恤的兩個高大魁偉的小伙子,猛然矗立在我面前,驚醒了還在蒙眬狀態(tài)的我。這突如其來的架勢,讓我有些驚訝、毛骨悚然。腦海霎時翻滾出20年前在此地的一幕。
那是1993年的8月,我和同事到徐州出差,中午到站。剛下火車出站不遠,正在張望時,兩個壯小伙子突然一貼身,沒等我們反應過來,一個小伙子從我手中搶過行李,丟進后備箱;另一小伙子拽著我們倆上了出租車。初來乍到,只好順從而沒拒絕。去徐州市云興小學,本來就不遠,一會兒就到了?!败囐M50元,快拿錢!”跟車的小伙子看都沒看我們一眼,一邊惡狠狠地要錢一邊從車后備箱提出行李。50元是當時我們倆三天的補助費呢,那時我也年輕,就上前一步正欲與他理論,同事扯了我一把,我扭頭見那出租車司機就貼在我身后,那雙眼球鼓瞪得像牛卵子一樣。好漢不吃眼前虧,同事連忙掏出錢,車票都沒敢要。
那一幕似乎在今天重現(xiàn)?一出站,我就直愣愣地望著西邊,這情形還真有點汗顏。
這時火車站西邊有位老人跌跤了,穿灰色短褲的小伙子離開我跑去了。
“大叔,您是找汽車總站嗎?到哪里去,我給您指路!”穿淡黃色T恤的小伙子輕聲問我,但沒主動伸手來拿行李。此時,我緊張的心弦有些松弛,呆癡的思緒開始靈動,便謹慎地答道:“到沛縣,參加會議。”(當時很想以參加全國散文名家筆會來壯膽,但深知自愧不如,沒敢大言。)“哦,怪不得大叔老望著西邊,汽車總站就在火車站的西邊不到100米遠,到沛縣很方便,有直達車,半小時一趟,來,我送你。”說著他就伸手來幫我拿行李。我下意識地把手一縮,行李箱順勢就滑到我胸前,趕忙說:“行李不重,自己拿得起。謝謝你,小伙子,你快忙你的啥吧。”我仍心有余悸。
也許他看出我的心思,把手猛地一收回,有點難為情地說:“好吧大叔,你沿街走人行道,前面街口樓頂上就有‘汽車總站’的大招牌,再右轉(zhuǎn)100米就是車站大門了。”我順著他指的方向,仰頭就清楚瞅見了大招牌,我的心徹底放在心上了,連聲說:“謝謝!謝謝!”邊說便拉起行李快步而去。走出一段路,我回頭,他還在那看著我;到了大街口我正欲右轉(zhuǎn),再回頭望,只見那小伙子高高向我揮手,然后消失了身影。
輕松而順利地到了徐州汽車總站,但站內(nèi)仍是人海如潮,十個售票窗口都排成了長龍。到沛縣該排哪個窗口呢?猶豫不決的我,在車站門口徘徊不定。
“老爺爺,你是買票坐車嗎?”正愁的我,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跑到我身后,扯著我的手問。我轉(zhuǎn)身認真瞅了瞅她,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翹翹的嘴唇,黑黑的小辮,很可愛。我便彎下腰,撥動她的小辮子,毫無顧忌地夸著說:“好漂亮、好機靈的小朋友?。∧銌枌?,爺爺要坐車,要買票到沛縣去開會呀,你呢,和爸媽一塊嗎!”“對呀,我和爸媽也到沛縣去看我的爺爺婆婆呀!那我們就能一塊走啦!”說著說著,她就一蹦一跳地跑到隊伍前面去了。
活潑、乖巧、可愛的小女孩,我在心里感謝她為我定位了排隊買票的窗口。十條長隊,人就像蝸牛一樣移動著。在隊伍里,我迷糊著眼,打著盹,腳跟沉重地挪動著步子。不一會兒,耳邊隱約傳來“老爺爺,老爺爺,你的車票!”朦朧中感覺到是剛才小女孩的聲音,她是在叫誰爺爺呢?腦子正猜想,“老爺爺,老爺爺,你的車票!”那小女孩的聲音越來越近,一蹦一跳的腳步越來越近。等我使勁睜開眼簾時,她手中的車票已塞進我的手心了。我還不知是啥事,“快走,快走,爸媽在進站口等著我們呢!”小女孩連拉帶扯地把我拽出隊,向檢票口奔去。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心甘情愿、精神快樂地隨她和她的爸媽進了站,上了車。
空調(diào)直達車,票價19元,小女孩的爸爸樂意地收了我付的車票錢。車上,小女孩系上了安全帶,她們一家三口正好坐前一排,談笑風生地說著:到婆婆家想啥、問啥、做啥、干啥等等,那濃厚的親情真讓人羨慕,我坐在后排想搭句感謝的話都插不上言。
我靜靜坐那,沉思,不理解。這一家三口為什么會那么友善友好?為什么會那么真誠地對待一位年老的陌生人?同樣是徐州站,出租車服務(wù)今夕為什么差異那么大!同樣是徐州人,處人待事為什么今夕會有“刮目相看”的巨大變化呢?
