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人生之最
一考生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先賢的這副對聯(lián)可謂精辟,它藝術地表達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人應該擁有廣闊的視野。就個人而言,某件事可能的確很重要,但若將其納入更廣闊的視野來觀照,也許就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了。因此,在關注自己的同時更應關注他人,關注天下,找到人生之最。
關注自身的利益,更關注對方的需求,這樣的人能贏得信任與尊重。
就個人而言,微利經(jīng)營的劉安用好每天留下的四五斤油底是重要的,可以節(jié)省一筆不菲的開支。但“良心油條哥”的可貴之處在于,他關注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贏利,更多的是他人的需求。當他將一鍋鍋油底倒掉時,他關注的是顧客的健康;當他將鑒別復炸油的方法公之于眾時,他關注的是顧客的需要;當他把那把“驗油勺”永遠放在油鍋邊時,他關注的是百姓的食品安全感?!坝蜅l哥”的一舉一動,展示的是良心,收獲的是信任,贏得的是尊重。買賣雙方本是一對矛盾體,但因為劉安的善解人意,寫就了一段和諧共贏的佳話。
關注自我的發(fā)展,更關注祖國的復興,這樣的人能成就自我,也能成就民族。
上世紀50年代的旅美科學家錢學森,作為世界一流的火箭專家,僅就自身而言,留美是很有誘惑力的。美國可以提供給他富足的生活條件,美國可以滿足他所有的科研需求。無論是求名還是求利,留美都是最佳選擇。而回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祖國,其境遇可謂有天壤之別。但偉大科學家的可貴之處在于,他關注的不是個人的名利得失,而是祖國的強盛、民族的復興。為此,他甘冒危險,幾經(jīng)輾轉,遠渡重洋,毅然歸國,以后終成“火箭之父”、民族脊梁。錢學森的毅然決然,彰顯出他拳拳的報國之心,眷眷的民族深情。心系祖國與人民,將個人抱負與民族夢想有機結合,讓錢學森認清了人生之最重,創(chuàng)造了不朽的業(yè)績。
關注人類的利益,也關注大自然的安康,維系和諧的天人關系,世界才能共生共榮,和諧美好。
孟子云:“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泵匪苍f:“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可當今的人類為了眼前利益,早已將這些至理名言拋到了九霄云外。人們亂砍濫伐,生態(tài)平衡遭受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家園;人們狂捕濫殺,人類的朋友慘遭涂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就是瘋狂捕殺后的真實寫照!聰明的人類,在關愛自身的同時,就不能關愛一下與我們唇齒相依的自然嗎?養(yǎng)一盆花,種一棵樹,這于我們是舉手之勞;愛惜腳下的綠茵,遠離白色的污染,這于我們輕而易舉!讓我們在關愛自身的同時,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開創(chuàng)綠色生活,走向綠色明天。到那時,我們一定能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藍天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關注自我,本無可非議;但僅僅關注自我,那是一種功利境界。關注自我的同時,也關注他人與社會,這是一種道德境界;關注人類自身的同時,又關注天地萬物,這是一種天地境界。朋友們,讓我們互勉共進,不斷開闊視野、提升境界,找到人生之最,書寫無悔的人生!
