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調(diào)公平、公正和遵守規(guī)則的競爭精神,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積累起來的這種良好體育道德可以逐步滲透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日復一日潛移默化,使學生養(yǎng)成正直和誠實的品質(zhì)。
體育活動競爭合作意識體育道德承受能力體育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競爭。在體育活動中,時刻都存在著競爭,既有自我運動能力的挑戰(zhàn),也有與他人的較量;既有個人間的競爭,也有團隊間的比賽。競爭的結(jié)果總是有勝有負、有贏有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用健康的競爭心理和良好的體育道德去對待不同的結(jié)果,是放在我們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一、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就要樹立學生正確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體育活動既激勵人們追求勝利,也鍛煉人們不怕失敗和承受失敗,而后者的意義更巨大。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多種形式的競賽,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形式的競賽中競爭與合作意識,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競爭與合作,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在競爭中磨練,經(jīng)受成功和失敗的考驗。例如,在課堂教學比賽中,“兩人三足跑”這個體育游戲最能體現(xiàn)合作的意義,在比賽中用固定隊友的方法比賽,就能發(fā)現(xiàn)合作好的學生就快、就能勝利。而合作不好的學生則慢,比賽過程就老出問題,就會失敗。通過這個體育游戲,體育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找到成敗的原因——合作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也可以就此事繼續(xù)引導學生,讓他們再次合作練習、比賽,就可能有不同的結(jié)果。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及時進行自我總結(jié),懂得合作的意義。
教師要及時總結(jié)比賽的情況,要學生正確對待輸贏。贏的同學要戒驕戒躁,力求更大的進步。輸?shù)耐瑢W跌倒了再爬起來繼續(xù)前進,幫助他們認識到只有那些因為落后一蹶不振的人才是真正的失敗者。認識到只有既敢于競爭,又善于合作,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化。
二、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就要強化規(guī)范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
體育強調(diào)公平、公正和遵守規(guī)則的競爭精神,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積累起來的這種良好體育道德,可以逐步滲透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日復一日潛移默化,養(yǎng)成學生的正直和誠實的品質(zhì)。例如,在排球游戲——墊球走往返接力比賽中,如果教師不講比賽規(guī)則,而要學生先自主探索時,就能看到學生的各種各樣的練習。有的學生一步一墊球,慢而穩(wěn)定的進行。有的學生墊球又高又遠,三下兩下就到頭了。還有的學生球掉了,在哪里撿到就從哪里再墊的,如此等等,什么情況都有,所以就要先讓學生知道這個比賽的規(guī)則,一步一墊球,如果球掉了,必須撿球后在掉球處繼續(xù)墊球,墊球的高度要高于頭,用時短者贏。在這樣的統(tǒng)一規(guī)則下,學生進行的比賽才是公平、公正和有可比性。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教育學生在競賽中,要遵守規(guī)則,尺度一致的比賽,要通過公平的競爭來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要求學生遵守規(guī)則、尊重裁判、不過分計較勝負等。教師還要在體育活動后及時總結(jié),讓學生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學會識別什么是符合或違背體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為,怎樣去改進自己不合適言行,的從而養(yǎng)成自覺維護體育道德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就要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競爭的重要意義在于競爭的過程中參與者得到的各種心理體驗與心理調(diào)整,特別是在緊張落后的情況下,心理承受能力更能得到鍛煉與提高。例如,在較大的體育競賽和競爭激烈的比賽中,學生就會覺得勝負的意義大不同,有的學生比賽名次好點,就會興高采烈、欣喜若狂,反之就可能唉聲嘆氣、痛哭流涕。學生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了教育的現(xiàn)狀:我們是追求完美的,老是要求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終,要是學習就要滿分,要是比賽就要得第一名,從而讓學生們對比賽的結(jié)果太過重視,這也是我們家長和老師長期誤導的結(jié)果。體育教師要好好利用體育活動趣味性和多樣性加以引導,要學生享受體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體驗。
體育活動中每時每刻都有第一、第二……每個學生不可能體驗都是第一、成功,所以體育活動利用其競爭性,利用其不斷產(chǎn)生的勝負結(jié)果,讓每個學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勝利,并感受勝利帶來的自信和失敗帶來的遺憾,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最終改善學生的心態(tài),達到提高其心理承受力的作用。
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是具有差異性的,心理素質(zhì)較差對學習和生活都是相對不利的。如果從小對失敗的承受能力差,經(jīng)受不起挫折,不能正確對待失敗和落后,長大后就難以適應激勵的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體育活動始終伴隨著克服困難的信心和頑強性、受挫時的勇氣和知難而退的堅持性,這一系列的心理體驗,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勤奮、勇敢、頑強的個性品質(zhì)。因此,體育教師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的同時,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以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力。
四、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就要讓學生認識到過程和結(jié)果同樣重要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的第一方面就是“運動參與”。從這一點來看,體育與健康的新課改中“以人為本”,重視體育參與過程教育。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獲得體育基礎(chǔ)知識和運動技能,并在相互的學習和競爭中取的進步。例如在立定跳遠的學習和比賽中,有的學生在相互的比賽、競爭中老是落后于別人,自己可能會有些沮喪,或是沒有了自信心,但是從縱向來看,每個學生在學期末的測驗中各項成績都是逐步提高的。從而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提高體育與健康學習興趣,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體育活動中。
要讓學生認識過程的重要性,就要體育教師在學期開始時對學生講清楚學期或?qū)W年的學習成績評價時,不只看學生的最終成績,而應全面評價,尤其把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評價放到重要地位,教育學生學習的過程、付出的努力同樣重要,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運動能力差的學生的后顧之憂,使其積極主動投入的體育活動中,取長補短,不斷進步。長此以往,每個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競爭,在競爭中學習,抱著“勝負乃兵家常事”,享受體育比賽的刺激、享受競爭的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科學的生活方式。
通過體育活動,學生能夠體驗到競爭、合作、勝利、失敗,等等,體育教師應善于利用這一有利的資源,使學生學會理解與尊重他人,并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合作精神,遵守規(guī)則,尊重裁判,勝不驕敗不餒。學生用健康的競爭心理和良好的體育道德去面對體育比賽,去面對未來的人生。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