汽車已駛出車站,進入城市大街。我坐在車上,想在車上看看徐州城的新面貌,就撩開窗簾,透過車窗,一抬眼,那十字街口樓頂上大宣傳牌上的“學好人沛縣,建文明徐州”的十個紅色大字,耀眼奪目。我情不自禁的、心悅誠服地向這幅標語恭敬地點頭致意。
我感慨,有機會參加“中國夢——好人沛縣”全國散文名家筆會,多么榮幸?。?/p>
人雖然還未到沛縣,可“沛縣好人”的形象已深深烙在我的腦海里。
沛縣的色彩
我是第一次來到沛縣的。
第一眼,不是雄風恢弘的漢武氣勢,而是這里的好人文化。古往今來,世人對好人的認識不一而足,但有一點卻是共同認可的,那就是這個“好”,絕非自我感覺,而是別人感受到的“好”。
在沛縣新城區(qū)會議中心小禮堂,在徐州市電視臺制作的《走進好人沛縣》的新聞紀錄片中,十位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稱號和登上中國好人榜的沛縣好人,依次上臺展示風采,座無虛席的禮堂不時發(fā)出陣陣震耳欲聾的掌聲。八旬兒媳精心護理百歲婆婆30多年的農(nóng)村普通婦女張公蘭;29年義務(wù)守望管理抗日烈士墓園的張悍華;細心照顧半身不遂的母親和癱瘓的岳父岳母3位老人10多年的黨校教師劉慶超;9歲就失去母親,父親精神失常,奶奶年邁多病,幼小起就肩負偏遠鄉(xiāng)村貧困家庭生活重擔、同時刻苦學習的謝長玉……那一幕幕真實動人的記錄,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平凡事,一個個令人驚嘆的作為,一處處讓人震撼的場景,我的心靈被洗禮,我的情愫被融化,我的眼眸已淚染。一個個平凡的面孔匯聚成了“沛縣好人”的群像,“好人沛縣”群星更是形成了獨特的“沛縣現(xiàn)象”,成為沛縣大地公民道德建設(shè)豐碩成果的縮影。好人沛縣,我的深刻記憶。
好人文化彰顯城市之美?!斑x好人立足群眾,讓好人走進百姓,用好人引領(lǐng)文明”,沛縣把原來的中心廣場改造升級為“好人廣場”,這一善舉、義舉、正舉、明舉讓我感慨不已,心領(lǐng)神會,受益匪淺。踏入好人廣場,一幅寬厚竹卷式的《好人賦》映入眼簾,“泱泱華夏,勝跡樁樁……山河薈蔚,萬物悠悠葳蕤;人間至愛,眾族濟濟生輝。炎黃子孫,孝至善萬代豐碑。好人好事,聞之感慨,觀之慕羨。助人為樂,鑄造民族靈魂,造就八方共和……”一字一句寓意深刻,教化深遠。廣場主雕《仁愛互助》,以抽象飄逸的兩個人形,一個簡單的擁抱,包含了無盡的關(guān)愛;造型又如兩人伸出的右手,去擁抱愛,去幫助人;其主雕基座刻有沛縣“好人”標準:孝老愛親、明禮誠信、樂善好義;“好官”標準:厚德愛民、勤廉務(wù)實、公道正派。一大片綠蔭草坪上,有平民銅塑張公蘭、孫沛麗、劉慶超、謝長玉4位全國好人模范的小品,讓凡人善舉成為尋常之事,讓好人有好報,讓“做好人”成為社會風尚,讓“做好官”成為黨員干部的功德準則,好人廣場處處彰顯著好人沛縣精神。文化沛縣,我的激情贊嘆。
一群好人帶來滿城新風。沛縣這座龍城水鄉(xiāng)的文明價值觀,正是因為一群普通人的平凡善舉,而得到精彩詮釋。好人引領(lǐng)道德風尚,好人滋潤社會向善。在徐州市沛縣這座盛產(chǎn)“好人”的城市里,來自不同行業(yè)、不同領(lǐng)域的道德風尚倡導者,或以一己之力幫助一個群體,或默默地付出撐起一個脆弱的家庭……沛縣第一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生命的煤礦工人馬吉國,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大屯煤電公司已經(jīng)有680多人自愿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行列中。19歲的張?zhí)K東,父親去世留下銀行10萬元貸款,他一面打工掙錢,一面四處借錢,說服親人變賣全部家產(chǎn),硬是按期還清了貸款,父債子償,堅守誠信,他做到了。石樓村村民時貴榮,三十年如一日,既要照顧殘疾的丈夫和年邁的公婆,還要照顧百歲便秘的外祖母和80歲的母親。生活清貧,失財不取,做了近20年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朱麗麗,不僅常年認真清掃她所管轄路段,而且30多次撿到裝有現(xiàn)金、銀行卡的錢夾和手機,都及時尋找交還失主。與朱麗麗一樣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還有劉勝英、郝敬霞拾到1.5萬元巨款物歸原主……
一群好人,一城感動。一個個看似平常的“小愛”之舉,奏出了守望相助的大愛樂章。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一個個平民英雄的善舉撼動著人們的心扉,一大批“沛縣好人”與道德楷模,讓這座文明城市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風采。
向好人看齊,內(nèi)化于心;與善良同程,外化于行。從“好人沛縣”采訪受到的啟迪:盡管好人難做,但站在人生的高度上俯瞰,“世上還是好人多”。好人不受地域的局限,跨區(qū)、跨省、甚至跨國,每天都在我們的人生中不斷地傳承著。也許好人沒錢,但一定清白;也許好人沒勢,但一定仗義。好人能夠給人誠心的幫助,好人能夠給人貼心的依賴,好人能夠讓人真心地尊敬,好人能夠讓人永遠地懷念。好人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梁,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決定因素。
“中國夢·好人沛縣”散文筆會中的采訪、學習、參觀,讓我特別喜愛這座城市的色彩,這座城市滲透出的最高境界——好人色彩。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