[點評]這是一篇立意高遠、內容厚重的考場佳作。開頭暗扣寫作材料點明主旨,然后將主旨句一分為三,從關注他人、心系祖國、擁有和諧的天人關系等角度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最后再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來談論“開闊視野、提升境界”的重要性,讀來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文章材料豐富,使用貼切,熱點素材(良心油條哥)與經(jīng)典素材(錢學森為民族夢想毅然歸國)相得益彰,典型的論據(jù)與普遍的生活現(xiàn)象信手拈來,都能自然貼切地表達文章主旨。此外,語言運用上整散結合,既有雄辯的說服力,又顯得靈動而有文采——像“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活用,“關注自我,本無可非議;但僅僅關注自我,那是一種功利境界”等的思辨,尤其難能可貴。
請把你的目光挪一挪
一考生
4月20日8時,雅安地震時我還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不過卻幸運地存活了下來,因為我正在千里之外的上海。
在我慶幸自己毫發(fā)未損的時候,卻怎么也笑不出來,反而感到一股錐心之痛。因為我是一個人,一個有著一顆溫熱的跳動的心的人,我根本無法做到對同胞的生命不聞不問。假使震源再向東移幾十緯度,或者我從小落地生根在那蜀南一隅,那么,如今坐在電視機前欷歔和被壓在斷垣殘壁下掙扎的角色就會互換。我深知,現(xiàn)在發(fā)生在我身上的幸運,卻是一些人的不幸所換來的。
在第一時間里,幾乎全世界的華人都在不約而同地關注著雅安的最新情況,對那些正在和死神賽跑的同胞們予以同情和眼淚。
和汶川地震一樣,中央很快成立了應急小組,全國各地的媒體也像泄洪一樣,紛紛涌進這個正在被魔鬼摧毀的城市。衛(wèi)星發(fā)回來的電視畫面里介紹著五花八門的救災部署,羅列出一大批光鮮亮麗的名字;那些無孔不入的“領導”,被十幾億雙眼睛火辣辣地炙烤著。
那些本該出現(xiàn)在某個工程奠基儀式上的身影,卻堂而皇之地占據(jù)了此時電視畫面的半壁江山。災情大如天,而新聞報道卻仿佛成了某個小群體的走秀場。這一幕,猶如一幅活體漫畫,每一個舉手投足的細節(jié)都寫滿了辛辣的諷刺。于是,觀眾們都心照不宣地舉起了中指。央視主持人長嘯打斷了雅安某位官員冗長而又無用的介紹,博得網(wǎng)友“一邊倒”的叫好,這才是真實的民意——我們現(xiàn)在急切關心的不是誰來了,而是誰正在受難。
劫后余生,那些和死神擦肩而過的幸存者,成了新聞里的???。各個媒體的記者輪番進入他們?yōu)暮蟮纳?,試圖從他們的只言片語中挖掘出一些激勵人心的片段來。我早已習慣,這是國內媒體一貫的做法,為了傳播所謂的正能量。
后續(xù)的報道中,很多媒體都報道了“豬堅強”,和汶川地震之后如出一轍,但是關于災民的痛苦和豆腐渣工程卻鮮見報端。人們把目光都聚集在了正能量和勵志上面,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對劣質建筑和安全教育的檢討。
如果每次災難帶給我們的都僅僅是民族自豪,沒有反思和改變,那么當下一次災難來臨之時,還會重復以往的結局。一味地贊揚生的偉大,無異于自我催眠。我們也要看到生的脆弱,這樣才會緊張,才會學會未雨綢繆。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該只是那些“最美××”,而應該是那些奪去同胞們生命的元兇和幫兇。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島國,現(xiàn)在的日本已經(jīng)對地震有了十分成熟的應對措施,這都是他們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換來的。
請把你的目光挪一挪,關注一下那些被人們遺忘的角落,為了避免悲劇的又一次重演。
[點評]這是一篇很有力度的優(yōu)秀雜文。在作者看來,羅列領導們的名字、滔滔不絕地介紹救災部署,以及所謂的“最美××”和“豬堅強”等,幾乎每次災難來臨之時,這些噱頭都會以各種方式冒出來。當人們都在唱響“主旋律”的時候,作者卻勇敢地發(fā)出了另外一種聲音——“請把你的目光挪一挪”,因為“對劣質建筑和安全教育的檢討”才是更重要的事,誠可謂察眾人所不察,言眾人所未言,獨辟蹊徑,發(fā)人深省。全文既擺現(xiàn)象(如“央視主持人長嘯打斷了雅安某位官員冗長而又無用的介紹”),更作理性分析,還將自己與災民做換位思考(“如今坐在電視機前欷歔和被壓在斷垣殘壁下掙扎的角色就會互換”);其文辭簡練而犀利,諸如“被十幾億雙眼睛火辣辣地炙烤著”、“這一幕,猶如一幅活體漫畫”等語句,生動形象之中又充滿了辛辣的嘲諷。
從重要的到更重要的
一考生
亙古長河,大千世界,人有多少種,“重要”的定義便有多少種。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或現(xiàn)世安穩(wěn),或追名逐利,但若站得高一些,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世上總還有更重要的事。
人難脫自私之嫌,故而努力做的往往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視作安身立命的根本。但你是否追問過自己,你認定的重要之義是否真正源自你的內心,而非外界為你做下的決定?在物欲至上的今天,“重要”的意義是否需要重新被審視?
