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屬茄科辣椒屬作物,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是傳統(tǒng)的主要蔬菜品種。辣椒成熟果可鮮食,還可腌漬、干制、磨醬、粉碎加工、冷凍脫水加工,是外銷和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
1.辣椒的特性
辣椒根系不發(fā)達,主要表現(xiàn)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長緩慢,直到2~3真葉時才有較多二次側(cè)根。露地栽培時株高多為40~60cm。辣椒花為雌雄同花的兩性花,自花授粉,天然雜交率在10%左右。果實為漿果,圓錐形,辣椒種子呈扁平狀、微皺、腎狀,為淡黃或乳白色。種子壽命一般為5~7年,但使用年限僅為2~3年。
2.育苗
2.1種子處理 辣椒每畝用種40~50g,陽光下曬種2~3天,放入5~6倍的清水中浸泡3~4小時,然后按比例用根腐消或農(nóng)用鏈霉素浸種,漂洗干凈后即可播種。
2.2營養(yǎng)土的配制 用3年內(nèi)未種過茄科蔬菜和馬鈴薯的肥沃田園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機圈肥破碎過篩后,按7∶3的比例混合均勻,同時每m3營養(yǎng)土中均勻加入1kg磷酸二銨和100g50%多菌靈。
2.3播種 播種前一天,苗床澆透水,水滲透完后床面鋪一層薄薄的細土,然后撒施2/3的藥土(每m2用50%多菌靈8~10g混合細土3kg),播種完畢再撒施剩下的1/3藥土,然后覆蓋營養(yǎng)土0.5~0.8cm,用噴霧器噴透水再蓋上稻草及薄膜。
2.4育苗時間 春季栽培,育苗時間2月份育苗;秋季栽培,在6月中旬~7月10日育苗。
2.5播后管理 播種后出苗前不通風(fēng),盡量提高棚室溫度,注意夜間保溫,使地溫在20℃為宜,促進早出苗。苗出齊后,揭掉地膜。從齊苗到真葉頂心,要增加光照時間,適當通風(fēng)降溫,晝溫最高不超過30℃,夜晚保持室溫15℃左右,地溫控制在20℃左右,以促進根系發(fā)育,防止地上部徒長。
3.定植
在溫暖的晴天,選腳短、莖粗壯、節(jié)間短、直立而不彎曲、葉色深綠的健壯幼苗定植于大田。在定植前一天,將床土充分淋濕,取苗時盡量多帶點泥土,以減少對根部的損傷,栽植深度以幼苗子葉齊土為宜,定植后立即澆足定根水。
4.肥水管理
4.1追肥 辣椒苗期需肥量不大,主要集中在結(jié)果期。門椒采收之前,不僅植株不斷增長,而且第二、三層果實(對椒和四門斗)也在膨大生長,上面陸續(xù)開花座果,此時是追肥的關(guān)鍵時期。當門椒長到3cm時結(jié)合澆水進行第一次追肥。肥料應(yīng)以氮、鉀肥為主,畝追施量為每次尿素10kg,生物鉀肥10kg(或磷酸二氫鉀5kg、或硫酸鉀5~10kg),也可澆灌充分腐熟稀糞2000kg左右。
4.2澆水 定植前澆坐底水,定植時澆緩苗水,隨后每天在葉面噴霧可加快緩苗,初冬定植時,底墑好的緩苗可不澆水,直接進行蹲苗;春前定植的,緩苗后在膜下淺溝暗澆1~2次水,再進行蹲苗,直到門椒膨大生長后與追肥配合選擇晴天正式澆第一次水,以后根據(jù)生長和天氣變化,采取小水勤澆的方法進行澆水。
5.主要病害防治
5.1種子消毒 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清水預(yù)浸10~12小時,再用1%硫酸銅液浸種5分鐘,拌草木灰。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劑或0.1%的20%甲基立枯主磷乳油浸種12小時,洗凈后催芽播種。
5.2辣椒炭疽病 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5.3辣椒瘡痂病 選用植霉素4000~5000倍液,14%銅氨絡(luò)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溶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7天噴一次,共2~3次。
5.4辣椒日灼病 根外追肥,看果后噴灑1%過磷酸鈣或0.1%硝酸鈣,5~7天噴一次,連噴3次。
5.5辣椒猝倒病 出苗后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
5.6辣椒立枯病 移栽后立即用藥液灌根,以后每隔10天灌一次,連續(xù)3次。每次每株灌藥量分別為100mL、150mL、250mL。藥劑采用20%甲基立枯靈乳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
6.主要蟲害防治
棉鈴蟲和煙青蟲。在現(xiàn)蕾或初花期可用生物復(fù)合殺蟲劑500倍液噴霧;小地老虎: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茶黃螨。在幼蟲盛卵期或田間出現(xiàn)為害狀時,用40%鋅硫磷1000倍液噴霧;蚜蟲。用40%樂果劑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