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動工,給IT企業(yè)帶來了一輪資本盛宴。
6月20日,主題為“智能改變未來”的第11屆大連軟交會拉開帷幕,來自英特爾、IBM、國內三大運營商等806家參會企業(yè),齊齊將目光聚焦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希望在這輪引發(fā)萬億元市場規(guī)模的資本狂歡聚會上,分到一份屬于自己的蛋糕。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表示,我國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領域在RFID(無線射頻識別)和智能IC卡方面已取得成效,智慧城市標準體系框架基本確立。據了解,在年初公布的首批90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第二批50個試點城市也將于6月底完成初審。
140個智慧城市的開工建設,將為IT市場帶來超過1萬億元的收入。在這輪誰也不想缺席的盛宴中,誰能成為佼佼者?
擋不住的熱潮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并提出以“物聯網”和“互聯網”為主要運行載體,解決如金融危機、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惡化等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難題。
智慧城市概念一經推出后,立即形成一股擋不住的熱流,將無數企業(yè)和地方政府裹脅其中。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fā)展,智慧城市中以往難以跨越的技術難關,被逐一攻克,并得以迅速發(fā)展。
但 “智慧城市”真正讓人感興趣,是從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下發(fā)的一份文件開始。在這份題為 《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下發(fā)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qū)、鎮(zhèn))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兩個文件中,讓IT企業(yè)看出了個中隱藏的財富信息。
智慧城市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信息資源、統籌業(yè)務應用系統,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宗旨確定后,第一批90個智慧城市名單于今年年初出爐。其中,地市37個,區(qū)(縣)50個,鎮(zhèn)3個。
《IT時代周刊》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家開發(fā)銀行為了配合智慧城市的建設,特對其給予了巨大的資金支持。據國家開發(fā)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與住建部合作投資智慧城市的資金規(guī)模達800億元。
這僅是國家開發(fā)銀行的投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徐德明表示,預計“十二五”期間用于建設“智慧城市”的各方投資總規(guī)模有望達5000億元。在既有政策扶持,又有資金配套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地方政府的熱情被一一點燃。
據了解,全國目前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東中西部。除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經濟發(fā)達城市,也開始“智慧城市”的建設。浙江省日前還成立了“智慧城市”促進會,計劃今年在全省范圍內啟動20個“智慧城市”建設示范試點項目,預計投資28.68億元。此外,湖北、湖南、山東、遼寧等省份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群。業(yè)內分析師認為,智慧城市的背后,實質是大數據的挖掘再利用。在政府的投入支撐下,智慧城市將持續(xù)高速增長,涉及大數據應用的智能交通、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醫(yī)療信息化、綠色建筑、地理信息、云計算、物聯網等細分行業(yè),將迎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
智慧城市已成為行業(yè)和地方政府關注的頭等大事。據大連市沿海辦主任、外經貿局局長劉德春介紹,本屆軟交會將重點聚焦在IT產業(yè)的智能應用,分享智慧城市的生活改變、探討商業(yè)智能的發(fā)展方向,為業(yè)界提供一個交流探討的平臺。
千載難逢
智慧城市的開工建設,最興奮的是IT企業(yè)。
IDC預測,中國政府行業(yè)及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yè)的總IT花費占到IT市場的60%-70%。中國城鎮(zhèn)化未來10年建設的總投資將超過40萬億元人民幣,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投資達2萬億元,直接為IT市場帶來的價值將超過1萬億元。