在這個講究標準的社會里,人們總是一廂情愿地以為,“價值”是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標準來衡量的,比如:車子,房子,票子……現(xiàn)實物質很重要;理想、風骨、靈魂……好像沒那么重要;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絕學,和自己似乎沒什么關系,自然也沒什么重要的。但梁文道卻說,在他看來,生活中那些更重要的事就是相信理想,順從內心的呼喚,即使做一些看似無用的事,花一些看似無用的時間也無妨,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來自這些更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或許不重要于一時,但絕非不重要于永恒;或許不重要于個人,但也絕不意味著不重要于群體。
更重要的事,不是活著就算了,不是周遭世界的蠅營狗茍,不是因盲目追逐而日漸干澀的生活本身,而是要從厚厚的歷史塵埃中挺起胸,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抬起頭,向內心深處的自己俯下身去,活得熱烈而真實,相信理想并兌現(xiàn)理想。更重要的事,就是不能臣服于現(xiàn)實的一隅,而應相信自己,以天下為己任,在枕戈達旦中銳意進取。
回望百年前的中國,先賢們篳路藍縷,他們自常人心中“重要”的俗念中超脫出來,相信還有更重要的事,他們建兵工廠以御外辱,建學校以期未來,引入德先生賽先生為古老的民族帶來復興之光。如今,時間的指針已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們是否還能重拾那些更重要的事?
現(xiàn)實困境在所難免,但總該有人能肩負使命,努力于此,所以我們不能犬儒,不能抱怨一切是不能改變的,我們要尋找最熱誠的信念,相信理想,燃燈前行,即使只是瑩瑩之光,也不中途而返。
誠然,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們守望,但眼下我們認定的重要之事也需完成,唯有做好重要的事,才有能力有機會去思考去實踐更重要的那些事,這樣我們才不至于墮入凌空虛蹈的險境。
我們別無所資,唯有對精神、理想這些“更重要”事情滿懷執(zhí)著。在追尋的過程中,或許艱辛伴隨著苦難,但蓬勃向上的心靈永遠不會被生活之灰塵封。
[點評]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考查學生的重點并非在認識論上,實乃一個價值觀的問題。近年來,年輕一代對金融房產(chǎn)、公務員職位等群體性的追捧,已經(jīng)多少折射出有一定偏頗的社會價值取向,大家在萬人競上“獨木橋”的熱鬧中,往往將“更重要的事”拋諸腦后。而本文作者卻能以北宋理學家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自己的文化理想,追問人生價值、生活意義、精神傳承,顯得獨具器識與情懷。看到“90后”學生群體中仍然有能傳承儒家精義與五四精神的佼佼者,這不能不說是令人欣慰的事。至于倒數(shù)第二段的辯證分析(“但眼下我們認定的重要之事也需完成……”),則頗顯思慮之周全、嚴密。文章不僅內在質地勝人一籌,行文表達也很出彩,如開篇處的“是否追問過自己,你認定的重要之義是否真正源自你的內心,而非外界為你做下的決定?在物欲至上的今天,‘重要’的意義是否需要重新被審視”,連用兩問,啟人深思;又如“更重要的事,或許不重要于一時,但絕非不重要于永恒;或許不重要于個人,但也絕不意味著不重要于群體”、“而是要從厚厚的歷史塵埃中挺起胸,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抬起頭,向內心深處的自己俯下身去”等整句,表意準確而形式勻稱,讀來氣韻生動。
心中常存“孰為重”
一考生
1994年獲普利策新聞獎的照片《饑餓的蘇丹》曾經(jīng)轟動一時。它記錄了這樣一幅畫面:一個瘦弱的非洲小女孩奄奄一息,癱臥在地上,無力移動自己的身體。在她身后,一只禿鷲虎視眈眈,正伺機撲上前來……這張照片很快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但與此同時,它也招來了大眾的質疑與批評:攝影者卡特為何沒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作為一個敬業(yè)的攝影記者,卡特本能地按下了快門,這為他帶來了職業(yè)生涯的最高成就,但也成為他后來自殺的根源。因為作為一個人,良心的自責一直糾纏著他,讓他痛苦不堪。
這個殘酷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同的人會對“重要的事情”有不同的認識。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或者在其人生的不同階段,又會對“重要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判斷。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的人選擇了一條安穩(wěn)平淡的人生道路,羨慕那些冒險創(chuàng)業(yè)而飛黃騰達的同輩人,可他們或許不知道,后者在創(chuàng)業(yè)艱難、幾近崩潰時,會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的人年輕時為事業(yè)拼搏而忽略了盡孝,到了中年,雖然事業(yè)有成,但只能對著親人的遺物空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可見,人們在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時,往往會有意或無意地忽略更重要的事情,而當時并不自知。所以我們在執(zhí)著地追求一個目標的同時,也需要一個聲音不斷提醒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處處被呵護的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是幸福的,但我們也是“不幸”的——往往不懂得妥協(xié)和換位思考,糾結于個人的得失。如果走出家庭,走出校園,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的人在受苦受難,需要幫助和關心。時常想想“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吧,也許它能幫助我們遠離自我中心的沼澤;懷有對他人的悲憫之心,會驅散我們個人煩惱的烏云。因為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相比天空的廣大,它們是多么的渺??!
