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進入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以及國務院開始重視普通高校公共藝術,并且教育部已經(jīng)多次發(fā)布文件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進行監(jiān)督以及檢查,最終使得高等學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然而,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從而使得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仍然處于一個初級階段。
關鍵詞: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評價體系;模式;改革;構建
一、構建創(chuàng)新藝術的教育模式
傳統(tǒng)的藝術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課堂經(jīng)驗灌輸為主,并且課堂氣氛比較嚴肅。然而藝術的教育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創(chuàng)新的教育模式。所以,普通高等公共藝術教育要不斷吸取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相關成就,不斷促進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
(一)綜合運用藝術手段
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要將藝術中的某一學科作為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并且要將其他的藝術學科以及非藝術的學科的相關知識與藝術中的某一學科結合起來,最終能夠促進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二)運用綜合藝術形式
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要運用歌劇、舞劇、音樂劇、戲曲、中國樂舞以及影視藝術等。通過將多種藝術的結合,從而能夠使得普通高校公共藝術的教學內(nèi)容得到豐富。
(三)創(chuàng)建學科交跨機制
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普通高校要將藝術領域與非藝術領域結合起來,從而能夠使得藝術向著非藝術領域發(fā)展,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藝術領域的范圍,而且能夠使得高等院校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公共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在普通高校開設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可以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并且也是藝術教育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在普通高校中開展藝術教育,不能夠使得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及靈魂的鍛造功能結合起來,而且能夠充分結合藝術教育的教育功能,最終能夠促使大學生不斷塑造自己的情感以及靈魂。除此之外,在普通高校中開展藝術教育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而且也能夠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意識,最終使得大學生的抽象思維以及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在普通高校開設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從而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主流文化,從而引導學生參與到藝術教育中,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受到美的教育,最終能夠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不斷推動社會文化的發(fā)展。
三、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在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公共藝術課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成為普通高等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在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中,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是一個中心環(huán)節(jié),從而能夠使得大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素質得到提高。然而,在我國一些高校的組建時間比較短,從而在辦學層次、辦學水平以及辦學條件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公共藝術課程中,課程結構、教學模式、評價機制以及師資結構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嚴重阻礙了公共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在公共藝術教育體系中,主要限定的選修課程主要包括:音樂鑒賞、美術鑒賞等八門課程,然而由于不完善的課程結構、單一的教學模式、開課的隨意性較大、較短的課程課時,從而嚴重阻礙了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在一些由于缺乏健全的公共藝術體制以及缺乏專門的機構設置,從而使得公共藝術教育課程不能夠取得較高的教學效果。
四、解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過程中問題的措施
(一)建立公共藝術教育機構
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過程中,通過不斷建立規(guī)范化的藝術教育管理機構,從而能夠使得公共藝術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最終使得藝術教育管理機構成為公共教育快速以及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在建立公共藝術教育機構的時候,各個高校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并且要設立公共藝術教育中心。與此同時,高校應該不斷明確公共藝術教學的地位,從而使得公共藝術教育成為獨立的公共藝術教育機構。高校在建立公共藝術的教育機構的時候,要加大投入完善公共藝術教育的設施,并且要建設高素質的公共藝術教育教師的隊伍,從而使得公共藝術教育科研的獨立性以及科學性得到保證。
(二)合理規(guī)劃教學課程
目前,公共藝術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公共藝術教育主要是以任意選修課、限選課的形式,從而不能夠使得高校公共教育面向全體的學生。為了能夠使得公共藝術教育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第一,高校要設置公共藝術的必修課程,并且要將一些藝術基礎性知識以及理論課程設置成為必修課,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具備一定的藝術基礎,最終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第二,要對課程進行嚴格的把關,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從而能夠使得每一課程能夠達到相關的指標。
(三)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因材施教
在公共藝術教學過程中,由于每一位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從而能夠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學習到相關的內(nèi)容。教師通過設置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得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得到提高。在公共藝術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從而要不斷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五、結語
在藝術教育中,不僅要靠學校以及教師的努力,而且要依靠教育行政部以及社會共同關注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與此同時,藝術教育的教學設施要不斷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普通高校在藝術教育要不斷進行改革,從而使得逐步建立完整的藝術教育體系,最終能夠為我國培育更多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慶青.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管理模式探微[J].藝術教育,2010(08):67-68
[2]田世英.對普通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幾點認識[J].中國高教研究,2010(11):82-83
[3]楊賓.深入開展藝術教育促進大學生文化素質全面提高[J].中國冶金教育,2011(01):46-47
【作者單位:成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