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就如何上好綜合實踐課從選好主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在活動課的作用;綜合實踐課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綜合實踐課中教師的“角色”;注重評價,激勵學生進一步探究實踐活動幾個方面闡述了幾點體會。
小學綜合實踐課新課改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其內(nèi)容的選擇和組織就是圍繞學生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三條線進行開展的,重要的是它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fā)展。在上綜合實踐的教育教學中,我不斷總結(jié)、反思,并不斷地思索著:如何上好這一門課?經(jīng)過多年時間的實踐、探索,我認為要上好這一門課有以下幾點膚淺的體會。
一、選好主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具有促進學習的作用,而且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時,確定主題很重要,應選擇同學們感興趣,貼近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對祖國未來的企盼,就可以吸引他們?nèi)ニ伎?、去探索、去?chuàng)造。剛開始上這一門課時,學生一點都不喜歡。甚至有的學生故意請假不來上課。為此我傷痛了腦筋,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校領導和同事的指點下,我開始找這一部分同學進行交心談心,他們也向我敞開心扉、直言相告說:“老師,我們對你要求的調(diào)查、采訪的內(nèi)容一點都不感興趣,你能不能換一個我們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呀!”他們的一番話對我觸動很深,我突然茅塞頓開。馬上動手找更多的同學了解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同學們的群策群力下,一個以他們自己商討出來的課題誕生了,課題一出來,同學們都積極踴躍查閱資料,進行采訪??吹揭郧皩@一門課不感興趣的同學,現(xiàn)在表現(xiàn)得如此認真、主動。我真正感觸到了“興趣才是真正的老師”這一名言的含義!
二、信息技術在活動課的作用
活動的主題一旦確定下來,在“實施”階段,就會開展各種調(diào)查與采訪以及查閱資料的活動,就需要同學們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完成。在這里我主要講一下信息技術在活動中的作用。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創(chuàng)造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環(huán)境。活動課程的重點是實踐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因而教學中更需要讓學生參與各項實驗、練習、操作。對于一些不便在教學中直接讓學生參與的活動,我們可以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出一種模擬的參與性學習環(huán)境。如“我們的校園”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未來校園的設計,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把他們理想中的學校在電腦上模擬出來。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F(xiàn)代媒體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式的學習,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個別化學習。并能幫助困難學生克服因群體化教學時不樂意提問、不樂意解題(害怕回答錯誤后受同學譏笑)、不樂意討論等習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能幫助優(yōu)良學生涉及更多更廣的知識。課后反饋型的課件可進一步讓學生自主地加深理解的深度,解決遺留的問題與困難,讓教師能更清楚的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網(wǎng)絡化的教學更加有利于個性化學習,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需要進行學習。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利于豐富學生的信息資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的知識,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網(wǎng)絡,快速、方便地獲取我們所需要的文字、音像等資料。為此,我還對部分孩子進行了上網(wǎng)知識培訓:如搜索站點擊出關鍵詞的方法查找相關資料,對獲取資料進行復制、整理和打印。
三、綜合實踐課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qū)別于其它學科課程最根本的區(qū)別是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而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腦動手,通過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直接經(jīng)驗,從而擴大視野、拓寬知識、技能,提高各種能力,進而促進探索、創(chuàng)新。因此對于能讓學生親身體驗的實驗或外出參觀可以學習的課程一定不能忽略,而絕不能在屋檐下“暢所欲言”;能親手操作的一定要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只有這樣綜合實踐課才無愧于開設這門學科的智者們。
四、在綜合實踐課中教師的“角色”
剛開始上這一門課時,我真把握不住自己到底充當一個什么的角色!通過近二年的摸索,我認為在綜合實踐課上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老師不僅只起一個引導者和指導者的作用,而更應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因為老師的參與,會讓學生感到他們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隨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們?nèi)ブ匾?、去認真體驗的事;老師的指導又會使學生們少走彎路,可借鑒老師已有的經(jīng)驗幫助他們更快地獲得成功。
第二,對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師應給予贊賞,讓他們的自信轉(zhuǎn)化為行動,促使他們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學”循環(huán)。但當學生在活動中遇到挫折時,老師應嘗試用“挫折教育”讓學生品味人生,鼓勵他們勇于面對失敗,培養(yǎng)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質(zhì),為筑起他們的人生之塔奠定結(jié)實的基礎。
第三,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式的活動方式(觀察、調(diào)查、制作、實驗、操作等)、多樣式的表現(xiàn)方式(語言、畫圖、動作等),重視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四、引導學生活動不斷延伸和擴展,與家庭、社區(qū)結(jié)合,與各學科結(jié)合、向縱深發(fā)展。
五、注重評價,激勵學生進一步探究實踐活動
在具體評價時,教師可通過觀察,采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他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積極性等表現(xiàn),并將其作為評價他們的標準,盡可能地抓住他們的閃光點。與此同時,更要注重多元評價,通過討論、協(xié)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通過調(diào)動他們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他們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特別是重要的細節(jié))投入到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與思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為,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這樣更有利于開展下一次的探究實踐活動。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程的亮點,也是新課程的難點,對我們教師來說更是一門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如何上好這一門課,需要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理念,“路漫漫其休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