“更重要的事”就像位于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引人追尋卻難以企及。它并不是個人在某個當下就能領悟到的,也不是永恒不變的。過分執(zhí)著于它而忘記腳下的道路并不可取,但時時以此叩問自己的心靈,就不會丟卻自我反省的能力,也能讓我們對他人、對這個世界抱有敬意。
[點評]本文不觸及敏感問題,卻又體現(xiàn)出深刻的思想。在如今的考試中,這樣的作文就能占到優(yōu)勢,因其既穩(wěn)當又亮眼。開頭所舉例子為文章加分不少。究竟是作為記者的職業(yè)道德重要,還是作為一個人的人性道德重要?一下子就讓抽象的“重要和更重要”變成了一個厚重、嚴肅而又現(xiàn)實的人倫問題。其實,這個新聞畫面不少學生都看到過,但是為什么考試時就想不起來呢?這就是平時閱讀和思考積累打造的敏感性。利用畫面來強化沖擊力是很有用的寫作技巧,同學們應該學著寫一寫這樣帶點藝術性的議論文。文章語言干凈利索,又有文采。八百字的短文從人倫問題談到社會現(xiàn)象,再談到“我們這一代”,行云流水,非常精致,反映出作者出色的文字駕馭能力。
富于責任而不盲目
一考生
我們都只是凡塵中的凡人啊。
我想,大多數(shù)人的心底都有過一個英雄夢吧,夢想著能拯救世界。這個世界也確實有太多的不足之處和不公之地,負面新聞總是層出不窮,足以把人淹沒,讓人恨不得沖過去身體力行替他們解決,可是自己的能力又實在有限,于是愈加急躁,愈加不安,愈加焦慮。
承認自己能力有限并不丟人。有些時候,當你全力以赴做好自己心中重要的事時,也就是在幫助解決其他人心中“更重要的事”。
擁有兼濟天下蒼生的胸襟和抱負固然很好,就像魯迅,為了整個中國的未來棄醫(yī)從文,以他的犀利筆觸深深震撼、影響了幾代人。就像15世紀的布拉格大學校長胡斯,為了喚醒民眾于愚昧無知中而致力于宗教改革,縱使最終遭受殘酷火刑亦無怨無悔。為了整個人類更重要的事,他們以自己的身軀為指路石,把我們帶進更光明的新世界中。
沒有這樣的胸襟或沒有這樣的能力也并不丟人。君不見那位拯救了全車乘客性命的大連公交司機,君不見那位在美國校園槍擊案中以身殉職的小學校長,他們都只是在盡忠職守,可是他們把本職工作做到了極致,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做出了最重要的事,挽救了多少家庭的希望和支撐。
最恐怖最值得我們警惕的,倒是那些能力不足還盲目幻想的人。捷克的作家總統(tǒng)哈維爾說得好:“盲目狂熱使理性蒙塵,使生活簡單,似乎想解救苦難其實反而增加了苦難,等到最后發(fā)現(xiàn)時往往為時已晚?!蔽蚁肫鹆怂_福納洛拉,想要為了他所謂“更重要的事”,帶領民眾推翻掌控佛羅倫薩多年的美第奇家族的統(tǒng)治。當他最終做到這一切之后,推行宗教極端主義和禁欲主義的他焚毀了佛羅倫薩的大量藝術珍品,使曾經(jīng)支持他的群眾忍無可忍,反過頭來推翻了他。我無法簡單評說薩福納洛拉的功過,畢竟這是一個太復雜的人,但無可否認的是,他的盲目狂熱使佛羅倫薩的文學藝術倒退了數(shù)十年。
像薩福納洛拉這樣的人畢竟只是少數(shù),生活中更多的人不是盲目狂熱,而是盲目焦慮。這個世界,負重前行。物欲橫流的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選擇和太多的欲望,似乎永遠有更重要的事值得你去做,似乎永遠有更好的事情值得你去期待。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連手邊的事情都做不好,又如何做好更重要的事?
