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是那樣的鮮活靈動,色彩是那樣的青翠欲滴,如同一塊碩大的果凍,從天而降,撲面而來,不由分說地將你囫圇兒包裹,剎那間,你覺得賞心悅目,你感到心曠神怡,于是乎你沉浸其中,你不能自拔,你見識了弱小生命的尊嚴(yán),你忘記了人類是萬物的主宰。因為這里處處是生命的舞臺:勤勞熱情的螞蟻,隊列嚴(yán)整的毛蟲,無奈行賄的蚜蟲,水中涅槃的孑孓,一滴巨大的水滴落下,打在枝頭,枝頭振動,將甲蟲高高地彈起,又穩(wěn)穩(wěn)地接住,如此熟練,如此優(yōu)雅,如此震撼,這是自然的魔術(shù),這是造物的杰作……
以上的畫面是法國導(dǎo)演雅克·貝漢《微觀世界》中的一些片斷,是他歷時三年拍攝的“天地人”三部曲之一??赐昶樱彝耆徽鸷沉?。影片畫面纖毫畢現(xiàn),美輪美奐,讓你置身其中,流連忘返。導(dǎo)演的陳述來自一個全新的角度,不再是居高臨下不可一世的自封為萬物靈長的人的角度,而是以一個平等的生命體的身份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去認(rèn)識這些“小生命”,那些平時我們看來是微不足道如同草芥的小東西,顯得那樣生機勃勃,富有情趣,值得尊敬。
在眼眶醞釀許久,終至滑落,流到嘴角的是一絲咸,那是久違的感動。人只要有感動,說明還未曾徹底地麻木不仁。生命本身就是偉大的奇跡,偉大的昭示,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大小智愚。在陽光下自由呼吸,在天地間盡情綻放,在眾生中獲得尊重,是所有的生命的夢想。
而我們?nèi)祟愔髟紫碌默F(xiàn)實又是怎樣的觸目驚心,充滿了反諷?
城市陰霾籠罩,田野垃圾如山,草原滿目荒涼,景區(qū)童山濯濯,小橋流水變成一潭死水,神話仙境變得一片狼藉,太湖的水面藍藻蔓延,太平洋的海水油污片片,喜馬拉雅的天空染上陰霾,插著管子流著膽汁的狗熊眼神哀傷,被割去魚翅的鯊魚垂死掙扎,踩著融冰的北極熊茍延殘喘,我們就這樣糟踐著,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家園。不是環(huán)境臟了,而是心靈沾染了灰。
每天,我們在城市的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迷失自己,置身于冰冷的水泥森林,頭頂著灰霾的天空穹頂,吸取渾濁的空氣養(yǎng)料,充耳是車輛的喧噪,人聲的鼎沸,鈴聲的嘈雜,滿眼是屏幕的閃動,奢華的誘惑,假面的表演……我們習(xí)以為常,我們無動于衷,說實話,我們的身心很疲憊。
我們在用化學(xué)的物理的生物的……一切手段污染著地球,屠殺著生命。居然有人振振有詞,這是發(fā)展所必需的代價;居然有人大言不慚,我們也在保護著珍稀動物。我們確實劃出了自然保護區(qū)。但卻每天毀滅著那些我們自以為低等的、無價值的生物。法國哲人史懷哲說:人類對于生物以親疏遠近為出發(fā)點,這純粹是主觀的。有人說,豬和驢在它們的同類眼中,也是漂亮的。那么反過來說,我們?nèi)祟愒趧游锏难壑?,是不是丑陋無比?
自然的報復(fù),接踵而至,但是人們習(xí)慣為自己開脫罪責(zé)。非典的肆虐,結(jié)果是果子貍成了替罪羊,有研究表明,新病毒層出不窮,更多的是因為人類肆意的擴張自己的領(lǐng)土而造成的。暴雪封路,暖冬反常,酷暑難耐,干旱肆虐,風(fēng)沙橫行,臺風(fēng)頻發(fā),極端的天氣層出不窮,地球的體溫日漸升高,這與人類的活動毫不相干?我們學(xué)會了自欺欺人,掩耳盜鈴。有良知的人,一定會受到良心的拷問。因為,良心是罪人心中的地獄。
我要說:我們?nèi)祟愖苑鉃槿f物的靈長,卻不過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眾生中微不足道的一類。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在一個極度缺水的地區(qū),一只牛擋住了運水的軍車去路,任憑司機路人和主人如何吆喝、牽拉、鞭打,牛就是一動不動??粗淮虻闷ら_肉綻、哀哀叫喚的老牛,押車的戰(zhàn)士動了惻隱之心,拿出半盆水放到老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卻沒有喝以死抗?fàn)幍脕淼乃?,而是仰天長哞。不一會兒,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這是一個讓我感動不已的故事。我經(jīng)常以此拷問自己的靈魂:我們的周圍充斥著太多的虛假丑惡欺騙謊言殺戮貪婪冷漠。我們有什么資格又有什么權(quán)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自然的本質(zhì)是自然而然,是人的自然,也是植物和動物的自然。我們永遠不可能戰(zhàn)勝自然,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結(jié)果必然是滅亡。人類真是太自以為是,太自不量力了,妄想去徹底地征服世界。征服自然付出的代價,無可挽回,只會使人目眩神迷,心智大亂。要想真正獲得健康,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戰(zhàn)勝自己心中的日益膨脹的欲望,保持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尼采說:人是地球的皮膚病。我說,現(xiàn)在這皮膚病已經(jīng)深入骨髓,病入膏肓。
泰戈爾說過,當(dāng)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對照自己,我們身邊某些人某些行為確實是禽獸不如。千夫所指,無疾而死;萬獸詛咒,萬劫不復(fù)。
我們該何去何從?
藏族人民崇拜土地,高山、湖泊永遠如神靈一樣受到他們的敬仰。這種對于大自然的敬畏情感,不但產(chǎn)生了精神上的皈依,也使藏民族找到了與自然相處的方法,他們從不破壞自然、對抗自然。無獨有偶,生活在廣西的壯族人民,對樹木奉若神明,從不砍伐山林,甚至連撿拾一根枯木,都會受到嚴(yán)懲,所以壯鄉(xiāng)一直山清水秀風(fēng)調(diào)雨順。
我們這些現(xiàn)代人尤其需要這種敬畏之心。
自然不容我們肆意改造,更不容我們所謂的征服,我們要做的首先是與自然和諧地相處,古人早就認(rèn)識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讓我們汗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尤其不能數(shù)典忘祖。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無知者無畏,說的正是小人的狀態(tài),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放辟邪侈,無所不為。我們的中醫(yī)文化,一直都強調(diào)平衡和諧,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人體與自然是相通的,是對應(yīng)的,甚至是感應(yīng)的,自然有疾患,其實是人心有疾患。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質(zhì)就是“無為”,就是要尊重一切生命的選擇,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其它生命,不要肆意地踐踏剝奪生命的生存權(quán)力。敬畏生命,才會得到尊重,才是一種真正健康的心態(tài)。
只有相信造物,敬畏并愛護生命的存在。
那時,地球才有希望,我們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