在IT產業(yè)整體萎靡的情況下,智慧城市的上馬,猶如給它們打了一針興奮劑。特別是在大數據盛行的今天,智慧城市的開工建設,也為IT企業(yè)提供了一個親身體驗的舞臺。
據了解,2013年大數據對全球IT開支的直接或間接推動將達960億美元,到2016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2320億美元。無論是硅谷新貴,還是老牌IT王者,顯然都不愿意錯過這場即將到來的盛宴。在PC增長速度放緩的“后PC時代”,英特爾、微軟等傳統巨頭,更需要借此尋找新的增長點,在大數據時代再次風光。
對于芯片巨頭英特爾來說,大數據是一個全新的也是最重要的戰(zhàn)場。在移動互聯網盛行的今天,它一度迷失方向。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它找到了翻身的資本。作為最早一批進軍大數據市場的企業(yè),英特爾占有重要的位置?,F在,大數據與云計算、高性能計算,被視為其最重要的三大戰(zhàn)略。
“大數據正在改變著軟件行業(yè)、IT產業(yè),以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庇⑻貭杹喬邪l(fā)有限公司總經理、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yè)部中國區(qū)總經理何京翔告訴記者,“產業(yè)正在重構,英特爾愿與合作伙伴一起,迎接智慧城市建設中日益嚴峻的大數據挑戰(zhàn)?!?/p>
《IT時代周刊》在大連軟交會采訪期間,與會人員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已是當務之急,它能解決當前一系列城市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以中國一線城市為例,每年居民健康檔案產生的數據量可達5PB(1PB=1000TB,相當于時長約13年的高清視頻),每個季度智慧城市所產生的數據量,更是高達200PB。而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和信息量,必然將成為大數據應用方面的先鋒。
IDC預計,2020年中國數據量將是2012年的23倍,它是中國最具潛力的IT市場。未來5年中,中國大數據市場將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
在這樣的趨勢中,無數IT企業(yè)的積極性得到提升。除了英特爾、IBM這樣的跨國公司關注外,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及用友等軟件廠商也紛紛摩拳擦掌,希望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發(fā)財機會。
壁壘待除
在諸多IT企業(yè)中,英特爾對智慧城市的布局是積極性最高的跨國公司之一。依仗英特爾自身X86平臺的迅猛發(fā)展,它在大數據領域擁有其他企業(yè)不具備的硬件與軟件優(yōu)勢?!坝⑻貭栐谲浖矫娴陌l(fā)展早已經著手去做了?!庇⑻貭柕拿鐒P翔博士介紹,早在2012年第三季度,英特爾在中國公布了大數據解決方案——英特爾Hadoop的發(fā)行版軟件。
英特爾在智慧城市建設能兵行先著的原因在于,它看到了國內醫(yī)療、教育、金融、電信、交通等行業(yè)都急需大數據解決方案。智慧城市的建設雖然呼聲很高,但真正落地的方案卻很少。正是看到了這一機會,英特爾在2009年就開始著手研發(fā)Hadoop?,F在,這一軟件已開始為醫(yī)療、金融、電信提供大數據解決方案。
而作為國內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對于智慧城市的關注則早了許多。據了解,中國移動是國內最早啟動無線城市建設的運營商之一。早在2008年,它便與廈門市政府宣布合作建設無線廈門,成為我國真正意義上第一個成功的無線城市項目。
在中移動的帶動下,中國電信也于2011年2月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的工程。
而作為最晚進入“智慧城市”的運營商,中國聯通則選擇以城市光網絡、WCDMA無線網絡、WLAN三大網絡為基礎,以九大數據基地為依托,以基于云計算的全國統一的智慧城市平臺為載體,構建“共建、匯聚、開放”的發(fā)展模式,推進智慧城市發(fā)展。
IT企業(yè)的蜂擁入局,能否順利掘到屬于自己的財富?何京翔告訴《IT時代周刊》,現在智慧城市的建設剛剛起步,與收獲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英特爾的策略是在這一輪浪潮中提前布局,收獲先行優(yōu)勢。
對于智慧城市熱潮的到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認為,建設“智慧城市”難點不在技術,而在利益壁壘。據他介紹,以智能公交為例,需要通信系統、銀行系統、政務管理系統等全面打通、開放,但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恰恰極其缺乏跨部門共享和業(yè)務協同的工作機制,使智慧應用的推廣難度非常大。
在他看來,如果不能打破部門間的利益堅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延誤,而這也是IT企業(yè)能否在這股浪潮中收獲利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