世界這么大選擇這么多,屬于我們的寥寥無幾??墒?,只要你全力以赴做好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事,你的人生必將綻放出獨屬于你的奪目光芒。
[點評]考場作文,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構思出一篇好文章,不僅體現(xiàn)獨特的視角,同時也展示多年的閱讀積累。本文的確屬于此類佳作。作者有意反彈琵琶,強調了“只要你全力以赴做好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事,你的人生必將綻放出獨屬于你的奪目光芒”。圍繞中心論點,文章分說了這樣幾層意思:一是總想著去做“更重要的事”,只會讓人“愈加急躁,愈加不安,愈加焦慮”;二是“擁有兼濟天下蒼生的胸襟和抱負固然很好”,但“沒有這樣的胸襟或沒有這樣的能力也并不丟人”,只需“盡忠職守”,“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三是“最恐怖最值得我們警惕的,倒是那些能力不足還盲目幻想的人”。這三層內容,均緊緊扣住了“富于責任而不盲目”。文章關注現(xiàn)實,論據(jù)豐富,例證正反結合,對比鮮明;作者實話實說,切中肯綮,文中“我們都只是凡塵中的凡人啊”的慨嘆,發(fā)自肺腑,“有些時候,當你全力以赴做好自己心中重要的事時,也就是在幫助解決其他人心中‘更重要的事’”的點擊,則巧于思辨。
哪些是更重要的事
一考生
我是一個愛狗之人,十分痛恨那些虐殺狗并以此牟取利益的人。所以,我致力于動物保護,盡自己之力去拯救、愛護那些可愛的狗狗們。然而,當我在網(wǎng)上搜索一些關于動物保護組織的信息時,卻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條評論:為什么都想著去救狗,世上那么多貧困無助的人為何不去救?這不免引發(fā)了我的沉思。保護狗狗是我認為重要的事,可是救助那些生活悲慘的人們又像是更重要的事。那么,如何在其中取舍和平衡,便是我們一直應該思考的事。
世界上看似更重要的事是沒有底的,我們也不可能做好所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我們應當注重眼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再去瞻望那些看似更重要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順利利地過好生活。
這就好比一名小職員,若他成天思考著要干一番大事業(yè),而沒心思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那等待他的不會是升職,反而是“炒魷魚”。三國時期的東吳大都督呂蒙也曾是個不識字、空有一身武藝的小將,當所有人認為更重要的事是輔助主公打天下時,他卻投身于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就這樣,他閉關苦讀,魯肅的一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證明了他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隨后的白衣渡江、擒關公,都是他苦讀之后的“更重要的事”。像他這樣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無疑是明智的。我們也應該這樣,先做好自己手頭的重要之事,才能進一步做更重要的事。
然而,沒有對“更重要的事”的前瞻與期待也是不可取的。我們常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名職員若是沒有偉大的目標,那他的一生便都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小職員。喬布斯曾對百事可樂最年輕的總裁斯卡利說:“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想改變世界?”顯然,斯卡利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了些什么。他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地在干自己認為重要的事,那他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那些“更重要的事”呢,甚至是他以前從沒想過的事?所以,我們同時也要具有對更重要的事的預判和前瞻能力,并且要向著這個目標而努力前行。
童話故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悲傷太多,一顆心承受不了。而我想說,這個世界“更重要的事”太多,我們不可能全都做完,也不可能一下就做成那個最重要的事。唯有一步一個腳印,先做好眼前自認為重要的事,再去放眼那些看似更重要的事,這樣才能做好重要的事,再做好更重要的事……
愛狗與愛人是并存的。我依舊會致力于動物保護事業(yè),而當我有更多的財力和經(jīng)驗后,我會試著同時去做些“更重要的事”。
