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人的確需要補關于商品價格知識方面的課。中國的改革是從價格闖關開始的,但30多年了,國人對價格的認識卻依然模糊。今年發(fā)改委打白酒、洋奶粉等我都支持,因為他們的確違反了中國的反壟斷法律。但對于一般的商品價格,一定不要動輒以暴利等進行簡單化的判斷。
新聞背景:
央視報道,星巴克在中國貴過國外。報道稱,以一杯售價25元的中杯美式咖啡計算,大約需要耗費20克咖啡豆以及一次性紙杯一個,按照目前市場較高品質(zhì)的熟咖啡豆價格100元/千克計算,20克咖啡豆成本2元,一次性紙杯成本大約0.6元,這樣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的物料成本也就2.6元。星巴克回應,稱定價是基于原料設備、員工福利等多重因素考慮,造成了星巴克在全球門店的價格差異大。而在中國的高利潤率則因為其在中國直營門店的數(shù)量比較少,合資店只計入利潤,不計入之前投入的成本,因此顯得利潤較高。
網(wǎng)友點評:
如果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國家可以為老百姓調(diào)控;如果醫(yī)療費用國家可以嚴格管理把控;如果貪污受賄越來越少,如果空氣質(zhì)量越來越好……如果——沒有如果,央視太閑的時候再來聊聊星巴克吧。
星巴克的價格不是只算入食品本身價格的,還有優(yōu)越的網(wǎng)絡和工作休閑環(huán)境,這樣的體驗在中國大多數(shù)飲食服務場所根本享受不到。至少在星巴克里,大家都自覺保持安靜,不像在餐館里那樣喧嘩。當你要等幾個小時火車,卻有公務要處理時,是去星巴克還是去旅館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