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舒蘭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土地資源緊缺和城市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加強土地資源保護,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擺在國土資源工作者眼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需要共同探討。
1.舒蘭市建設用地現狀
截至2010年,全市建設用地總量為23105.75公頃,20年間增加了8223.25公頃,平均每年增長411.16公頃。而同時期未利用地總量由12029.47公頃減少到678.86公頃,且這些未利用地分布零散,無法組織實施大規(guī)模的土地整治項目。新增加耕地速度遠遠滿足不了舒蘭市建設用地增加的需要。為了解決占補平衡的矛盾,保證耕地總量動態(tài)平衡,土地整治迫在眉睫。
2.全市建設用地存在的問題
2.1 土地結構不平衡,農地和建設用地矛盾突出 推進工業(yè)化、城市化不可避免要占用一些土地,但以犧牲農業(yè)用地來發(fā)展經濟推動城市化進程且盲目又危險。近年來,亂占濫用耕地,嚴重浪費土地的問題已經達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一些地方不具備條件,未經批準盲目興建開發(fā)區(qū)。一些項目建設盲目輔攤子,建寬馬路,建廠房,有的還建住宅,占用大量城郊良田。還有不少企業(yè)盲目圈占耕地,搞花園式廠區(qū),廠房應該建多層的卻建單層,占地多,產出少,有的占地幾百畝、上千畝搞園區(qū)。一些地方為了把商招來,完成招商任務,不惜一切代價滿足開發(fā)商提出多占地的不合理要求,壓低地價。這些問題導致耕地越占越多,土地利用率越來越低。
2.2 土地利用率低,閑置浪費嚴重 近些年來,由于多數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在家大多數是老、弱和婦女,生產粗放,效率非常低。還有的耕地耕種不上被撂荒,同時化肥、農藥過度使用和有機肥的不斷減少,使地類等級下降。多年來,由于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被破壞、毀壞比較嚴重,加之還有些地方人畜飲水與農用灌溉間矛盾,農田灌溉得不到重視,各種水利設施的使用和灌溉率也有下降趨勢。林業(yè)資源缺乏有效的管理,還有些地方存在“重種輕管”的現象,植樹造林成活率低,山林被野火燒了又燒,多數成了荒山,非農用地逐步吞噬著耕地,耕地面積有下降趨勢,所以,許多地方造成土地利用率是非常低。
2.3 土地管理不善,造成耕地浪費嚴重 盡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國土資源部門執(zhí)法力量不足,一些地方從局部眼前利益出發(fā),開發(fā)利用土地,致使亂占濫用土地嚴重,許多基建項目用地不報請批準或先用后報,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居民點占地嚴重。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民的生越來越富裕,農民建房屋的面積越來越大,建房檔次越來越高,個別農戶未經批準,私自建房,有的建在自己承包地中間,占用大量耕地,致使房宅地周邊土地無法耕種,造成極大浪費;開采礦產不及時復墾,尾礦不合理堆積,采礦廢棄物壓占土地,也會破壞大量土地。地下礦藏(如煤炭、地下水等)開采,會引起地面下沉或塌陷,此類現象時有發(fā)生,使大量土地遭到破壞,無法耕種。
2.4 政府保護耕地的政策措施缺乏激勵機制 政府對現有耕地的保護措施是限制農田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審批辦法。《土地管理法》對違法占用耕地,規(guī)定了應承擔的法律后果。然而,受到利益的驅使,個人、集體甚至地方政府違法占用耕地,違法批地,占好地的現象屢禁不止。究其原因,是保護現有土地的政策缺乏激勵機制,耕地利用的收益低,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有的農民甚至在宅基地上做文章,通過違法占用耕地建住宅,違法買宅基地,獲取暴利?;鶎诱疄榱顺鲂б妫岣哒?,非法占地,甚至一些人利用手中權力肆意侵占,倒賣土地,損公肥私。
3.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對策
3.1 開發(fā)土地利用途徑,進行土地整理提質 興修水渠和機耕道,進行改土造田,不斷提高地類等級?,F存在的許多水利設施都是上世紀50、60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有很大一部分處于半癱瘓狀態(tài)。對現有的山塘、水庫蓄水能力差,年老的水渠、水溝加固維修。對那些通水能力差,一路漏水的河道、水渠堤壩進行加固。水溝進行修復或改建整修,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興修一些山塘、水庫、水渠、水溝,以提高灌溉能力。在田間地頭修建一些機耕道,方便農機田間作業(yè),以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效率。對土地進行整理,平整田土,提高機械化水平,改土造田,改造中低產田,提高耕地等級。
3.2 加大土地流轉,提高土地產出效益 鼓勵把那些耕作力不從心的荒廢的土地流轉到有能力的、機械水平高的農戶手中。有些農戶因老、弱、病、殘,無能力耕種承包田,也可以承包給有能力耕種或機械化水平高的農戶手中,農戶剩余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在家從事二三產業(yè),多數土地流轉后實現產業(yè)化、機械化、規(guī)模化經營,生產的產品可以通過創(chuàng)品牌、網絡等方式進行銷售,比起自己剩余產品賣不出去或賣不上價要好得多。因此,在保證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鼓勵土地流轉。
3.3 加強植樹造林,完善保護管理機制 林業(yè)資源可以保住水土流失,也可以影響小氣候,還是筆不小的財富,而不少地方對植樹護林不夠重視,對森林進行掠奪式采伐,參天大樹所剩無幾,所剩部分樹林被許多村為了公益事業(yè)而被賣砍伐掉。近年來,許多地方實行退耕還林,卻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被野火燒了一遍又一遍,出現了“年年還林不退林”。因此,提高森林覆蓋面積是許多地方當務之急,而且為提高森林的覆蓋面積必須植樹與護林相結合。在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時,同時也必須加大護林管理機制,提高植樹造林成活率。林業(yè)部門要嚴格審批制度,堅決杜絕批少多砍、批次砍好及毀林開荒等現象的出現。
3.4 加強建設用地管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城市建設離不開規(guī)劃,城市規(guī)劃主要內容是土地使用,舒蘭市建設用地不足,城市建設需要占用大量耕地,所以建設用地的管理同樣離不開規(guī)劃。一是要加強全市建設用地管理。在城市規(guī)劃內進行建設的需要申請用地的必須經土地部門和相關部門的審批批準后方可施工。要規(guī)范批后管理,強化批后管理關鍵把握好兩點,一是跟蹤管理關。對經批準的建設項目,每個環(huán)節(jié)要嚴格檢查,加大監(jiān)察力度,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二是驗收關。工程完工后,及時組織環(huán)保、消防、園林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發(fā)給驗收合格證,驗收不合格房產部門不予辦理房屋產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