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強(獨立學者):7月18日,美國底特律市政府因資不抵債,無法運轉(zhuǎn),申請破產(chǎn)。無獨有偶,審計署公告,中國至少也有16個省及省會市面臨破產(chǎn),如果法律允許的話。
兩國的法律體系不同,自然而然出現(xiàn)不同局面。 在我看來,這些地方政府的債務信用遠不如已死去的曾成杰,都一樣靠舉新債還舊債維持,曾的公司至少還有資產(chǎn)盈余,未到資不抵債的懸崖邊緣。
@王冉(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曾成杰是否犯罪是一件事,他被羈押、審判和行刑過程是否合法是第二件事,他是否應該被判死刑是第三件事,經(jīng)濟犯罪是否應該廢除死刑是第四件事。每件事都是不同的,不要混為一談,更不要因為他的罪行就容忍司法對他的不公。我們關注中國社會的法治進程和每個個體的法律處境,最關心的還是第二件事。
@翟玉華(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成杰被執(zhí)行死刑,確實使人感到不公平。當時不少官員參與曾的非法集資活動,據(jù)說比例占到當?shù)毓珓諉T百分之六七十,這不等于是官方支持,為什么把板子打到曾一人身上?案發(fā)后,政府把他企業(yè)的資產(chǎn)賤賣,造成資不抵債,難道政府不應該承擔一些責任?
@冷寧(作家):真怪,延安城管踩頭那事兒一出,校長開房沒人問了;雷政富被判那事兒一出,延安城管踩頭沒人問了;李天一那事兒一出,雷政富沒人問了;唐慧打官司那事兒一出,李天一沒人問了;劉志軍死緩那事兒一出,唐慧沒人問了;曾成杰那事兒一出,劉志軍沒人問了;鄧正加那事兒一出,曾成杰沒人問了。
@周國平(著名哲學家):曾成杰案令人震驚。不被判刑理由:金融壟斷大環(huán)境下被迫民間集資,資金全部用于工程,無個人侵占,有償還能力,現(xiàn)正醞釀金融放開,應網(wǎng)開一面。不被判死刑理由:即使非法集資罪成立,廢除死刑大趨勢下最應從此案開始。然而最高院竟核準將他判死刑,執(zhí)行前也不通知家屬見面。最高院有責任回應民意給出說法。
@金林南(河海大學教授):近一個月以來,連續(xù)出現(xiàn)的曾成杰被秘密執(zhí)行死刑、瓜農(nóng)被城管毆打致死及翼中星含冤八年自炸等極端的公共事件,無不表明以下基本事實:現(xiàn)有體制不具民主法治精神和以人為本。如果依然把這些極端事件出現(xiàn)的根源歸結為工作作風問題,或者是基層治理問題,是一種無知和無恥的遮蔽!
@于建嶸(中國社會科學院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1、曾成杰罪與非罪,應由法院公正公開審判,但處死之前未與家人相見,不人道;2、尊重柳傳志的商業(yè)成就,如果他不是全國人大代表,就算他是公眾人物,亦可以不關注公共事件。可他是人大代表,他不僅像其他絕大多數(shù)人大代表一樣,對公共事件裝聾扮啞,還叫其他企業(yè)家不關心,顯然錯了。
@謝作詩(浙江財經(jīng)學院教授):公權力違法,我們總是指責制度不完善,可誰為制度的不完善負責任?沒有人。這樣,公權力違法就屢屢發(fā)生。然而行使公權力的是具體的人,所以應該轉(zhuǎn)變思路追究部門的負責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公權力違法的成本。就湖南曾成杰案來說,首要的是長沙中院羅橫寧院長要引咎辭職。
@晴朗李寒(詩人):我的詩中寫道:只能以新的傷口掩蓋舊的傷口,只能以新的痛苦緩解舊的痛苦。現(xiàn)在我想繼續(xù)寫下去:只能以新的罪惡掩蓋舊的罪惡,以新的丑聞讓人們忘卻舊的丑聞。用曾成杰忘記李天一,用鄧正加忘卻曾成杰,冀中星出現(xiàn)了,我們又會忘記鄧正加,這樣一個好了傷疤忘了痛、助長罪惡的民族,你能拿他怎么辦?
@黃文燦(海南省律師協(xié)會民商法委員會委員):雖然人已死,但希望這個案子不會那么快就被人們忘掉。曾成杰的企業(yè)如果資不抵債,也應該實行破產(chǎn)保護,哪有不管程序,胡亂處理了事的。這既是對曾成杰不負責任,也是踐踏企業(yè)債權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