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效率,而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一環(huán)是導入時便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興趣。常用的導入方法有故事導入法、歷史短劇導入法、詩詞歌曲導入法、漫畫導入法、熱點話題導入法等。
素質教育課堂效率導入方法興趣培養(yǎng)素質教育要求之一是給學生減壓、減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改變應試教育下那種“超時工作的積極性”的錯誤做法,而是向課堂要效率。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一環(huán)是在導入的一瞬間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確如此,成功的課堂導入既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引領整堂課,有醍醐灌頂之效。
一、故事導入法
愛聽故事時孩子們的共性,如果導入時能講一段與課文相關的故事,能立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講《大變革的時代》時,正好前一節(jié)是體育課,我像往常一樣踏著鈴聲進入教室,可學生可不像往常一樣專注認真。從他們紅撲撲的小臉和興奮的表情上很容易看出他們還沉湎于某項新鮮的活動中。我靈機一動,“噓——”我故作神秘地做了一個請安靜的動作,“讓我給你們講一段故事吧”。學生們齊呼“好”,注意力馬上轉移到課堂上來。我隨后給他們講了商鞅“立木為信”的故事: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國剛上任的官員商鞅在咸陽城南門豎起一根木桿,并貼出告示“誰能把這根木桿扛到北門,賞十金”。告示下聚滿了人,大伙直嘀咕:“這是什么難事,賞這么多金?”結果誰也不去扛。商鞅見沒人響應,把賞金提高到“五十金”。人們更加疑惑了,不知這位新官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這時候,一個壯漢上前扛起木桿就走,一口氣走到北門,商鞅立刻賞他“五十金”。看熱鬧的人紛紛議論:“這位新官說話真算數(shù)”。商鞅很快提高了威信。講完后,我問學生:“你們知道商鞅為什么能在那個時期掀起變法運動?變法還有哪些內容嗎?”學生興趣來了,我也成功的導入了新課。
二、歷史短劇導入法
我一直都認為歷史短劇的使用應恰當而準確,不可濫用。我也聽過很多公開課,講課老師為了烘托課堂氣氛,讓課堂“熱鬧”起來,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排演歷史劇,但有時也變成了課堂上的“鬧劇”。聽過一節(jié)《南北戰(zhàn)爭》,為了再現(xiàn)黑人奴隸的悲慘遭遇,講課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的奴隸拍賣。有賣的、有買的倒也熱鬧,但由于沒有渲染好氣氛,“奴隸們”一個個交頭接耳、竊笑不已,整堂課下來總覺得亂哄哄一片,不知所云。
在吸取教訓和借鑒經(jīng)驗的基礎上,我在上《北伐戰(zhàn)爭》時設計了這樣連貫的三個歷史劇。
(場景一)黃埔軍校招生時。兩個好朋友一起報名參軍,因崇拜對象不同,一人參加了國民黨,一人參加了共產(chǎn)黨。
(場景二)北伐戰(zhàn)爭中。那位共產(chǎn)黨員拿著一封信和幾元錢交給他的朋友——那位國民黨員,說自己要去參加北伐戰(zhàn)爭,希望他能把東西轉交給自己的家人。他的朋友握住他的手說:“我們也要去參加北伐戰(zhàn)爭,共赴沙場?!?/p>
(場景三)國民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員偷偷地告訴他的朋友——那位共產(chǎn)黨員:“你快逃吧,國民黨正在屠殺共產(chǎn)黨員,下次相見,我們可能要兄弟相殘?!?/p>
三個場景表現(xiàn)了三個時期,也表現(xiàn)了國共兩黨從合作走向分裂的過程。歷史短劇從導入到結束使整堂課成為一個整體,而且也因其生動形象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詩詞歌曲導入法
詩詞語言精煉、生動、優(yōu)美,學生喜愛朗讀、背誦;歌詞押韻、歡快、形象,學生喜歡哼唱。用學生熟悉的詩詞或歌曲導入新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我在講《紅軍不怕遠征難》這課時,我先給同學們朗誦了毛澤東同志的《七律·長征》一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比缓髥枌W生:“你們知道嗎,這首詩里的地名都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你還想知道長征的更多內容嗎?”學生已被這首詩的意境深深感染,盼望著馬上學習新課。我在小結時又問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是不是對毛主席的七律詩有了更深的理解呢,讓我們再一次用心來朗誦這首詩吧?!睆亩鸬搅耸孜埠魬⒁粴夂浅傻淖饔?。
健康的、恰當?shù)母枨鷮敫孜龑W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例如,我在講《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時,我和同學們一起唱了《七子之歌》來導入新課,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漫畫導入法
漫畫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極易被中學生所接受。利用恰當?shù)穆媽爰瓤梢曰钴S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從淺顯處入手,揭示深刻主題。
例如我在講《冷戰(zhàn)中的對峙》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觀察了《赫魯曉夫和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的較量》這幅漫畫。學生一下子被他倆那滑稽的表情所吸引,引起了學習的興趣。接著我讓學生仔細觀察,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學生觀察后,紛紛發(fā)言:“赫魯曉夫出汗多,肯尼迪出汗少。”我問:“這說明了什么?”學生想了想,答:“美國實力比當時的蘇聯(lián)強大。”我說:“很好,再觀察?!睂W生觀察后答:“他倆坐的炸彈都是對方國家造的,而且他們都想按下那個按鈕?!蔽覇枺骸鞍聪氯サ慕Y果會怎樣?”學生答:“全爆炸了,一損俱損?!本瓦@樣,在漫畫的指引下,學生既有了學習的興趣,又揭示了美蘇爭霸的主題。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有成語故事導入法、復習導入法、圖片導入法、聯(lián)想導入法、鄉(xiāng)土材料導入法等。
總之,無論是哪種導入方法,只要能切合實際、激發(fā)興趣、提高效率就是一種切實有效的導入法。而成功的導入又成為素質教育中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一環(huán)。
更正
發(fā)表在2013年第九期中旬刊第105頁《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一文的作者單位為“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平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