[點評]考題“重要的事情與更重要的事”特別重思辨,本文作者牢牢抓住這個特征,著力尋找“重要”和“更重要”兩者的關系,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我們應當注重眼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再去瞻望那些看似更重要的事”的觀點(具體分寫兩層,各自談“先做好自己手頭的重要之事”與“也要具有對更重要的事的預判和前瞻能力”),而不是只順著材料的意思,大談特談“更重要的事”。文章段落中指示代詞和關聯(lián)詞的巧妙運用(如倒數(shù)第二段連用了“而”、“也”、“再”、“這樣”、“才能”等詞語),又更好地體現(xiàn)了“思辨”二字。短短一個小時內完成的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簡潔,結構嚴謹,身邊小事與古今中外的事例交相輝映,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思維素質和表達水平。
魚和熊掌哪個“更重要”
一考生
常常想起孟子關于魚和熊掌、生與義孰輕孰重的言論。大千世界中,重要的事情之外似乎總還有更重要的事。不只是戰(zhàn)國那個動蕩紛爭的時代有這樣的取舍之難,重要與更重要的分叉路亙古長存,而魚和熊掌古往今來往往都不可得兼。
如今,生活的壓力無形卻又無處不存。出于無奈,人們在追求安穩(wěn)與功利中,漸漸磨淡了性子與情感,往往努力做著眼前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求安逸活。
誠然,安穩(wěn)的生活是現(xiàn)代人普遍認為的重要的“肥魚”,可多元化的社會總有更重要的“熊掌”,需要我們作出“更重要”的選擇。
我以為處世先修己,做真我方是重中之重。吳為山先生塑的弘一法師像,一身青布單衣,身影瘦削,感悟世事,滄桑而飽滿。弘一法師前半生可謂“姹紫嫣紅開遍”,飽滿如繁花盛開的春天;而后半生宛若一位大家的山水畫,山寒水瘦,素潔、安然。他率真,因而內心的性情無比豐潤。褪下功利社會虛假的面具,我獨為我;嘗得個“悲欣交集”的人生,在弘一法師看來,似乎比先前的生活更為精彩。
當然,處世獨我還不夠,要知道我為社會人,本是社會中的一員??鬃釉疲骸叭收邜廴恕!苯粮改鸽p親,遠至世界萬物,內心之愛尤為重要。曾幾何時,我們是否因忙于生計而忽略了早已青絲染上白霜的父母?是否因一己私心而漠視了身邊摔倒的老人?是否因快節(jié)奏生活而忘卻了身邊的生靈與風景?想起那個屈膝拍花的男子阿來,一部《塵埃落定》讓他名聲大噪,可他不被名利之魚所誘,毅然舍魚而取熊掌,取那份內心之愛。他請全團的人喝酒,歪戴著帽子,唱藏族的《祝酒歌》;在墨西哥想到為母親買一串珊瑚項鏈,以滿足一個藏族女人的夢……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面對安穩(wěn)功利之“魚”與自身真性情之“熊掌”,吾取“更重要”之熊掌也!
親愛的朋友,你呢?
[點評]這位考生賦予“魚”和“熊掌”以時代新意,在安穩(wěn)功利之“魚”和真性情之“熊掌”之間作出了自己認為的“更重要”的選擇。文章結合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從“處世先修己,做真我方是重中之重”、“我為社會人,內心之愛尤為重要”兩個層面對先賢言論作了思考與詮釋,闡發(fā)說理有自己的心得。文中議論好似朋友之間說古道今的交談,心平氣和而毫無說教式的強加于人(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求安逸活”的化用,“安穩(wěn)的生活是現(xiàn)代人普遍認為的重要的‘肥魚’,可多元化的社會總有更重要的‘熊掌’”、“可他不被名利之魚所誘”等的巧妙點題,均可圈可點)。由此可見,思辨固然要“辨理”,但同時也要注意“怡情”。
滕子京的醒悟
一考生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此時,滕子京正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不由思緒萬千:想當年我和范仲淹等舉同科進士,登上仕途,卻有小人彈劾我濫用公款去犒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幸得歐陽修和范仲淹幫忙解釋,我才未被處以極刑。雖現(xiàn)在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可我總覺得還不夠。于是對手下人說:“后天,你去召集些村民,我們來開個會,我希望他們能指出我的錯誤?!薄白衩!笔窒氯斯笆侄?。
到了那天,滕子京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緩緩走出,來到人群中間。人群立刻鴉雀無聲。滕子京咳嗽了幾下,他的手下便開始講話:“你們誰先說呢?”人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覺得太守您并無過錯。”
滕子京皺了皺眉頭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總會有些不足的?!闭f完又咳嗽了幾聲。
