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訓練課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我們的教學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以下是授課當中用到的主要的幾種教學方法。
1.講授式教學法
通過口頭、板書、ppt等形式將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可以用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生平當中的小故事導入增加講授的趣味性,整個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注重有效的提問在講授式教學中的重要性。
例如:《漁光曲》這堂課,這首歌本是30年代一部同名電影《漁光曲》的主題插曲,那么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電影來欣賞和學習歌曲,邊看邊來講授這首歌曲本身要表現(xiàn)的電影內容,以及歌曲本身的曲調和創(chuàng)作背景,來引出歌曲的作者。再用ppt來展示歌曲作者的照片、生平,并通過講授曲作者任光的一個小故事,來豐富課堂內容,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度。教師可以用一個個短片、視頻和小故事來向學生傳授本應該枯燥的理論知識。
2.情景式教學法
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
例如:《敖包相會》等民歌當中的男女之間的對唱;《黃河對口曲》中王老七和張老三兩位老漢的對話;《黃水謠》中鬼子打來之前黃河岸上美好情景的段落與鬼子打來之后凄慘和悲涼的情景的對比;歌劇選曲《紫藤花》中涓生和子君的對唱。都可以讓學生們分角色完成演唱,增加學習興趣。
3.參與、體驗式教學法
根據(jù)學生們學習到的知識,通過實際體驗和參與,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教學內容,使學生們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歌曲的演唱形式當中講到了輪唱,先拿出《保衛(wèi)黃河》這個輪唱的典型代表,其中的一段進行排練和學習,體驗一下什么是輪唱。接著再講輪唱的定義,輪唱是由兩個、三個或四個聲部演唱同一個旋律,但不是同時開始的齊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節(jié)出現(xiàn),形成此起彼落,連續(xù)不斷的模仿效果。通過參與、體驗完整個的演唱之后,就會很容易理解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
4.啟發(fā)式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平時上課老師排練歌曲的形式和規(guī)律,調動學生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她們分組自己排練歌曲。
例如:《掀起你的蓋頭來》是一個三段歌詞的分節(jié)歌形式,整個歌曲是一個節(jié)奏歡快的旋律,我在排練的時候,卻把歌曲分為四段,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男生唱;第三段男女齊唱,但是情緒變?yōu)榫徛氖闱榈?;第四段男女齊唱重復第一段歌詞,情緒變?yōu)榭焖俚?、更加歡快的。再學到類似于這樣的分節(jié)歌形式的歌曲時,便會啟發(fā)學生們用合理的形式和規(guī)律來自己排練歌曲,然后進行分析和對比。在最后的結業(yè)考試當中也會讓學生們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和所學的歌曲,自己排練出不同的作品。
那么教學方法只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一些方式與手段,雖然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但是教學方法還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這幾種教學方法的教學特色有以下幾點:
1.注重聲樂教學的實踐性
2.實踐和理論達到最好的結合
3.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
4.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