這時一位老大媽,手挎著菜籃子走到滕子京跟前,扯著嗓子喊道:“滕老爺,別人不敢指出你的過錯,我柳大媽敢?!彪泳﹪樍艘惶?,忙退后幾步說:“請柳大媽細細道來,滕某愿洗耳恭聽。”周圍的人紛紛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柳大媽清了清嗓子說:“我說你啊,只顧著我們大伙的生活。山,你游過了嗎?水,你玩過嗎?去過瓦子里玩過嗎?聽過瓦子里的歌嗎?你總想著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你自己呢?連自己的身體都照顧不了,怎么能更好地照顧我們呢?你以為把這里搞得天下太平就是重要的事嗎?其實更重要的事,是先把你自己的身體搞好,不治好自己怎么治天下……”聽了柳大媽一番話,滕子京舉起沉重的手鼓起掌來。
這次會議因滕子京身體不適拉下了帷幕。
滕子京的房間里,郎中正在為他把脈?!皻庋煌?,經(jīng)脈紊亂。”郎中邊說邊寫下藥方,然后囑咐幾句就走了,滕子京的手下也出去為他抓藥了。滕子京起床,走到窗邊默默思考著柳大媽的話:我以為最重要的事是讓這里政通人和,沒想到,更重要的事卻是照顧好自己……“來人!上文房四寶。”滕子京喊道?!笆牵 辈灰粫?,文房四寶就擺在了他面前。滕子京大筆一揮,寫下了“不治自身,何以治天下”幾個大字。
這時,藥也煎好了,滕子京端起藥碗痛痛快快地喝了下去,喝完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點評]這是一篇想象豐富、情節(jié)生動的優(yōu)秀作文??忌纱蠹叶炷茉?shù)摹对狸枠怯洝分械碾泳嬒腴_來,緊扣“重要的事情與更重要的事”編述故事。其中“更重要的事是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通過柳大媽之口道出,從側面體現(xiàn)了滕子京的勤政愛民。全文以時間為序,由三個場景組成,行文中注意預作鋪墊(如“滕子京咳嗽了幾下”、“說完又咳嗽了幾聲”),收篇處留有余味。語言表達方面雖未臻完美,卻也有模有樣,基本合乎人物身份與相關情景。
更重要的是會判斷的慧眼
一考生
生活中,我們總在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殊不知,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事。在我看來,世界上沒有什么絕對重要的事情,重要是相對的,何事重要需要一雙會判斷的慧眼。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不管你選擇什么,都應該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與拼搏,都應該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中年時的喬布斯在遭遇挫折后去了印度,并在那里接受了洗禮。在他看來,調整心態(tài)遠比硬撐下去繼續(xù)工作更重要,他做了正確的選擇,并在之后重新站上了事業(yè)的巔峰。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別忘了社會的良心與責任。當大紅大紫的明星三番五次代言假冒偽劣商品時,當一些名人利用地震災難進行自我宣傳時,不知他們有沒有捫心自問:金錢、名聲與對社會的責任哪個更重要?是不是為了追求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而踐踏了做人的底線?的確,判斷什么事情重要需要一雙慧眼,但對“重要”一詞的認識卻有高低,怎樣看待“重要”取決于個人的胸襟與懷抱。
有時,“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唯一的,某一階段會有幾件重要的事情。對學生來說,努力學習知識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當然是重要的事情,但這并非唯一重要的事情,培養(yǎng)個人的能力與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同樣至關重要。倘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就如同坐井觀天的青蛙,只能欣賞有限的風景了。因此,適當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既能調節(jié)身心,又可培養(yǎng)能力,何樂而不為呢?學習誠重要,能力亦重要,這樣把當前的幾樣重要事情一起做,正反映了當代青年開闊的視野。
“重要的事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便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時期“重要的事情”也會發(fā)生變化,而這種及時的轉換,也盡顯一個人的智慧與胸懷。“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東坡居士的豁達,政治的風雨將他一貶再貶,但泯滅不了東坡的樂觀心態(tài)。他明白居廟堂之高,重要的是憂民濟窮;遭遇貶謫,重要的是保全身心。不同的人生時期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及時轉換心態(tài),輕揮衣袖,即或苦難也是歌。好一種智慧與大度!
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很多,時時需要我們用智慧的眼睛去判斷。如果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做完了一件件對社會有益的重要事情,那么,我們就做完了許多世界上重要的事情,我們的人生必定充實而美麗。
[點評]高考作文是一種非常態(tài)寫作,它在短時間內寫就,評卷也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就如同競技體育中的體操比賽,幾套動作完成后,評委馬上就要亮分。因此,考生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盡量增加難度系數(shù),且把動作完成得規(guī)范連貫而又瀟灑飄逸。本文作者把主題定在“何事重要需要一雙會判斷的慧眼”之上,立論緊契題意;然后是一連串的動作——“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怎樣看待‘重要’取決于個人的胸襟與懷抱”、“有時,‘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唯一的,某一階段會有幾件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轉換需要智慧”、“盡自己的努力做完了一件件對社會有益的重要事情,那么,我們就做完了許多世界上重要的事情”。以上分論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論述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短時間里寫出這樣的文章,實屬不易。
大成若缺
一考生
人生是一幅水墨畫,我們細心勾勒著一筆一畫。當我們遇見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時,用力描上一筆。然而,正如水墨畫的韻致在于留白,人生似乎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我們不必妄想將它們全部做到,因為大成若缺,要學會舍棄紛繁與雜念,同時也不泯滅大關懷。
我們要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那是順應本心的選擇。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建一座小屋,他說那是更接近天堂的地方;葉芝說他要走了,存心要到一個遠離喧囂的湖島去獲得安寧;海德格爾更是認為人應當詩意地棲居。他們所做的遠非世人認為的重要的事,但他們的心靈卻甘之如飴。鳥兒歡笑,春暖花開,似乎缺少了生活的激情,但只要他們認為這是生命的真諦,這樣做又有何不可?
我們往往認為大丈夫要建功立業(yè),在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時,恍然發(fā)現(xiàn)還有更重要的事,但往往因此一事無成。忙學習之時覺得社會實踐更重要,真正參與社會實踐了,又認為在求知中夯實根基更為迫切。這樣就如一個麥比烏斯環(huán)一般,永無了結。放眼當前,不要在意所謂的缺憾,其實那是我們通往更深、更遠處的捷徑。林徽因曾經(jīng)是沙龍上眾星捧月的焦點人物,卻能在被困李莊時恬淡自如地生活,提個瓶子上街添油買醋,她知道此時此刻生存比抱負更重要。她旅美留學,一絲不茍地學習英語和建筑,洋文好得令美國學者費慰梅稱奇,卻又在疾病纏身之際堅定信念,毅然留在祖國,用她的細膩經(jīng)營著中國建筑史上的傳奇。她不刻意追求更重要的事,可卻在無意間已站上了智慧的高地。
大成若缺,是不必追求刻意的圓滿,但絕不是虛無。如果心中沒有一個成大事的目標,那也是無法成功的。浮躁喧嘩的當今社會,出現(xiàn)了一批錢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智商很高,但把世俗、功利、圓滑等作為了重要的事情。我們要做好眼前的事,卻不是謀眼前之利。昔日里如譚嗣同那般為更重要的事業(yè)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殉道者再難見到,可我們不能泯滅心憂國家大事的情懷。譚繼洵身為譚嗣同的父親,在兒子以身殉國之后曾說:“我雖為達官貴族,但我兒在青史上的名聲將會遠高于我?!蔽腋袆佑谧T嗣同那實現(xiàn)浮士德所言“最高瞬間”的勇氣,也欽佩其父的理性與深遠目光,這都是利己主義者無法企及的。
身為熱血青年,我們不僅要從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做起,更不可喪失了追尋更重要的事的信念,以永遠在大成若缺之路上燃燈前行。我們更要銘記,是如譚嗣同那般的正義與勇氣,化作了人類文明天幕上與貞德、布魯諾齊肩的璀璨星辰。
[點評]本文突出的優(yōu)點有三:一是審題精準??忌_篇用饒有意蘊的比喻,將人生中“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情”化虛為實,并順勢亮出了“我們不必妄想將它們全部做到,因為大成若缺,要學會舍棄紛繁與雜念,同時也不泯滅大關懷”的觀點,立論切合題意。二是底蘊豐富。題目“大成若缺”出自《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五章,原文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意是最完美的物體也會有瑕疵,但它的功能卻絲毫不受影響;在作者筆下,“大成若缺”凡三現(xiàn),既點明題意,又使得結構謹嚴。此外,行文中還提及“麥比烏斯環(huán)”、“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最高瞬間”,這些典故、言論所占篇幅有限,一經(jīng)點綴,卻有效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內涵與文化品位。三是材料豐富。從梭羅、葉芝、海德格爾到林徽因,再到譚繼洵、譚嗣同父子,論據(jù)涉及古今中外,它們分別闡明了“我們要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那是順應本心的選擇”、“放眼當前,不要在意所謂的缺憾,其實那是我們通往更深、更遠處的捷徑”、“如果心中沒有一個成大事的目標,那也是無法成功的”三個分論點。值得注意的是,敘林徽因一例時,談及人物的多個層面;譚嗣同之例本無新意,但增補上譚繼洵評述兒子殉道的言辭,借以批駁“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勢利與短淺,就既新人耳目,又很有力度地針砭了時弊。